第648章 白石老人
琉璃廠又有個外號“宰割街”。
這條街道上,店鋪取名“某某齋”占百分之七十,剩下的取名“某某閣”,又因為賣古董的要價特別狠,喜歡“宰人一刀”,因而老百姓取“齋閣”諧音,將其叫做“宰割街”。
宰割街,哦不對,琉璃廠的老字號非常多,像什麽容寶齋、汲古齋、藝古齋、茹古齋、閱古齋、澄雲閣等字號,都是明清老號傳承下來的,隻不過現在的老板和創立者家族,完全兩回事。
這些店鋪,各有特色,有經營文房四寶,有經營金石字畫,有經營古籍善本,有經營陶瓷紫砂的,也有綜合店鋪如同小博物館。
汲古齋,取明代文人毛晉創辦珍藏和刻印古籍善本的工場——汲古閣,在青銅複製、古文物修複、碑帖拓片、古陶瓷仿製等方麵達到了極高的造詣。
李承來琉璃廠直奔汲古齋,更多的是循著記憶而來——賈鄭廷逛過無數次琉璃廠,對這裏太熟悉,他每次來都喜歡到汲古齋轉一圈,因為汲古齋二樓有一個古色古香、幽靜典雅的“汲古齋茶苑”,是個難得的古玩交流的場所,在劍閣學藝時,郭北盛郭老就很喜歡來這裏喝茶,時不時會帶賈鄭廷來這裏“見世麵”,讓他養成逛汲古齋這一習慣。
去年改建後的汲古齋,一樓麵積達到驚人的六百平米,一共分為四個售賣區域,青銅藝術品區、字帖碑帖區;古籍善本區,以及陶瓷藝術品區。
李承隨意的看了一遍,一層基本上是“現當代藝術品”,額,就是字麵上的意思。
像被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的“四羊方尊”、被視為偉大創舉的“秦銅馬車一二號車、兵馬俑”和“人麵方鼎”、“長信宮燈”等等,這裏都有成品展示,而且不止一件,可隨便挑。
嗬嗬,自然是現當代藝術。
不過,汲古齋在青銅複製工藝上技術確實精湛。
汲古齋真正的好東西,都在二和三層。
哎喲,這話不對,一層還是有好東西的,李承眼光從字畫區域掃過,立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那裏懸掛著一幅名家之作,白石老人的《墨蝦圖》長軸。
李承連忙往櫃台方向撲過去,大略掃一眼,一共八隻半墨蝦。
我去,竟然冒出這樣一幅精品之作?
連忙手指敲敲櫃台,喚醒正窩在櫃台裏麵打瞌睡的售貨員——汲古閣此時還是集體所有製店麵,服務人員都這個德行,“哎,白石老人的八隻半取下來,我看看。”
八隻半?這名字有意思吧。
哈哈,白石老人的墨蝦論隻賣,這可不是傳說,老先生在世時就是這麽幹的。所謂“半隻蝦”還有一則真實的趣聞。
1930年,五十七歲的齊白石北漂劍閣,因擅畫蝦,上門求畫者甚多,老爺子特出一告示:“白石畫蝦,十兩一隻。”
懂藝術的人都說:“潤格不高,值!值!”求畫者多不討價還價,交錢取畫,各有所得。
白石畫蝦論隻賣,名動劍閣。
偏偏有些人喜歡找事。
1936年秋,沈城的一位書畫藏家來劍閣,為刁難老先生,懷揣三十五兩銀子,去向齊白石購畫,心想,這老兒必畫四隻,豈不賺他半隻?
齊白石微微一笑,欣然收下銀子,要這位顧主次日取畫。
第二天,顧主來到齊家,打開畫卷一看,畫麵上隻有三隻小蝦米,蝦不大,卻也活蹦歡跳神氣活現。顧主心想,我那五兩銀子不能白給,望著齊白石正要發作,齊白石指指畫,讓他再細細看看。
顧主眨眨小眼睛這才看清,在兩株水草之間露出一隻蝦尾巴,那蝦頭正紮進水中覓食呢!
顧主自無話說,嘿嘿笑笑,抱著畫走了。
“白石老人賣半隻蝦”因此也就傳揚開來。
所以才有李承的“八隻半”一稱呼。
其實,白石老人的趣聞有很多,譬如木匠成巨匠, 83歲生孩子,85歲鬧著續弦,92歲仍喜歡看年輕漂亮美眉,93歲臨終那年吵著要與22歲小美眉結婚,諸如此類的事情,多著呢。
所以,相比……李承自覺自己還不算渣!
“三十五萬,概不還價。”被吵醒美夢的售貨員,眯著眼睛,看著李承,並沒有將裝裱好的畫作取下來。
這是在懷疑自己的購買力?
李承從挎包中掏出支票本,放在櫃台上,語氣有點冷,“現金支票可以麽?”
九十年代的很多單位,已經可以實現支票匯兌,能掏出支票本的,能是簡單角色?
