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民間祭祀
依序靜默前行,進入正廳。
神戶關帝廟金碧輝煌,莊嚴而肅穆。
挑門匾額的“關帝廟”三字是著名書法家於右任所題寫。大殿神龕居中,上麵供奉著關公,卻是冕冠財神像,讓李承有點摸不著頭腦。
在李承印象中,關帝廟的關帝造型多為“立式提刀撫髯”和“坐式春秋撚須”兩種,前者怒目氣質英武,後者眯眼專注有神。
當然,關老爺作為財帛星君,也就是大家口中的武財神造像,多為冕冠文服。
但是財神關公,一般很少出現在關帝廟中接受供奉,多放在家中或者店中私供。
不明白為什麽神戶關帝廟,會是財神像。
呃,財神關公,左右還有周倉和關平陪祀,好吧,李承表示自己見識短,也許周倉和關平,還兼職散財童子角色。
更然李承摸不著頭腦的是,關公大殿的右邊是觀音像,左邊供奉著媽祖。
這就更混亂了。
先說說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就是說,觀音雖然頂著菩薩(菩薩等級比佛低),但他卻是不折不扣的“佛果位”。
有關觀音是佛,還有《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裏的一段話可以證明:“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作菩薩。”
再說說關羽在佛教中的地位。
據《佛祖統記》記載,隋開皇十二年 592,天台宗創始人智顓來到荊州,想在當陽玉泉山創建精舍。關羽,關平父子顯靈,願舍此山舍給大師作道場,並願永遠護衛佛法。
智顓大師同意,便在寺院建成後為關羽受五戒,於是,關羽就成了佛教的護法迦藍神。
後世,關羽在佛教理論體係中,稱號變為“迦藍菩薩”。
何為“迦藍”?是“僧迦藍”的略稱,亦作“僧迦藍摩”,漢譯為“僧院”,“眾園”。原意是佛教寺院守護神,相當等於皇帝的禦前侍衛的職位。
因此,關羽受封的“迦藍菩薩”,顧名思義就是佛教體係中,忠誠的守護菩薩。
從這一點來看,佛教對關羽的讚譽,其實沒有那麽高,隻是把他當成“護教”頭領。
眾所周知,佛教體係當中,佛是要比菩薩大上一個等級。
也就是說,這座關帝廟中,各神像排位不對,或者說,觀世音菩薩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因為正位上的關羽,是財神像(道家神祗),弄個佛家菩薩陪列,這不貽笑大方麽?
當然,如果把這裏的觀音菩薩,當成慈航真人(觀音的道號),也能說得過去。那麽問題又來了,觀音大士為何一身佛裝?
李承三兩眼看完之後,便沒了興趣。
連個嚴謹的佛供序列都沒搞明白,所謂的關帝誕祭祀,純粹鬧著玩。
這就是多神宗教的現狀,混亂、無序,隨心意供奉,反正就是求個心安。東瀛人更搞不懂各種神祗的排位情況,出錯,也就毫不意外。
這畢竟隻是東瀛的一次民間慶典,又不是黃帝大典需要嚴密考證。
在接下來的內祭過程中,李承又聽出“別樣”。
中華祭關公,祭的是忠義,李承卻從祭祀官的祭詞中,多次聽到“仁勇”一詞。這就是典型的東瀛特色——東瀛對“勇”的執念,要比對“忠義”的理解,更偏執。
磬聲中,他站在吉田家主身側,對著財神關公,三鞠躬,算是完成內祭。
總之,這是一場典型的民間祭祀,瞧個熱鬧就行,經不起正經推敲。
李承很快與吉田家主告別,對方還需要和老朋友們一起敘敘舊,又和幾位華裔代表告別一聲,相互留下聯係方式,閃身出門。
內祭,隻是一種身份的彰顯,更是一種圈層聚會,其實還沒有公祭熱鬧。
外麵的廣場上,有兩隊南獅正在踏樁采青,隨著舞獅人腳步一步步跳躍登高,圍觀者發出一陣陣尖叫驚歎喝彩聲。
廣場的另一邊,則辟出一出小舞台,上麵上演著東瀛獨有的戲種“淨琉璃”,劇目是“桃園結義”。舞台前同樣圍攏著烏央烏央的人群。
淨琉璃是東瀛特有的木偶戲,是東瀛四種古典舞台藝術形式(歌舞伎、能劇、狂言、木偶戲)的一種,表演者通常為三人,分工操作,很是精巧。
