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小公舉來了
可是幾天過去了,周天賜那邊,仍舊還在沒有任何消息。
陳禹不知道的是,在他的旨意傳出東京的時候,周天賜尚還遠在數千裏之外,正率領著麾下的大軍,站在吐蕃國都之前。
在大敗了高銳率領的九萬多吐蕃軍之後,周天賜和尉遲敬達率領的大軍便幾乎沒有再遇到任何激烈的抵抗,兩人率軍往西一路高歌猛進,徑直殺到了吐蕃國都選些城下。
大軍這一路西進而來,周天賜的做法,與殺進了宋國的耶律長戈剛好相反。這一路上,宋軍一直保持著嚴明的軍紀,不劫掠、不屠城,對百姓秋毫無犯。
非但如此,每到一地,周天賜都要讓人宣傳,稱宋軍乃仁義之師,入吐蕃隻為了打擊吐蕃朝廷,絕不會傷害百姓。今後,宋國一旦接管吐蕃,會帶給吐蕃百姓更加美好的生活,讓吐蕃變得像宋國一樣富裕。
這些話,周天賜也並非是為了收買人心亂說的,他說的是真的。吐蕃如果成為了宋國的附屬國,那麽就能乘上第五軍今後發動的現代化快車,絕對會變得比現在更富更好。
周天賜的大軍兵臨城下,已經幾乎無兵無將可用的吐蕃皇帝,再也沒有了抵抗的勇氣。
他率領著文武百官從都城中出來,來到周天賜的麵前,表示願意投降宋軍,讓吐蕃從此成為宋國的附屬國。之前周天賜提過的那些條件,他全部答應。
見吐蕃皇帝終於識時務了,周天賜平靜的點了點頭,而後在吐蕃文武百官的迎接下,率軍入城。
入城之後,周天賜和尉遲敬達的大軍,便暫時駐紮在了城內,控製了整座都城
第二天,吐蕃皇宮傳出消息,吐蕃皇帝由於年事已高,加上最近國事操勞、積勞成疾,突然病倒,臥床不起了。
與此同時,他傳下聖旨,將皇位傳給了他的九弟,鬆讚德睿。
這個鬆讚德睿,在周天賜率軍進入吐蕃之後,他便一直強烈主張求和談判,後來,他又主張歸降,讓吐蕃
成為宋國的附屬國。此人,是個極度胸無大誌,喜歡偏安一隅的人。
這,也正是周天賜選中他的原因。
扶持了新皇帝,周天賜命人將吐蕃成為宋國附屬國的一應協議條款全部白紙黑字的寫了下來,並讓鬆讚德睿當著百官的麵加蓋了玉璽。
老皇帝突然病倒不起,新皇登基,吐蕃的文武百官們,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麽。於是吐蕃的朝堂之上一時不由人心惶惶,百官們都害怕自己會成為新朝要清算掉的對象。
基於這種害怕和擔憂,吐蕃的文武百官們紛紛開始討好宋軍和新皇帝,不斷的表忠心,表示願意永遠忠於新皇和大宋。
對於吐蕃百官的這種驚慌,周天賜覺得很滿意,並且還趁勢添了一把火。他故意讓人放出消息,說要不了多久,宋軍便會在都城內血洗清算那些曾經主戰不降的、對大宋和新皇不忠的官員,甚至還流傳出來了一些清算名單。
這個消息,讓吐蕃的文武百官瞬間被恐懼和死亡陰影所籠罩,惶惶不可終日。
三天後,吐蕃老皇帝由於病重無治,駕崩。消息傳出,吐蕃的文武百官,惶恐的情緒達到了。
也正是在這一天,一直沒有表態的周天賜,終於說話了。大殿之上,周天賜清冷平靜的目光掃過惶恐不安的眾臣,微笑道:“前幾天,我聽聞有傳言說,我們會清算屠殺掉那些心向舊朝、曾經主戰不降的官員。不滿諸位大人說,的確有很多人,建議我這樣做。他們非但建議我這樣做,還建議我要將這些官員滿門抄斬,斬草除根!
但是,今天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我決定了,吐蕃的所有文武官員,全部留任原職,我不要你們的烏紗,也不要你們的命。
我不管你們以前對宋吐戰爭是什麽態度,為前一任皇帝獻過什麽計策,所有的一切,我都既往不咎。
我相信,大家會對新皇和大宋忠誠。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隻要你們忠於新皇和大宋,你們非但能夠保有現在的榮華富貴,將來更可以獲得無數的賞賜和提拔。
但是,如果今天以後,還有誰膽敢要跟你們的宗主國作對的話,那懸掛在城門外麵的高銳的頭顱,便是他的下場!”
聽得周天賜如此說,惶恐了多日的文武百官們,終於是重重的鬆了一口氣,對周天賜的寬仁是感激涕零。紛紛表示今後一定盡心竭力向新皇和大宋盡忠,使吐蕃與大宋同心同力,不再生異。
至此,周天賜算是將這個煩擾宋國多年的大敵,這個疆域頗為肴闊的國度,徹底變成了宋國的附屬國。
當然,在周天賜的心裏,其實這隻是第一步,待以後時機再成熟些,吐蕃,將會被徹底納入大宋的版圖!
