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乃木阪戰線> 第260章 關於棒球中出局的科普

第260章 關於棒球中出局的科普

  棒球是一項互有攻守的運動,雙方每一局都各有半局進攻,半局防守,其中上半局進攻的叫做先攻方,下半局進攻的則是後攻方。


  那麽棒球要如何攻守互換呢?答案是出局數。規則規定,防守方拿到進攻方的三個出局數,則雙方攻守互換。所謂三個出局數,可以直接理解為三個打者出局。這裏的三個打者出局是累計一局內的,不需要連續,但必須要拿滿三個出局才能結束這個半局,因此,棒球就會出現足球和籃球等很難做到的大分差逆轉。因為不是以時間作為比賽結束或者一局結束的標準,因此理論上,隻要進攻方一直打出安打,那麽進攻方就可以在半局裏獲得無限分數,當然這隻是理論的,實際上是做不到的。但也因此表明了棒球這個比賽的特點,容易逆轉和翻盤(當然,這裏的容易僅僅是與那些時間製的比賽相比,實際上現代棒球,並不會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容易逆轉)。


  既然防守方隻需要拿到三個打者的出局,那麽自然就要講到棒球比賽中必須要搞清楚的出局的概念和做法。


  棒球的出局,即out,簡寫O,在電視直播或者記分牌上,見到O後麵有兩盞燈的,就是用來記錄出局數的。亮一盞就是一出局,亮兩盞就是兩出局,三出局會直接全部滅燈,因為三出局就直接結束這個半局了。棒球的出局是指該名打者在這一次的打席中已經沒有進攻的機會了,打席可以理解為這一次擊球的機會。但是,請注意的是,打席是隻針對這一次的,而不是說這一局就沒有機會繼續擊球,隻要你的隊友給力,在你出局後的後續全部都成功安打,沒有出局或者隻是兩出局,你依然可以在這一局再次上場擊球進攻。要注意的是,棒球的出局不能和離場等同。


  棒球的常見出局方式有四種,分別是三振、接殺、封殺和觸殺。


  三振,大概是大家最常見到的提及出局的詞——三振出局。其實,受到動漫影響,很多人會誤以為,棒球最常見的就是三振出局。包括剛剛的那一章,看上去投手都很容易三振打者。但其實,三振應該是並不常見的出局,當然大部分時候,它出現的次數還是要比觸殺多的。所謂三振出局,就是投手投出總共三個好球的情況下,打者沒有辦法打中球,所以出局。這裏需要普及棒球中的術語:好球和壞球。好球就是投手投出的球,進入了本壘板上方的好球區(或叫好球帶),而打者沒有揮棒或者揮棒打不到,就叫好球。好球區外的球,則是壞球。但是,如果投手投出的球經過本壘板上方時,是在壞球區,但是打者揮棒了,打不中的時候也會算作好球。因此,好球就是球進入好球區但打者無揮棒,或者是打者揮棒沒有打中,不管球在不在好球區都算作好球。而壞球就是打者不揮棒的前提下,球不在好球帶範圍的,就是壞球。打者在一個打席中,會有至少三次的打球機會,如果投手三球都拿到好球,就是3好球,打者出局。3好球的出局就是三振了。但是,投手也有投出壞球的時候,這個時候為了避免投手故意不斷投壞球拖延比賽,因此有了壞球數。當一個打席裏麵投手投出了四個壞球,打者就可以無條件上到一壘,如果一壘有隊友,則隊友前進到二壘,打者上一壘,如此類推,因此滿壘(三個壘包都有跑者的情況下),四壞球就會導致防守方失一分。其實,還有一個好球的計算,是界外球,但那個劇情還沒有提到,所以暫時先不說。


  接殺,這是非常常見的一種出局方式,這種出局方式很簡單,就是打者打中投手的球後,球還沒有落地之前,被場上防守方的任意一位隊員接到,就算接殺出局。接殺出局不看好球數壞球數的,屬於即刻出局。由於接殺的規則,所以即便球是在界外的,隻要還沒有落地就不算出界,因此界外球隻要再未落地前接住都算接殺。接殺的人可以是場上防守方的任意一人,包括捕手和投手,但大多數的接殺都是野手,尤其是外野手特別多。接殺中,最神奇的一種是本壘打的接殺,在球還沒有落地之前,在本壘牆上方將球接住的話,相當於沒收了本壘打的球,也是接殺,而且是極其罕見的接殺,難度極高,而且還需要球場的幫助(如果本壘牆很高,外野手爬不上去的話,就沒有用了)。


