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異國獵寶檔案> 第566章 淘寶海博

第566章 淘寶海博

  安格列斯與卡列尼娜是走世界的人,不需要導遊,拿著一張中海地圖自己玩耍。


  李承則又走了一趟中海博物館,銜杯舞馬瓷的物理鑒定報告出爐,他需要看看。馬老去市裏麵參加文保會議,汪老陪同李承前往譚老辦公室。


  中海物理鑒定報告一共有兩份,一份是碳十四檢測,一份是伽馬射線衰變檢測,兩者的鑒定報告都顯示,這兩件瓷器的製成日期在公元八世紀到九世紀之間,與目測鑒定,差不離。


  “阿承呐,以後有好東西,一定要記得中海博啊。”看著檢測報告,汪老眼睛眯成一條細縫,,用力拍拍李承的肩膀長馬臉上全是開心的褶子,“稍後我開張條子,安排你的人去挑吧。你小子可別把好東西全挑走,留下一堆破爛啊。”


  說到這,他自己也笑著搖搖頭,倉庫中那些夕羨藝術品堆積成山,從沒人去清理,好不好的還真沒人注意過——中式藏品的清理工作還來不及呢,哪來的功夫理會那些用不上的貨色。


  與中海博的合同是子母合同,得李承幾人去大倉庫挑選之後才能簽訂。


  汪老安排中海博工藝品部的經理周友根,陪同李承一行去金陵西路的老倉庫看看。


  汪老和馬老的位置有些高,主要是李承在溝通,周友根是中層直管幹部,屬於吳衛忠的公關對象,一路上倆人聊得不錯。


  周友根年歲不大,三十出頭,言辭中頗有見地,一路上笑容滿麵的給大家介紹中海博物館的發展曆史,其中,中海跑馬總會的介紹又為詳細。


  中海跑馬總會,建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投資者為商人霍格、吉勃、蘭雷、派金、韋勃五人,以每畝不足十兩白銀的價格“永租”土地八十一畝,開辟了第一個跑馬場,組織中海跑馬總會,各任董事,霍格為董事長。


  建成後一共舉行七次直道賽馬,可由於直徑跑道隻有八百碼(七百三十米多一點),馬兒跑得不夠爽快,另外場地太小,騎手經常把馬騎到外邊的泥石路上,對馬蹄損害較大。


  於是,又以九千七百兩銀子的代價,圈地一百七十畝建造新的跑馬場。


  到鹹豐十一年1861年,跑馬總會董事局成員已達二十五人,常規訓練賽馬五十多匹,再加上俠州、劍州等地夕羨人經常來中海賽馬,馬場又不夠用,於是,新一輪擴張再度開始。


  現在的跑馬會大樓,就是鹹豐十一年建設的西式鍾樓式方形建築。


  1952年辟為中海博物館,1959年中海博物館搬遷,這裏改為中海圖書館,1983年圖書館綜合其他文物,更名為“中海曆史文物陳列館”,1991年更改為中海曆史博物館。


  為什麽中海博物館、中海曆史博物館,還有知名的中海圖書館,都要和這棟跑馬會舊址扯上關係呢?難道偌大的中海就找不到其他適合成為博物館的建築了麽?

  這與一個特殊的機構有很大關係,那就是“中海文保會”!

  所以,我們可以這麽理解,中海博物館、中海圖書館、中海文史館、中海地方誌博物館、中海革命曆史博物館等等,都是因為這裏的文物分類之後,結出的果實!

  還不理解?說個更形象點的。


  跑馬會舊址,在五六七十年代,就是一個超大型的文物及藝術品倉庫。


  中海文管會一幫文物工作者站在倉庫堆上,手一指,劃拉一片好東西出來,對下麵說道,“喏,你是老大,就叫中海博物館,帶這些東西出去過日子吧”;

  過幾年,又把古籍善本劃拉出來,又指指下麵,“喏,你是老二,就叫中海圖書館,自己單過吧”;

  再過幾年,他們又從“臭魚爛蝦”中挑選點好的,又琢磨著,“這就是老三吧,湊合著就叫中海文物陳列館吧。”


  諸如此類,誕生出六七個中海地方博物館。


  跑馬會舊址,就是這麽個“神奇”的地方!完全稱得上中海文博業的“搖籃”!

  其實這麽一解釋,就明白中海既不是曆史古城,更不是文明聖地,為什麽會有那麽多精品青銅器存在?無它,作為中海文保會的“嫡長子”,自然有權利繼承收集來的絲東地區青銅精品!


  根據周友根介紹,跑馬會舊址的大倉庫中,最高峰存儲了七十三萬件各色物件!


  即便分出去六七家子係博物館,現如今的倉庫中,依舊有二十多萬件各色藝術品和文物存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西洋藝術品——這類藝術品沒有子係博物館要。


  聽得李承、吳衛忠、妮娜宋三人熱血沸騰——這故事非中海博物圈內人,誰會知道?


