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異國獵寶檔案> 第542章 餘杭何家

第542章 餘杭何家

  脆脆的蘿莉音,有些驚喜。


  太熟悉了!


  自己認識的女人中,有三位聲音非常具有辨識度,冰凍女郎吳佩俞的清冷聲;靚麗女醫師秦月的蘿莉音;還有就是王月雅的吳儂軟語!


  招呼自己的女人,正是秦月。


  “咦,是你呀,你怎麽來這?”對秦月這位女醫師,李承印象深刻,這也算他鄉遇故知?


  “你們……認識?”老先生的女兒扭頭看看倆人,問道。


  看不清麵目,但老先生的女兒,身材還是不錯的。


  “嗯。”秦月爽快的承認,往李承這邊走一步,頗為熟稔的問道,“二十天時間,你才趕到臨安?這一路玩得開心吧?”


  呃,說得自己好像一路遊山玩水一樣。


  “我去嶽桂邊界,又走了一趟襄南,有些事要處理,昨天才到臨安。你怎麽也在這裏?”


  “我導師,哦,就是劉教授,和何伯在江浙中醫藥大學論證一個項目,我跟組過來的。”


  這次李承想起來,當時秦老介紹過,秦月的導師是劉嘉湘,中醫藥預防和抑製癌變方麵的國醫,很牛的。她跟著導師過來,不奇怪。


  “那……朱老前輩那裏?”很自然的想起朱家,李承忍不住問道。


  “我爸回羊城了,有他接手呢。”


  “那劍閣……”李承想想後,不合適,連忙轉換話題,“你說的何伯是?”


  她忽然笑起來,接著老先生的女兒也笑將起來,“咯咯,你們還不認識?”


  老先生突然咳嗽一聲,“我就是,小夥子,你貴姓?阿月你不介紹一下?”


  “啊,忘了!”能想象她在夜色中吐舌頭尷尬模樣,“何伯,何任,二十五年中醫學院院長,也就是現在的中醫藥大學,何伯現在還是中醫藥大學的博導,終身教授,在中醫藥這方麵,我老師都佩服的!”


  這下老先生真的咳嗽起來,“讓你介紹,不是讓你誇我一頓!”


  “我說的實話嘛。”蘿莉音撒嬌,真讓人吃不消。


  “行行,你介紹這位小夥子吧。”何伯擺擺手。


  “李承,俠州人(她以為的),是俠州國學泰鬥饒真頤大師唯一入室弟子。我爸和饒老算是舊識,所以我和阿承也就認識。”她沒提秦老救過饒老一命的事,對李承的介紹也比較粗略,關鍵是她自己也不太了解李承。


  可即便這一句話,也足夠讓何伯吃驚的,連聲感慨,“難怪年輕輕輕,眼光這麽好!”


  “這位是何君,我大學同學兼閨蜜。畢業後她隨何伯繼承何家醫學,我跟著劉教授讀研究生。”


  何伯的女兒隻怕都等急了,等秦月介紹完,立即伸手過來,調笑道,“啊哈,你和阿月還真是有緣分,這地方都能碰上!我是何君,想要追我家阿月,可得先過我這一關。”


  “你這死丫頭,瞎說什麽呢?”秦月一陣嬌嗔,伸手就去掐她。


  何君嘻嘻一笑,將李承往前一拽,擋在自己麵前。


  好在幾人都在拐角,不算太引人注目,隻是……兩女打鬧,李承夾在中間,有點尬啊!

  還是何伯解圍,連著咳嗽兩聲,“你們不是說看東西麽?再不去隻怕東西被人買走了!”


  “對啊對啊!趕緊去看看!”秦月順手拽著李承往前走,跑出幾步後才發現不對,慌忙放開。


  幾人趕到那家攤位,東西果然被人買走了!


  何君有些沮喪,抬腳踢踢空氣,一股子小家碧玉的味道,秦月同樣有些不虞。能感覺出來,無論是秦月還是何君,都剛從象牙塔出來,被家中保護的很好,身上依舊保留一縷純真。


  “什麽東西,這麽寶貝?”李承伸手將秦月往後麵拉拉——當著攤主的麵發脾氣可不太好,遇到脾氣不好的攤主,嗤你一頓都算輕的。


  “一件玉梳,阿君說以前在良渚文化館看過類似的,想要買下……賣家要價挺貴。這不,找何伯過來看看,結果……”


  “玉梳啊,那就沒什麽可惜的。即便沒人買走我也勸你們別買。”李承嗬嗬一笑。


  “為什麽?”倆女頓時不在氣餒,齊齊問道,連何伯也注意到這問題。


  “玉梳出在在絲國其實挺早的,襄汾陶寺遺址、紅山文化遺址、良渚文化遺址都有發掘,但這些地方的玉梳,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脆!”


  “原因很簡單,當時製玉的工藝全靠手工,想要片開一根根鋸齒,需要用火烤,這就讓玉石變得很脆,因此,單薄的玉梳鋸齒,根本就不實用!”


