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半截鉛筆
要說藝術繪畫,青羽自認天賦平平,反而是藝術設計這種沒有太多束縛的領域讓他得心應手。說到藝術學院的硬核科目莫過於素描色彩,這是每個藝術生的基本功。
一般全日製專科院校就要求花整整1年的時間去磨練,然而青羽最頭疼的就是素描,畫石膏畫人物抓形體鋪明暗關係總是不理想,但為了平平安安拿到學分還隻能多擠時間練習。白天的兼職忙碌,晚上自然得加把勁。
這晚的夜有些靜,紅樓一個充滿傳奇故事的地方,一間堆滿各種舊石膏的廢舊教室裏青羽刷刷的在畫板上畫著。
平日的教學區早已熄燈,唯獨紅樓作為雜物堆砌的倉庫舊樓仍可自由出入及供電,但平時學生老師也很少來這裏,這源於學院一個口口相傳的故事。
據說學院最早建立在民國時期,學院所處的紅樓當時是一個秘密處決審訊進步文人的地方,從一些文人家裏搜出的各種藏品文玩用品也會一同堆放在這,金銀錢幣自然不必說,挑出有價值的東西填滿官員的口袋。
當然也有一些不值錢的筆墨紙硯、雜文書信等等被留下隨意堆放,直到解放後才有相關人員來清理餘物接管回收。
由於那段曆史血腥的審訊處決迫害文人的惡行惡名自然是給這棟樓增添了幾分陰深氣氛。當然也有膽大的學院前輩。
傳聞某半夜在紅樓繪畫時不經意聽到木地板“咯吱咯吱”有人行走的聲音,隨後從天花板上滴下1滴液體,燈下一看一滴鮮紅的血,抹手上鼻子一聞,濃濃的血腥味!
“膽大”前輩自然魂飛魄散,棄畫逃之。之後關於紅樓的傳聞自然越演越烈,故事的版本也各有不同,大意卻是相同的沒事別往紅樓去,那是個不詳之地。
盡管學生裏盛傳,隨著學院的新樓一幢幢拔地而起,紅樓也成了教學教具的堆放地被閑置起來。
青羽從小聽過許多鄉下山民的各種鬼怪傳聞,練就的膽量自然不小,叔叔嬸嬸家那破雜物房自然無法滿足夜晚練習繪畫的條件,怎比得上紅樓各種教學道具林立來得方便,關鍵是安靜無人打擾。
“噗”半截4b鉛筆筆頭斷了,還是用力太猛的緣故。削鉛筆又得浪費些時間,青羽掃了眼石膏底座下的一個木盒子,看起來像個繪畫的工具盒,上麵蓋著一層厚厚的灰,老式的搭扣頗有些曆史。打開木盒子一股黴味撲鼻而來,黴變的顏料、禿頭的毛筆
咦?又是半截鉛筆頭,不同的是這支筆頭削得鋒利,筆杆套的是根銅管,銅管上有些無法辨識的字。看來主人也是個節省之人啊,青羽不禁莞爾。先借來一用吧。
這半截帶銅管的鉛筆拿在手上有些分量感,在拿它的筆尖排線時青羽能感覺到一種舒暢,一種隨意揮灑的快感。
筆尖留在紙上的痕跡隱隱有一絲不易覺察的光,最奇怪的是筆杆握在手上反而顯得越畫越新,暗黃色的黃銅管隱約有些光亮透出,筆尖在紙上的摩擦也沒有絲毫變短。
而這些變化青羽都沒有發現,他隻感覺今晚的練習非常的順利,自己的素描水平有了質的提高,畫完後清神氣爽,要不是明天還得去兼職,他還真想多練習幾張留住這種繪畫狀態。
青羽收好這支給自己帶來好“狀態”的半截鉛筆,心滿意足的離開了紅樓這間雜物室,就在他離開沒多久。那個灰塵滿滿的木盒子“嗒”自然的關上了蓋子,一道流光閃過盒麵隱約可見幾個篆體字“乾奇孤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