  現在跑馬會舊址的文博倉庫,依舊屬於中海文保會管理,可是現如今的中海文保會,遠不複徐森玉大家在世的當年勝景。它隻是中海文產部門下屬的一個協會,成為“倉庫保管員”和“文物研究學會”的角色。現任主任就是中海博馬院長,所以馬老才能快速做出“以西洋藝術品換銜杯舞馬瓷器”的決定。


  周友根帶著大家,走跑馬會舊址南門,車子直接開進地下室,中間遇到兩隊安保,他拿著工作證晃晃,便直接下到地下二層,在一扇帶有舵盤的大鐵門前停下。


  他跳下車,李承幾人也跟著下車,周友根指指深邃的地下隧道以及兩側的倉庫笑道,“這裏曾是中海最大的文博倉庫,一共有二十三間,這兩間存放西洋藝術品。李老板和吳總稍等片刻,我喊人來開門。”


  他去找人開門,李承抬頭看看鐵門上的銘牌,“文物儲藏室,編號:二十三”,鐵門上還貼著著嚴禁煙火的圖示。鐵門上方有兩隻攝像頭,正一閃一閃的發著亮光。


  “真大!東西真多!”吳衛忠看著龐大的地下工程,感慨地直搖頭。


  “朗利斯,有本事把這裏買空!足夠我們三人組店麵銷售個十年八年。”妮娜宋笑道。


  李承同樣很感慨,地大物博……這個詞對文博行業更適用!


  “鮑斯,中海聯絡處,一定要建,而且要精兵強將,我會經常過來看看。隻是……”吳衛忠搓搓手,“您那邊一定要提供些好‘武器’。”


  “好武器不缺,我還有一件唐朝三藏慧日大師所製的銅軍持,等我離開中海後,可以交給你運作,也算和周友根打交道的籌碼……不過,還是等看貨後再決定,別真的隻剩下歪瓜裂棗的。”李承點點頭後又有些擔心“這些年他們工藝品部,可沒少出售西洋藝術品的。”


  大約十分鍾,周友根帶著兩位中年人出現在走道中,三人邊走邊說著話,見到李承,笑著介紹,“這位是中海文管會的周鳳皋秘書長,這位是中海地方誌辦公室秦長青主任。”


  又將李承幾人介紹給周、秦兩人,大家握手之後,吳偉又與兩人交換名片。毫無疑問,這兩人未來也是吳偉的公關對象。


  開密碼鎖容易,轉動舵盤是個力氣活,周典上前幫忙,三人推開這件封塵已久(周鳳皋原話)的機械式大門。


  空氣中有著淡淡的黴味,還有一股子塵土味,還真的塵封已久。


  周鳳皋按亮貼壁的開關,熒光管的冷光,閃爍幾下,從門口往內裏延伸。


  我去!真大!

  站在二十三號倉庫門口,向內望去,即便開著熒光燈,盡頭依舊黑黝黝的。這間倉庫,差不多有三人組荃灣碼頭倉庫大小!別忘了,類似的存儲間,還有二十二間!


  中間兩排齊腰木櫃,上麵展示,下麵存儲,兩側是兩排鐵質桁架,雙層結構,上麵堆放著各色紙箱,或單件物品。


  這麽多,怎麽挑選?


  “李老板、吳總,還有宋女士……先進去看看?”周友根很滿意對方的表情,伸手邀請。


  “周經理,有目錄麽?我們邊走邊看。”吳衛忠問了一聲。


  周友根看了眼周鳳皋,後者笑著答道,“隻有粗略目錄,詳細目錄還未來得及製定。”


  五十萬款項,買不了多少物件,要不要目錄沒所謂的。


  李承的目光主要集中在陳列台和桁架上的零散件上,很快被一件花園戀人題材台燈吸引。


  台燈高度六十公分左右,底座、燈柱、燈罩三部分組成,結構並不複雜。


  但裝飾非常華麗繁縟,白瓷為底,裝飾各式各樣的浮雕花卉,有牽牛花、紫藤蘿、月季、玫瑰、滿天星,所有凸起部位上金釉,華麗無比。


  底座上兩男兩女純手繪人瓷雕,分立四周,載歌載舞,衣物、首飾、細節處理非常到位,顏色鮮明,人物表情沉醉歡樂。


  這是典型的十九世紀夕羨瓷器的“花園風”。


  燈罩上布滿灰塵,李承一手托著底座,一手握在燈柱上,小心的將其端起來。


  吳衛忠與李承配合多年,一看就知道老板瞧上好東西,從包中掏出手電筒,幫他打光。


  李承很快在燈罩的下方發現第一枚印記,皇冠標誌,嘖嘖一聲,好東西,這是德累斯頓皇冠印記,是德國十九世紀皇家瓷器。


  德累斯頓瓷器是德國瓷器中的一朵奇葩。


  德累斯頓是十八十九世界歐羅巴的藝術,文化和思想運動的重要中心,吸引眾多畫家,雕塑家,詩人,哲學家和瓷器裝飾家入駐。


  德累斯頓瓷器,多是這些美術家,采購邁森瓷器廠的瓷坯,自己加工裝飾,然後再交由邁森瓷廠複燒而成。


  因此,德累斯頓瓷器的美,不僅在於瓷,更在於美術


  1883年,四位著名的陶瓷裝飾工,注冊了著名的德累斯頓藍色皇冠標誌,從而誕生廣受歡迎的德累斯頓風格瓷器。


  德累斯頓瓷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用繁複的葉子、花朵、水果、貝殼和卷軸等素材,花園題材是他們最常用的題材之一。


  剛才李承就猜測到這座台燈的出去,藍色皇冠標誌的出現,更印證了他的鑒定。


  緊接著,李承又發現另外一處戳印標記——“丁香園”。


  我去!竟然是德國人贈送給李鴻章的東西!


  李鴻章在中海利西路有一座豪華官邸,名曰“丁香花園”,現如今還矗立在那裏。


  和安格列斯的交易,又多一樣精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