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4章 要注意北邊
朱萬鈞也算是能夠理解皇兄朱萬乾的解釋和心境,但隱隱的又覺得這是皇兄朱萬乾在搪塞自己。
在朱萬乾的心裏,已經逐漸開始認定弟弟朱萬鈞與太子妃大鬧逍遙苑有關聯,便開始對朱萬鈞有了戒備之心,在從頭到尾的將往事回憶幾遍,朱萬乾還真的發現有些不妥,自己傾心於治國方略,講究的是文治,所以在自己的身邊都是一些文臣,而弟弟朱萬鈞喜歡上馬衝鋒陷陣,尤其是幾次率軍出征,都是凱旋而歸,深得先皇的賞識。
而在弟弟朱萬鈞的身邊大都是驍勇彪悍的武將,可以說朱萬鈞在軍隊的威信絕對要遠遠的高於自己,這一點讓朱萬乾感到脖子後麵一陣的涼氣襲來。
如果有一天朱萬鈞有了反意,那麽自己拿什麽來與朱萬鈞抗衡?朱萬乾幡然醒悟,開始在朝廷上下布局,為了能夠應付將來可能出現的變局,朱萬乾作為皇帝,這一切都是應該的。
於是朱萬乾提攜太子朱九霄,放手朱九霄,讓朱九霄網絡天下英雄,投奔東宮。
朱九霄果然不負眾望,啟用尉遲小令重組六扇門,將六扇門打造成自己的貼心勢力,同時重啟禦機房,有自己最信任的人之一的柳夢殘入主,掌管天下間的消息,無論黑道還是朝堂。這些努力果然取到了極佳的效果。
平定淮南王之叛便是非常好的證明。
朱萬乾目睹了太子朱九霄在尉遲小令、柳夢殘等人的協助下,將淮南王的叛軍打得落花流水,心中甚是安慰,終於找到了可以以防萬一的方法,朱萬乾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可以稍稍地落在肚子裏。
朱萬乾到死都沒有明白自己的弟弟朱萬鈞為什麽會有反意,當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弟弟朱萬鈞並沒有真正的起兵造反,難道是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偏差?
就算是自己的判斷出現偏差,自己也要繼續堅持下去,不為別的,就是因為自己是皇帝,皇帝是不會錯的。
在朱萬乾臨死之前,還在提醒太子朱九霄要注意北邊。
朱九霄當然明白父皇朱萬乾的意思,登基以後,朱九霄依舊延續這父皇的策略,對叔叔朱萬鈞嚴加防備。
之所以朱九霄繼續嚴加防備叔叔在朱萬鈞,這和朱萬鈞意圖在新舊皇帝交接之時起兵有關,朱九霄在平叛淮南王的過程中,通過血與火的洗禮,將自己的視野和眼界拓寬了許多,看人也有了獨到之處,尤其是於細微處見真章的功夫可以說是有了一定火候,所以叔叔朱萬鈞的一些細微的動向便立即引起了朱九霄的注意。
好在朱九霄事情安排布置得嚴密,又有尉遲小令和柳夢殘等人的協助,登基大典順利完成,沒有留出漏洞,以給朱萬鈞可乘之機。
朱萬鈞唯有仰天長歎。
朱萬鈞曾經有過一段時間的消沉,但是在感覺到新皇朱九霄可能將要對自己下手的時候,朱萬鈞覺得自己不能被動的束手就擒。
既然自己不願意就此罷手,勢必就要東山再起,於是朱萬鈞便和小王爺朱旭一起暗中商量,積極部署,以便在今後自己有個應招的實力。
朱萬鈞暗中聯絡鎮北軍舊部,小王爺朱旭這在江湖上拉攏幫派勢力,如此一來,鎮北王府的動靜又反過來刺激了皇上朱九霄,朱九霄這邊也在緊羅密布的部署對策。
一切似乎來得都很突然,但一切卻又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來得又是那麽的順其自然。
鎮北王朱萬鈞和皇上朱九霄都認為,該來的終歸是要來的。既然已經開始,那就必定會有結束的那一刻,現在唯一不能夠確定的就是到底以什麽樣的方式來結束這場遊戲。
而在這場朱萬鈞與朱萬乾以及朱九霄的遊戲當中,太子妃被莫名的卷入,太子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卷入到這場權力的紛爭之中,準確的說是到現在太子妃都還沒有意識到自己是處在一處極度危險的旋渦之中而自己卻不自知。
現在太子妃唯一能夠清楚地知道最終結果的就是自己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甩袖而去的皇上朱萬乾的背影,這是太子妃的第一感覺,也是最為準確的一次感覺。
至此以後,太子妃便被安置與一處偏僻的冷宮與荒草一起度日,最後在孤寂當中悄然落下人生的帷幕。
皇上朱九霄因為魏虎將軍的功勞,再加上魏虎將軍早已辭官歸隱,不問朝堂之事,尤其是魏虎將軍還是先皇的心腹舊臣,也就沒有因為太子妃的事情,遷怒於魏虎將軍,這樣魏氏一門才得以保全下來。
魏虎將軍已經知道女兒在宮中犯下大錯,整日裏與夫人提心吊膽的度日,生怕哪一天就會有聖旨駕到,魏虎將軍因為見過世麵,經曆過風雨,心態還要好些,可是夫人哪裏經曆過這種天天都懸著心度過的日子,整日裏隻要想起該如何度過眼前的危機,就是眼淚汪汪的哭成個淚人。
時間一久,夫人的眼淚也都哭幹了。但是焦慮的心已經開始在滴血。
不久夫人一病不起,魏虎將軍看到夫人如此這樣,心中也是痛惜,但卻沒有辦法安慰夫人,心裏也是非常的難過。
俗話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在經曆了一陣等待之後,魏虎將軍發現朝堂之上並沒有什麽動靜,自己最為擔心的聖旨也毫無蹤影,也許是等待得有些麻木,也就看得開些,在慢慢的又過了些時日,還是沒有任何動靜,魏虎將軍以自己的經驗分析,可能是皇上朱九霄不再追究魏氏一門的罪過,心中也就漸漸的踏實下來。
夫人的病也慢慢有些起色,隻是想到女兒一個人在深宮中又該如何度日,心中淒涼,魏虎將軍勸慰夫人,人各有命,女兒既然已入皇家,那麽她的這條命便是屬於皇家,隻是有些後悔,平日裏對女兒的教育太少,以至於女兒養成了驕橫跋扈的性格,這是女兒的錯,也是自己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