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異國獵寶檔案> 第461章 掉包換貨

第461章 掉包換貨

  天門百貨市場前身名叫“天門墟”。


  聽其名知其意,墟者,集市也。


  天門墟的曆史很長,北宋時間稱之為“潮居裏”,巡檢司駐地。巡檢司有很大的職責是查抄各地不法商販,搜集上來的貨品都堆在這一帶,然後再被巡檢司的人轉賣出去。


  這種轉賣存在許多不合法的地方,有著“黑市”交易的味道,也就是說,天門墟早在八百年前就已經有了黑市血統。


  明末清初,天門墟越發興旺,海盜劫掠來的船貨,有不少在天門墟上岸交易。


  為了打擊這種偷稅漏稅的不法交易,雍正九年,朝廷再度在天門墟設立巡檢署,並籌建正規的墟市,意圖將這種黑市交易規範朝廷控製範圍內。


  玄國籍工程師嘉理慰等人統籌規劃、設計,博采夕羨各國古典建築之精華,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這裏陸續建起了廣英祥、大昌、祥盛等10餘間店鋪,及多間百貨店、中藥店、米鋪、錢莊,形成今天的天門古街。


  從此,天門,就成為向江城和劍州——夕羨,輸送各色絲國古董文物的重要“南通道”之一。


  可以說,天門的黑市血脈,已經滲透到骨子裏。國門譜一開放,這裏立即死灰複燃,再度興旺起來,並有了今天的局麵。


  準確的說,天門墟黑市範圍很大,天門百貨市場僅僅隻是前市,它還包含了外圍的天門古街中眾多商家店鋪,以及周圍的一些村莊。


  李承依稀記得,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2006年,天門古街被列為國家級古建古街,雁門市加大整頓力度,撤掉百貨市場,才將這條通道徹底堵死。


  按照李承的指點,吳偉將車停在福音堂——天門古街上一棟德式二層教堂前。


  三人下車,目標是福音堂右側的那家略顯破舊的門房,木質牌子斜靠在台階側麵,上麵寫著“太古國際進出口商貿公司”。


  店內挺大的,也亂糟糟的,長條形縱深很深,兩側堆著電子手表、計算器、江城貨皮包、衣服、各類光盤、磁帶、隨身聽等各色貨品,一堆一堆的。


  不少人在這裏打包,額,他們家做的是大生意,全國各地有不少人來這“拿貨”。


  李承三人進來,許多人抬頭看看,隨即又低頭揀貨。


  這中間有名小夥計,去摩羅街三人組公司送過貨,認識李承,立即放開身邊的客戶笑臉迎上來,“李老板今天過海了?”


  李承看著有點眼熟,叫不出名字,笑道,“店裏生意不錯啊,水根老板呢?”


  “今天百貨市場出大集,老板帶人去市場那邊出攤了。”


  李承啼笑皆非,王水根如今在天門也算一號人物,怎麽做事還這麽小氣巴拉?一個大老板親自帶夥計出攤?隻得又問道,“阿奎老板呢?”


  “早些天回村進貨,還沒回來。李老板去後麵坐會喝杯茶?我這就去喊大老板?”這位小夥計挺機靈的,知道自家兩位老板與這位江城老板關係甚好,擬出門跑一趟。


  “算了,把攤位號告訴我,我自己逛逛。”李承擺擺手,又指指門口,“車放在門口,幫忙看一眼,別被人撬了後備箱。”


  “中!您放心,在太古店門口,那幫賊仔不敢動!打不死他!”小夥計的話很霸氣。


  這家店的兩位老板,與李承頗有淵源,就是摩羅街店麵未開業前,送去鳳冠、紫玉簫、青玉笛的那對倒土夫子,王水根和王勝奎叔侄。


  在李承那裏交易走八萬五夕元後,這對叔侄一個月後再度來江城二度交易,李承宴請這對土夫子一頓,席間,王家叔侄透露長期合作的意願。


  李承很是真誠的幫這對叔侄籌劃一番,告訴他們,既然來江城不易,那回去就不能空手,帶些江城貨回去販賣,一來一回,兩度賺錢,何樂不為?

  王水根還是有些聰明勁的,很快明白過來,選擇雁門天門,成立這麽一家國際商貿公司,做起了老板,專做針對江城和劍州的進出口商貿,還真的被他們折騰起來。


  這對叔侄還算有點良心,還記得李承的點撥之恩,時不時整理一些西洋藝術品,發給三人組摩羅街店。


  這次李承來天門,就是希望這對叔侄將摩羅街店麵供貨常態化,變成穩定渠道。


  跨江過海,又在門口逗留近一個小時,此時已經中午十一點,百貨市場的人流高峰早已經過去,但依舊還有不少人。


  水果、農產、水產、糧油等攤位過後,開始進入小百貨區,這裏的攤位上,已經能看見零星的古董文物的陳列,當然,百分之九十九是贗品。


  能想象用青銅方鼎盛放散裝糖果的畫麵麽?李承麵前就是!