在周天賜率軍進入吐蕃國都後的第五天,他才終於是,收到了從宋國東京千裏加急而來的諭旨。
從東京傳出的這道旨意,由於時間緊迫,傳遞得比較特殊。先是通過飛鴉傳書以極快的速度送到了西臨,然後再由西臨派快馬,送往了吐蕃境內給周天賜。
周天賜和尉遲敬達率軍進入了吐蕃國都,扶持新皇,將吐蕃徹底變成了宋國的附屬國。
而這個時候,宋國北部戰區中線戰場崩潰、肴國大軍直逼東京的消息,還未傳到吐蕃。周天賜以及吐蕃的君臣,都還不知道這件事。
在周天賜率軍進入吐蕃國都後的第五天,從宋國東京千裏加急而來的諭旨,才終於是到了他的手中。
這幾日擺平了吐蕃的朝堂,周天賜的心情本來很不錯,但在看完這份諭旨的內容之後,他的麵色很快就凝重了下來。
諭旨上說,太原城被肴軍攻破,耶律長戈率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宋國腹地,直逼東京,東京危急!宋國危急!陳禹,要周天賜從吐蕃撤軍,率軍回援東京。
看完諭旨,周天賜抬頭望向東麵宋國的方向,眼眸中浮起了深重的憂慮。
趙若雪、青兒,自己的所有家人,都還在東京,東京如果被肴軍攻破了,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在周天賜得到陳禹諭旨的兩天後,肴國南院大王耶律長戈,率領著十萬肴軍精銳,殺到了東京城下。
除了這十萬精銳,其餘的肴軍,全部被耶律長戈派駐在沿途的城池中了。
聽聞殺到了東京城下的肴軍並非二十萬,而是十萬,宋國的文武大臣們,不由鬆了一口氣。因為在眾人看來,有皇城大陣和國師在,十萬肴軍,肯定破不了東京城。
但宋國的文武們絕對無法想到的是,在他們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立身於通天閣上的國師張命天,在注視了城外的肴軍一會之後卻是麵色一變,原本平靜沉著的神色,瞬間變得無比凝重!
與張命天同站在通天閣上的宋帝陳禹,眼見張命天神色不對,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心中那種不好的預感越發的強烈。他望向東京北城門外數裏處黑壓壓的肴軍軍陣,疑惑的開口道:“國師為何神色突變,莫不是城外的肴軍軍陣,有何不妥之處?”
張命天雙目神光匯聚,盯著城外的肴軍軍陣,神色無比凝重的道:“陛下,這城外來的,不隻是十萬肴軍,還有三位,聖人境大修行者!”
“……什麽!”
陳禹聞言麵色一變,滿目震驚,難以置信的道:“……三位聖人境大修行者?……這怎麽可能,如果肴軍中有聖人高手,那在此之前我們為何會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過?”
張命天歎息道:“是啊,在今天之前,我們的確是沒有得到過關於他們的任何消息。這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他們在軍中藏得太好,另一種,便是他們也是不久前才剛剛來到肴軍中的!”
聽得張命天如此說,陳禹滿麵驚怒的盯著城外的肴軍軍陣,沉默了許久,而後才再次開口道:“國師,肴軍中的三位聖人境大修行者,是金洲的哪三位聖人?……我們,有把握能對付嗎?”
張命天神色凝重的道:“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肴軍中的三位聖人分別是商國國師天辰子的二師弟莊墨,四師弟玉靈子,還有,肴國的大祭司,王鴻禎!
至於把握,陛下,這世間,還沒有人能在麵對王鴻楨的時候,敢說自己有勝他的把握!”
聽到張命天的回答,陳禹的麵色,徹底沉重了下來。
他終於知道,這幾天為何自己總有不好的預感,總覺得不安了。原來,殺到了東京城下的不隻是肴國的軍隊,還有三大聖人高手。
特別是其中的肴國大祭司,王鴻袖。此人修為已至聖人巔峰,實力高絕,常被世人拿來與太白山摘星子、商國國師天辰子比較,甚至不少人都認為,他們三人,是金洲真正可以齊名的三大絕頂高手!
有王鴻袖親至,那張命天和皇城大陣,還能護得住東京嗎?陳禹的心裏,打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他不知道,更不敢去想。
“陛下,接下來,要有勞你去往宮中的皇城大陣陣樞處,啟動大陣了。眼下,我們已別無選擇,隻能背水一戰了。”
張命天收回了望向城外的目光,投向旁邊的陳禹,微微躬身。
陳禹點了點頭,亦是收回了望向城外的目光,望向張命天,麵色動容的道:“國師,東京的存亡,宋國的存亡……就交給你了。我會啟動大陣,護衛京城,同時相助於你!”
須發皆白的三朝老臣張命天,朝陳禹微微躬身道:“陛下,老臣,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陳禹與張命天,亦君臣,亦師徒。陳禹望著張命天那布滿了歲月風霜的蒼老麵容,想著這些年他對宋國的護佑和忠誠,眼眶不由微紅,點了點頭,轉身離去了。
陳禹離去後,張命天轉頭,重新將目光投向了城外,凝重的神色,漸漸肅然冷厲了下來。
而後,他身形一動,消失在了通天閣上,化為一道流光,直奔東京城的北城門樓。
與此同時,陳禹以自己最快的速度疾行,很快來到了宮中的皇城大陣陣樞處。
皇城大陣的陣樞,位於皇宮中央位置的地下,那裏,建有一間寬大的密室。密室中央,有一個很大的石台,石台上,是東京城的簡易模型。
陳禹踏進了陣樞所在的密室,身邊隻帶了一個人,天機處主事皇甫安。帶上此人,不僅因為他修為不錯,陳禹也信任他,更因為他是京城裏為數不多的,對皇城大陣有所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