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畫中畫
解決了這件事情之後,我特意去大學城裏頭見了一下葉子的家屬,並沒有直說我是誰,反而是說我當初曾經買過兩幅她的畫作,雖然隻是學生小練筆,但卻很有韻味,所以也才起了心,收藏起來。
這還是我之前跟葉子聊天的時候知道的,葉子原來十分精通繪畫是個名副其實的畫手,曾經替不少美術專業的學生教過作業。
隻可惜天賦異稟,也比不上家財萬貫,最終才從本科級別的美術學院落榜,到了這個差一點的職業技術學院。
從此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聽見我說的這句話,她的父母都擦拭了一下眼淚,隨後頗為感激的跟我道了聲謝,他們已經知道,我單獨出錢請人把葉子收斂了起來,總算免得她在外頭流浪。
兩人大約生活極為窘迫,我雖然心疼這些錢,但是也希望自己能夠積點陰德。
更何況失去了獨女的兩位老人實在太過辛酸,我也不忍心看著兩人日子越過越難,隻能從我上次得到的報酬裏頭,拿出了足足十萬元給了兩人,平時我可舍不得花這麽多錢。
把錢交給兩人之後,他們二人連連推脫,堅持不肯收我這份錢,還是我又假借了葉子的名義,才算是勸說兩人把錢收了下來,交出了這些錢,我自覺對葉子也有了交代。
隻是不知道進入地府之後,這個死因本就淒慘的女孩會有如何遭遇。
好在她的這輩子沒做過什麽惡,隻有被人欺騙這一項還算是被害者,所以應當不至於遭受懲罰,下輩子大約還會成為一個人。
我還沒想明白這件事呢,兩位老人特意托人從家鄉給我帶回來一幅卷軸,說是他們家裏傳下來的,當年葉子就是靠著這個畫上的那些畫工,一路臨摹成了還算小有名氣的畫手。
一聽見這樣的說法,我立刻高興了,隨後打開了這幅畫,坐在大廳裏頭仔細觀察。
我也驚訝於這繪畫的精美程度,上麵畫出那幾個翠鳥羽毛都纖毫畢現,更別說是那個美人了,就連一根發絲都仿佛閃耀著光澤,簡直是不世之佳作。
隻是不知為何,似乎是因為這話出自於一個不出名的書生手中,所以這副畫也不怎麽值錢,才淪落在兩個鄉下老人手裏。
正巧李塗鼎不知道去哪辦事回來了,一看見我就在這兒看畫呢,他納悶的也轉頭過來,笑著畫看著說“行啊你,居然還有心思收這些東西?看不出來你小子心挺野!”
我納悶的看了他一眼,這幅畫雖然有些曆史了,但也不至於有這樣的評價吧,李塗鼎為什麽會有這樣的話呢?
李塗鼎笑著跟我展開了那幅畫,隨後指著右下角的那個書生簽名說“你說巧不巧?這個書生我剛好認識,幾百年前好像就是一個屢試不中的秀才,後來才改學了畫畫。”
“那會兒我死了大概得有一百多年了,也算是個老鬼了,平時能在竹林裏頭走一走,也剛好撞見了一個有趣的事。”
李塗鼎興致勃勃的跟我說起了他撞見那個書生的事情“這書生為了拜畫家為師,特意選擇了一個傳說中的畫作。”
隨後他摸了一把這畫上的墨痕,嫌棄的抿了抿手指說“這上頭的畫就是他和他妻子通力合作的。”
我還挺納悶,書生不是自己要去拜師的嗎?這事和他妻子有什麽關係,古代的女人少有幾個通書畫的,如果他的妻子真的精通書畫的話,又怎麽會和一個屢試不中的落弟秀才在一起?
正當我這樣想著的時候,何素好像知道我心裏的想法,聲音冷淡,又帶著一絲嫌棄的說“當然不是兩人合力畫的,而是這書生借了他妻子的一把力。”
我還在納悶,何素隨後跟我講了一個故事。
“七百年前有一個畫師,平時是為國君畫像,後為後宮美人描摹畫像,因他手藝雖精,卻化不出美人十之七八的風姿,所以才得了一頓打,被趕出宮去。”
“因為得罪了皇帝,沒有人敢收留他,在外頭流浪了許多年,最終等到新皇帝登基,才終於得機會將自己的一副新畫呈了上去,沒想到得了新皇帝喜愛,一躍成為畫師頭領。”
“隻是他自從成了頭領之後,就再也不畫畫了,有人詢問他因何封筆,他隻說是墨汁不如願,其他人找來各色墨汁,卻仍然被他拒絕。”
“他留在宮中的那幅畫像就被皇帝掛在了寢殿的對麵,皇帝每晚做夢,夢見有美人穿越畫像,落入自己身旁,哀聲哭訴自己的冤屈。”
“久而久之,皇帝也心生疑竇,於是派人去調查這幅畫像背後的故事,後來才知那畫師敬在無人知曉之處殺了自己的結發妻子,將其骨肉晾幹,作為墨汁中的一部分,故成了絕世之作。”
似乎李塗鼎也能聽得見何素說的都是些什麽故事,他點頭讚同“不巧的是,這位秀才也走了偏門,聽信了這個偏方,殺了自己的結發妻子。”
“這副鬼畫雖被沒收,但卻仍有流言不斷,所以一直沒人敢接,卻沒想到你小子有這麽大的膽子,敢把這東西收起來,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我聽見李塗鼎的感慨,十分頭疼的揉了揉腦的,隨後向他們說明了這幅畫的來曆。
原本覺得十分傳神的這幅畫,現在也變得格外棘手,我恨不得立刻就將這幅畫扔進火堆去。
最終還是李塗鼎勸了我停手“你別著急啊,你看這畫上的美人不是朝你眨眼呢嗎?說不準這數百年的光陰裏,這幅畫已經生而有靈了呢。”
我驚訝的看了過去,果然發現畫像之中的美人竟然從一直坐著的石頭上站了起來,眉目傳情的朝我饞媚的眨眼。
原本這情形就十分恐怖,再想到那恐怖的故事,我更加覺得惡心了。
更讓我沒想到的是,下一秒鍾,那人就直接穿過來那幅畫走了出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