  能想象用德化白瓷淨瓶插蒼蠅拍的效果麽?李承很快看到!

  ……


  這就是一個告示——本店老板經營古玩藝術品,可以深聊。


  李承看著挺可樂的。


  他沿著糖果點心區攤位往前走,還真的被他瞅見一件不錯的“告示”。


  這是一幅豎軸《蓮座大士像》,掛在點心攤位的最裏麵,畫作下方的水泥貨物台上,三隻塑料盤子分別盛裝著幾隻蘋果、一把巧克力、一盤子糖果。


  挺新鮮的供法。


  距離有些遠,看風格有點像丁觀鵬的佛畫像,看真。


  丁觀鵬是雍正四年成為清廷供奉畫師,在畫院一待就是五十年,在山水、人物上頗有造詣,其中佛像畫作,當世無二。與郎世寧等歐籍畫家,關係不錯,多次合作,彼此借鑒。


  他的作品不少,單清宮畫院記載就有兩百多幅,此外還有達官貴人及各大寺院道觀求畫,後人估計他的流傳畫作,不少於五百幅,優劣不一。


  但他的佛像畫,一直備受稱道。


  攤主是一位四十來歲的婦女,見李承站在自家攤位前許久,且衣著不差,便笑道,“靚仔備糖果辦喜事?”


  “我能進去看看大士像麽?”李承指指那幅畫。


  “孩子他爹,有人看畫。”那婦人對著李承身後喊道。


  一回頭,一位瘦瘦高個子的中年男子,和幾個人聚在不遠處抽煙,聽到媳婦喊聲,將煙頭扔地上,腳底板來回搓了兩下,“來了!喊什麽喊!”


  路過李承身邊時,還打量他一下,估計是判斷是否有購買實力,腳步沒停,邊走邊說,“你買畫?這可是丁觀鵬的真跡,乾隆皇帝供奉的觀音大士,請回去能保家宅平安,財源廣進的。”


  這話說的不倫不類,前麵是買,後麵是請,應該入行不太久。也隻有這種入行不太久的人,才會尋摸一件真品,為自己攬客。


  這種貨品一般不太好買——攤主會把這幅畫作當成“鎮店之寶”。


  這些都是經驗之談。


  李承笑笑,“你說的沒錯,價位合適的話,可以考慮請回去。”


  掀開貨櫃擋板,裏麵空間太窄,等媳婦出來,他擺擺手示意李承,“那你進來看吧。”


  李承對那婦人點頭感謝,進入攤位裏麵。


  絹本設色,高約一米三,寬幅六十公分,畫上描繪一位身著白衣的觀世音菩薩麵朝右,呈四分之三側麵坐於蓮花座上,身後有一火焰背光,火焰背光的周圍有一圈百花圓光,圓光中間上方有一“壽”字圖紋,全幅無背景,僅以礦物質顏料石青平塗,畫麵顯得富麗華貴。


  底部落款“佛弟子臣丁觀鵬沐手恭繪”,再下麵為鈐印“丁觀鵬印”。


  畫作為真,稍有些遺憾的是,畫幅背景石青塗料上有兩處銅錢大小的汙漬。


  “什麽價?”李承看過一遍後,問道。


  “五萬,不二價!”那瘦高男子攤主張開手掌,在李承麵前晃了一下。


  恩?五萬?難道自己的“經驗之談”錯了?

  丁觀鵬的佛畫像,在俠州絕對是十萬夕元起步的,雖然說這幅畫有兩處汙漬,還是能除去的,對整體價值影響不大。


  男子說話時,又掀起蓋板,示意李承出去談。


  李承沒多想,重新來到攤位外的過道,琢磨片刻,抬頭問道,“你說的是華幣吧?這價格貴了,我隻帶了三萬!”


  還價麽,天經地義的,價格再不高,買家也希望更低。


  那瘦高男子站在櫃台裏麵,搖搖頭,“是華幣。價格不能再低!”


  兩人拉鋸戰,僵持了五分鍾,那男人最終同意四萬五出貨。


  江城人信佛,這幅畫帶回俠州,至少十萬夕元的利潤,李承挺開心的。開交易條,付款,很快完成。


  那位攤主,將《蓮花大士像》取下來,卷起,紮好,當著李承的麵,放入一隻深藍色的錦裝書畫匣子。


  “誒,我給你找一隻塑料袋套上啊。”那男子似乎挺熱心,單手拿著畫匣,彎腰去櫃台下方扒拉塑料袋。


  李承心底一咯噔,頓時明白對方想要幹什麽,連忙大喊,“慢著!”


  他整個人往前一竄,身體前撲,壓在點心攤位上,手臂前探,死死壓住尚且露出一角的畫匣!


  另一隻手揮動,招呼道,“吳偉,把貨拿出來!”


  是的,對方之所以這麽低價出貨,為的就是最後一手——掉包換貨!

  好在他發現及時,手掌依舊死死攥著畫匣一端,沒讓它徹底脫離視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