那夥計立即意識到碰到個富家二代,忙堆起笑容,“當然可以。您稍等片刻哈。”
說完,連忙拿起手杆,將這幅裝裱好的《墨蝦圖》叉下來,很平整的攤在櫃台上。
李承懶得和他計較,這與素質無關,與大環境有關。
窄幅,畫高一米二,寬四十公分,右側題款“三百石印富翁畫此幅年八十有六矣”,旁邊是朱文印“石”。
蝦圖排列,由上而下,上半部四隻蝦躬身排列,蝦鉗閉合,似在遨遊;底部四隻則雙鉗張開,好似張開的鷹爪,在彼此嬉戲;最後一隻藏身於左側的水草叢中,隻露出一對長鉗還有凸起的兩隻豎眼,似乎在窺視,又好似要突襲……
白石畫蝦可說是畫壇一絕,靈動活潑,栩栩如生,神韻充盈,用淡墨擲筆,繪成軀體,浸潤之色,更顯蝦體晶瑩剔透之感。以濃墨豎點為睛,橫寫為腦,落墨成金,筆筆傳神。細筆寫須、爪、大螯,剛柔並濟、凝練傳神。
這絕對算是白石老人蝦趣圖中的大幅作品,不是偽作。
白石老人的蝦趣圖,仿作不少,其中最為代表性的苦禪大師的弟子白丁先生,他在模仿白石老人蝦趣圖方麵,堪稱一絕,很多專家,連白石老人的後人,也多次打眼。
不過,兩者還是有些區別的。
白丁先生的蝦圖,靈透、舒展、瀟灑,但是力量感稍弱,在點筆時,白石老人畫蝦時多用頓筆,因而很有力量,而白丁先生多用掃筆和描筆。
兩者在神韻方麵的差別,嗬嗬……
畫作、畫紙、鈐印、墨色、題款,一一檢查過,都對,這幅畫,買了。
李承沒讓那位售貨員再經手,自己動手將豎幅卷起來,拴好,那售貨員連忙拿出畫匣,裝好。
填寫現金支票時,李承順嘴問道,“白石老人的蝦圖,沒人看上麽?”
“哎呀,您來得太是時候。”這會,售貨員的態度極好,有舔狗的趨勢,“這幅蝦圖,是我們老大今天剛帶來的,掛出去沒到兩個小時呢。價格也是他親自定下來的,我可沒敢要虛頭。”
這就對了,以齊白石的蝦圖之大名,肯定不會懸掛好幾天的。
兩個小時,能遇到喜歡蝦圖且能一次性掏出三十五萬的藏家,還真不多,時間再長一些,估計就已經沒了。李承點點頭,確實挺走運的。
“你們老大?李連香?”
“咦?您認識我們老大?”這位售貨員一愣。
認識麽?記憶中當然認識,李承恍惚了一下。現在的汲古齋屬於劍閣美術公司,也就是歌華美術公司,李連香隻是歌華的一位副總,分管汲古齋。等過兩年股改開始,股改股改,不知怎麽就將這家集體所有製的老字號,改成李連香的私營企業。
嗬嗬,這種情況數不勝數,非吐槽。
到那時,李連香華麗轉身,成為劍閣中僅次於容寶齋老板的一位古董商。賈鄭廷混劍閣,自然要結交這位大佬,兩人在郭北盛老爺子的穿線搭橋下,關係甚好。
這些還沒發生,現在自然不會認識,所以,李承笑著搖搖頭,“聽過李總大名,呃,貴店王友蘭王老師的名頭也很響。”
“那是!”那售貨員一副與有榮焉的表情,豎起大拇指,“王老師在紙質文本修複、拓印這方麵,絕活。”
其實他說的不完整,王友蘭老師在紙張做舊,高仿字畫和木板刻印方麵,都很牛的。還有六位師傅也不錯,譬如青銅仿製方麵的洪全久、王高旺;陶瓷鑒定方麵的沈闊全;字畫鑒定方麵的班湧;彩拓和墨拓方麵的劉忠生;版印版畫方麵的李永利。
這些人名不動江湖,可卻個個都是實打實的技術流,也是汲古齋的底氣所在。
三人組藝術品公司,現在欠缺的,就是這種“底氣”。
支付現金支票,電話確認、開發票,最終交易完成。
李承將畫匣遞給吳偉收好,由玄關上二樓。李承喜歡帶吳偉出門,不僅因為他跟自己時間長,更因為他長相偏瘦,不像周典那麽凶,出入古董鋪子,這點很重要。
熟門熟路的上樓右拐,就看到啟功先生所書的“汲古齋茶苑”匾額。茶苑分室內和室外——二樓挑台也設置露天茶桌,室內又分為大開間和四間小包房。
李承瞅了眼茶室,挺奇怪,今天竟然沒人,等他向左側看過去,明白過來,一條橫幅掛在那裏,“北魏精品佛造像展”——汲古齋經常舉辦這種三天或者七天的主題展會。
這種展會不收費的,主辦方未必是汲古齋,而是某些古董商支付給店方一筆場地費自己弄的。
賈鄭廷記憶中就有多次油畫展、國畫展諸如此類的活動,但像這種高古佛像展,很少。
高古佛像,根據文物法,百分百是不允許銷售的,但是……隻要不在展會上光明正大的賣就行,私底下聯絡,誰管那個?
展廳不大,陳列著三四十件各色佛像,廳中有十來個人正圍著一方展台。
李承透過縫隙瞄一眼,喲嗬,玻璃櫃中,竟然陳列著一尊金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