  “那為什麽還製作玉梳?”何君的性子較急,問話又快又脆。


  李承看了她一眼,“先說梳子。梳子的製造者,《尚書》中記載,為黃帝的妻子之一方雷氏所發明,‘取木擬魚骨,成梳’”


  “考古發掘顯示,這段記錄是可能是錯誤的。紅山遺址中曾發現一座女神廟,同時還發現絲國迄今最早的玉梳。考證得知,這把玉梳距今五千年,比黃帝所生存的年代早五百年!”


  跟隨老師身邊有些年頭,李承身上或多或少也養成文人的某些特性——喜歡引經據典,擴散說事,以此來顯示自己的“知識淵博”。


  不過,他說的內容還是挺吸引人的,沒人覺得枯燥。


  “《尚書》記載的信息可能有誤,但它記錄的一點是對的,當時生活中用的梳子是木質的。古人又沒有洗發水,不經常洗頭,頭發容易打結,木質梳子有韌性,又結實,最為合適。”


  “那麽正如何小姐說的,為何要製作玉梳?”說到這,他稍稍停頓了會,何君點頭應和。


  “從紅山女神廟玉梳發掘方位,基本可以斷定,玉梳為隨陪之物,也就是隨葬和陪葬用品,專門用來作為地位崇高的人,死後的隨葬品。像這種隨陪之物,一般都貼身放置,也就是插在死者的發髻中。那件玉梳,如果是真品,也肯定和死者身上佩戴很久,你們還會要麽。”


  兩女買玉梳,隻是好奇,另外梳子給人的感覺偏女性化,所以才有買的心思,聽李承這麽一說,再想想戴在死者頭上……打了個寒顫,連連搖頭。


  “那……玉梳一直是隨陪之物?”何伯比兩女專業很多,問出自己的疑問。


  “到了商周時期,就不再是專屬陪葬之物。那時製玉工藝有所改進,不再用火烤,玉質硬度上來可以進行簡單頭發梳理,但玉梳更主要的功能還是玉質頭飾,也就是插在發髻上做裝飾的,偶爾會用它來梳理發梢。到春秋戰國,玉梳製作越來越精美,裝飾和實用並舉,到秦漢時代,玉器飾品種類越來越多,玉梳慢慢的偏向實用器,也就是梳頭。”


  “唐代樂府詩人元稹有過一首詩,寫道,‘玉梳鈿朵香膠解,盡日風吹瑇瑁箏。’說的就是他妻子幫他梳頭的情景。這時的玉梳,已經完全成為實用器。”


  李承將玉梳的發展過程,用兩女能聽懂的語言表述一遍,準確性上自然要差一些的。


  “嗨,阿月,這男人真不錯,懂得真多,你可要看緊囉!”何君突然又冒出一句。


  秦月正出神,想象著元稹妻子為丈夫梳頭的畫麵,被這丫頭一驚,頓時麵紅耳赤,惱怒道,“你個瘋丫頭整天瞎說,看我不撕你的嘴!”


  天色已亮,看看時間,快六點了,李承建議道,“何伯,要不我們找個地方喝杯茶?吃點早點?”


  帶著兩女,根本沒法看貨,好在今天也算有收獲,倆女的心思更不在鬼市上,何任點點頭。


  何君有一輛黑色桑塔納,載著秦月前麵帶路,何任被李承請上車,隨行。


  閑聊幾句後,李承大吃一驚!

  這位何任何伯,竟然是良渚文化的發現者之一,和終身研究者何天行先生的嫡親胞弟!

  餘杭何家,世代名醫。何任的父親何公旦,精於醫學,擅詩詞,江浙近代名醫。


  何任的三哥何天行,於複旦大學文學係四年級學生時期,就開始研究散落在家鄉周邊的古物,並敏銳地意識到了杭縣良渚民間的石器、玉器和陶器決非一般器物,良渚一帶一定存在一個優秀的古文化遺址。


  何天行另一重大發現則是對良渚文化中的“圖形文字”認定。


  1935年冬,何天行先生在良渚踏看遺址時,發現了一隻橢圓形的黑陶盤,上麵刻有十幾個符號,經過與甲骨文、金文中的符號對照分析發現,其中有七個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又有三個在金文中找到了同形字,因而斷定這些符號為初期象形文字。


  因此,何天行先生又被譽為“良渚黑陶文字的第一人”。


  二十四歲完成《杭縣良渚鎮之石器與黑陶》一書,中碧水語對照發行。


  此老一生精研良渚文化,遺憾,十年前去世。


  何任是家中老幺,繼承家學,曾擔任二十五年的江浙中醫學院院長一職。


  別看他今年七十五,可腰直背挺,皮膚白皙,精神矍鑠,溫文爾雅,幾道淺淺的皺紋,讓人感受不到他經曆的風霜,似乎連六十歲都不到!

  何伯的二姐夫更有名,一代國畫大師潘天壽!


  早點就在良渚街道一家茶樓吃的,當聽說李承吃完飯就要走,兩女及何伯都愣了片刻。


  “這麽急?”秦月脫口問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