舞台旁邊伴奏樂器也很東瀛,有點類似於三弦,東瀛學名叫“三味線”。由細長的琴杆和方形的音箱兩部分組成。在演奏時,演奏者需要用象牙、玳瑁等材料製成的撥子,撥弄琴弦,其聲色清幽而純淨,質樸而悠揚。
勝元兄妹兩人擠在台前,目不轉睛的盯著人形木偶,看得津津有味。
吳偉眼尖,見到李承走出正廳,四處張望,便對他揮揮手。
等李承過來,吳偉往外擠了擠,給他空出一個位置,也就是勝元妹妹的身邊。
來時隻是掃過一眼這女孩,感覺挺可愛的,這會距離近,看得仔細。
不得不說,波多野氏出美女,這女孩嬌俏可愛,皮膚特白淨,長大後不會難看,一身小碎花連衣裙,頭上還帶著漂亮的發箍,有個小小蝴蝶,腳上一雙小皮鞋,白襪子,一看就是精心打扮過的。
挺遺憾的是她張嘴嗬嗬笑時,缺失的兩顆大門牙,像吞噬的黑洞。
孩子正處於換牙期呢。
即便換牙,她的手中依舊握著一顆不二家的棒棒糖,時不時塞進嘴中舔一下。
李承原本想盡快前往關帝廟市場,不過這對兄妹看得如此入神,便沒打攪他們的興致。
淨琉璃的木偶戲,劇情很簡單,賣點在於說唱和演奏,
穿著黑色衣服的人操縱木偶,木偶大約半人高,在布置好的場景中表演,另有一個唱者和一個伴奏者,跪坐在旋轉的台子上。
木偶的一舉一動,惟妙惟肖,表演配合著音樂和唱詞,不由的把人被帶入了故事之中。
今天表演的團隊,來自大阪的文樂座,這是東瀛一流的木偶劇團,創建於1872年,創辦人是明治時代東瀛知名藝人——大阪植村和他的弟子。
一直等到山簾(帶場景繪的幕簾)垂下來,藝人謝幕,場地上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勝元兄妹這才發現站在旁邊的李承。
“啊?對不起取締役大人,讓您久等。”勝元想起自己還有“導遊”職責呢,可剛才看著看著就入迷了,不由得撓撓頭,笑容尷尬。
他妹妹斜著腦袋仰視著這位“大哥哥”,大眼睛烏溜溜,見李承笑容可親,她張嘴問道,“您就是我哥的老板?好帥啊!”
“伊抹多(妹妹),不要無禮!”勝元連忙拉了一把妹妹。
呃?這就是童真?
李承被誇得心底美滋滋的,笑容滿麵,半蹲著身子,“哎呀,伊抹多(小妹妹)真可愛,叫什麽名字?”
“結衣,我可以叫您歐尼森麽(兄長大人)?”女孩的牙齒漏風,李承依然沒聽清叫什麽,聽音,有點像結衣。
如此可愛的女孩,他當然不會往那個方向去聯想,伸手在包子頭上摸摸,“伊抹多,當然可以。今天我請客,小結衣想吃什麽,和歐尼桑麽說啊。”
小女孩高興地朝他哥哥勝元咧嘴吐舌頭,笑得很得意。
小丫頭確實有點調皮,還以為李承沒看見呢。不過,很可愛。
朦朧細雨不知什麽時間停止,太陽出來,溫煦的光纖透過雨後的大氣,在海天交界處,勾勒出一道彩虹,很美。
小女孩對著彩虹,又蹦又跳,碎布花裙,歡喜雀躍。
關帝廟商品大展,主會場安置在金陵町不遠的阪神元町站前廣場,過一條街道即到。
人流非常密集,三個大男人,將小女孩護在中間,艱難穿過電器折扣區,又穿過服裝衣帽區。勝元的手中已經多了一隻包裝袋,李承給小女孩買的一套月白色連衣裙——她身上的碎布花裙雖然漂亮,但材質並不一致,應該是她母親用碎布料自己裁剪的。
勝元的家庭條件,應該不太好。
等到二手貨品區時,她的手中又多了一杯奶昔。
又是衣服,又是喝的,很快,她對李承的稱呼,由略顯距離的“歐尼桑麽”變成“歐尼醬”,這是對哥哥的親昵稱呼。
這片區域,客流量少多了,李承輕籲口氣,他感覺自己有輕微的“人群恐懼症”——人太多時就有種憋悶、窒息感。
第一個攤位,就讓李承很驚喜。
高崗銅器!
高岡銅器是在東瀛富山縣所作銅器的統稱,全東瀛銅器約有百分之九十五在高崗製作,多彩多姿的鑄造技術聞名東瀛乃至世界。
眼前的攤位上,大到一米高的梵鍾,小至銅像章、徽章、銅板等,插花器、品茗器、聞香器,起居器,品種不少。
李承眼睛在攤位上快速掃過一圈,折舊貨(庫存貨)居多,真正有曆史的古董古玩銅器,僅有幾件。
對攤位主頷首後,李承拿起一件花簍。
東瀛的插花,聞名於世,花簍又叫花台,是花道的基礎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