  封殺,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出局方式,如果不搞清楚這種出局方式,就會看不懂棒球的戰術和防守的奧妙了。封殺,是指打者打出安打變為跑者時,持球的防守方隊員率先碰到壘包就叫做封殺。這裏解釋一下,封殺的條件之一是持球的那個防守方,其他人不可以,必須是拿到球的那個,可以通過傳球將球傳到壘包上的防守隊員,接到球後那位隊員就是持球的防守隊員。碰到壘包是不限部位的,隻要是身體的部分,都算,因此棒球比賽中,大家見到一壘手經常會表演劈叉接球,為什麽要用這麽困難的接球姿勢,這是因為劈叉可以縮短傳球的距離,同時避免傳球傳出過低的球接不住。另外,仔細觀察一壘手的其中一隻腳,他的腳跟是緊貼著壘包的,所以一壘手接球的瞬間,隻要腳跟或者腳板等接觸到壘包,就算是完成了封殺的第一個條件:持球的防守球員碰到壘包。第二個條件是必須在跑者碰到壘包前,這個很好理解,這也是為什麽一壘手經常要劈叉接球的原因,一隻腳一直碰著壘包,就相當於接球的瞬間就已經碰到壘包了,減少觸碰壘包的過程,縮短時間。但是,和接殺不同,不是任何時候都可以封殺的,封殺的對象是有要求的。對象有兩種,一種是打者打中球並且率先落地了,允許在一壘封殺那位打者,但是隻允許在一壘。第二種則是壘上的跑者背後的壘包有跑者在的時候,可以使用封殺。第一種很好理解,不管壘上有沒有人,也不管是幾壘有人,隻要打者打出落地安打,還沒有踏上第一個壘包的,防守方都可以在一壘封殺那位打者。而第二種情況好像很難理解,其實也很簡單。所謂的背後的壘包有跑者,其實就是上一個壘包有自己的球員占領了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打者安打就會上壘,按照順序為一壘、二壘、三壘和本壘。打者打出球後,會變成跑者按照一二三的順序踏過壘包。因此,二壘的上一個壘包就是一壘,三壘的則是二壘。當一壘有跑者時,打者打出落地安打,一壘跑者無條件跑向二壘,當然也可以自主選擇踏過二壘跑向三壘甚至是本壘。當出現這種一壘跑者必須跑向二壘的情況,稱之為強迫進壘,按照規則,一壘跑者的上一個壘包是有人的(也可以理解為打擊區一直有人),所以他的上一個壘包就是永遠有人,所以此時不僅是打者可以被封殺在一壘,一壘的跑者也可以被封殺在二壘。同理,一二三壘都有人的時候,理論上包括打者在內的所有進攻方都可以被一壘、二壘、三壘和本壘封殺。當然,本壘封殺前提依然是持球的防守球員比進攻球員優先碰到相應的壘包。至於關於跑壘的規則和封殺的先後順序,以後再說。但是,如果跑者的上一個壘包沒有人,那麽他就不需要強迫進壘,如果他在隊友打出落地安打的時候跑向下一個壘包,那麽就不算是強迫進壘,是不能用封殺去對付他的。這時候需要用到觸殺。


  觸殺,就是持球的那名防守球員,使用持球的那隻手或手套碰到跑者的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常見的是碰後背、手臂和腳尖等。觸殺屬於任何時候都可以的,任何場上的防守球員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出局跑者,但跑者上壘後不能再使用觸殺。常見的觸殺場景有一壘無人,二壘有人時候,安打二壘跑者跑向三壘被三壘的防守球員在他碰到壘包前觸殺他。當然三壘跑向本壘的觸殺也是可以的。但是觸殺是不能出現在跑者跑向一壘的情況的。另外一種常見的觸殺是盜壘時候防守方的觸殺,這個以後再說。除此之外,大部分的情況同樣也可以觸殺。例如壘包的跑者離壘太遠,投手或者接到投手投出的球的捕手將球投向壘包時,防守球員在接球後可以馬上用那隻接球的手去碰跑者的身體,如果在跑者碰到壘包前,成功觸碰到跑者的身體,那麽就是觸殺成功了。除此之外的觸殺還有跑者非強迫進壘的情況下非死球跑壘,被防守方夾殺(也是觸殺,不過是兩個防守球員在跑者前後站著,無論跑者往前還是往後跑,都會被防守球員通過傳球進行觸殺)等等,建議到B站搜一下防守集錦,就會知道觸殺了。


  總結,三振是優先度最高的出局,三振和野手沒有任何關係。接殺是第二優先的出局,但接殺的對象隻能是打者,不能是跑者,接殺成功,打者出局,但是跑者還沒有出局,此時可以使用封殺或者觸殺的方式出局。一般來說,對於球隊,自然是三振出局最省事,三振出局是不存在失誤的,失誤的話就不存在三振了。但是,三振的難度是最大的,所以一般而言,捕手都會優先考慮打者打到球的情況,所以會考慮配什麽球,讓打者打不準,從而使用接殺、封殺、觸殺等方式拿到出局數。


  說到封殺,就不能不提到所謂的雙殺、三殺甚至是傳聞中的四殺(反正我沒見過,隻在理論中存在)。但這些都不是本章提到的內容,所以就暫且不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