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夏楊玉環六一初學記六二廣平郡王
六十一 初學記
“惟《唐六典》出,於內官未加詳解,後世無學之人以凡內官者皆經承恩為嬪禦,以武曌於唐太宗一朝為內官才人,即已於唐太宗一朝承恩者,便是一樁笑話。
《唐六典》先,徐堅亦著《初學記》,於後宮事多所涉典。徐堅於開元十七年卒,(徐)堅長姑為(唐)太宗(徐)充容,次姑為(唐)高宗(徐)婕妤(《舊唐書 卷一百二 列傳第五十二 徐堅》),皇家貴戚,於後宮事多所詳知。其所著《初學記》多涉漢、魏、晉後宮故典,可為內官非皆經承恩之一解也。
所謂無論唐、後唐等、乃至本朝,非皇親國戚,即居內殿近臣,亦多於後宮事多不明也。”
“師師,《初學記》何等樣書?”
“《初學記》係唐玄宗著張說、徐堅、韋述諸學士編撰。《大唐新語 卷九 著述第十九》(唐 劉肅)“(唐)玄宗謂張說曰:“兒子等欲學綴文,須檢事及看文體。《禦覽》之輩,部帙既大,尋討稍難。卿與諸學士撰集要事並要文,以類相從,務取省便,令兒子等易見成就也。”說與徐堅、韋述等編此進上,詔以《初學記》為名。賜修撰學士束帛有差,其書行於代。”
舊史《唐書》雲“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徐堅)再遷左散騎常侍。其年,玄宗改麗正書院為集賢院,以堅為學士,副張說知院事,累封東海郡公。以修東封儀注及從升太山之功,特加光祿大夫。堅多識典故,前後修撰格式、氏族及國史等,凡七入書府,時論美之。(開元)十七年卒(公元729年),年七十餘。上深悼惜之,遣中使就家吊,內出絹布以賵之,贈太子少保,諡曰文。堅長姑為(唐)太宗(徐)充容,次姑為(唐)高宗(徐)婕妤,並有文藻。堅父子以詞學著聞,議者方之漢世班氏。”(《舊唐書 卷一百二 列傳第五十二 徐堅》)
徐堅生唐高宗登位初年,曆高宗、武後、中宗、睿宗、玄宗五朝,又複此五朝之貴戚,故於宮中事,多所知。其著《初學記》言兩漢魏晉前隋後宮事,尤者帝皇賜備選內官才人、備選內人、宮人與皇子朝臣事,多諷古意。閱《初學記》,不可不詳此也。”
注:唐君王賜備選內官、備選內人、宮人與皇子、臣子之例——
《資治通鑒 卷一百八十五 唐紀一 武德元年》“先是,帝(隋煬帝)選驍健官奴數百人置玄武門,謂之給使,以備非常,待遇優厚,至以宮人賜之。”
《資治通鑒 卷二百四十五 唐紀六十一 開成元年》“李孝本二女配沒右軍,上(唐文宗)取之入宮。秋,七月,右拾遺魏謩上疏,以為:“陛下不邇聲色,屢出宮女以配鰥夫。竊聞數月以來,教坊選試以百數,莊宅收市猶未已;又召李孝本女入宮,不避宗姓,大興物論,臣竊惜之。昔漢光武一顧列女屏風,宋弘猶正色抗言,光武即撤之。陛下豈可不思宋弘之言,欲居光武之下乎!”上即出孝本女。擢謩為補闕,曰:“朕選市女子,以賜諸王耳。憐孝本女宗枝髫齔孤露,故收養宮中。謩於疑似之間皆能盡言,可謂愛我,不忝厥祖矣!”命中書優為製辭以賞之。”
《舊唐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 後妃下 肅宗章敬皇後吳氏》“肅宗章敬皇後吳氏,坐父事沒入掖庭。開元十三年,玄宗幸忠王邸,見王服禦蕭然,傍無媵侍,命將軍高力士選掖庭宮人以賜之,而吳後在籍中。容止端麗,性多謙抑,寵遇益隆。”
《舊唐書 卷五十二 列傳第二 後妃下 順宗莊憲皇後王氏》“順宗莊憲皇後王氏,琅邪人。曾祖思敬,試太子賓客;祖難得,贈潞州都督,封琅邪郡公;父顏,金紫光祿大夫、衛尉卿。後幼以良家子選入宮為才人,順宗在籓時,代宗以才人賜之,時年十三。大曆十三年,生憲宗皇帝,立為宣王孺人。順宗升儲,冊為良娣。後言容恭謹,宮中稱其德行。”
《舊唐書 卷五十七 列傳第七 張長遜》“張長遜,雍州櫟陽人也。…及征薛舉,長遜不待命而至,以功授豐州總管,進封巴國公,賜以錦袍金甲。是時言事者以長遜久居豐州,與突厥連結;長遜懼,請入朝,拜右武候將軍,徙封息國公,(唐高祖)賜以宮人、彩物千餘段。”
《舊唐書 卷五十八 列傳第八 長孫順德》“長孫順德,文德順聖皇後之族叔也。祖澄,周秦州刺史。父愷,隋開府。順德仕隋右勳衛,避遼東之役,逃匿於太原,深為高祖、太宗所親委。時群盜並起,郡縣各募兵為備。太宗外以討賊為名,因令順德與劉弘基等召募,旬月之間,眾至萬餘人,結營於郭下,遂誅王威、高君雅等。義兵起,拜統軍。從平霍邑,破臨汾,下絳郡,俱有戰功。尋與劉文靜擊屈突通於潼關,每戰摧鋒。及通將奔洛陽,順德追及於桃林,執通歸京師,仍略定陝縣。高祖即位,拜左驍衛大將軍,封薛國公。武德九年,與秦叔寶等討建成餘黨於玄武門。太宗踐祚,真食千二百戶,特賜以宮女,每宿內省。”
《舊唐書 卷六十九 列傳第十九 李君羨》“李君羨者,洺州武安人也。初為王世充驃騎,惡世充之為人,乃與其黨叛而來歸,太宗引為左右。從討劉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戰必單騎先鋒陷陣,前後賜以宮女、馬牛、黃金、雜彩,不可勝數。太宗即位,累遷華州刺史,封武連郡公。
六十二 廣平郡王
“師師。則天皇後第一子孝敬皇帝說是永徽三年生。此事似乎——”
“似乎甚麽?”
“唐太宗皇帝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崩,守製三年之喪。如何則天皇後第一子孝敬皇帝是永徽三年生也?斯事似乎於禮製麽——”
“則天皇後第一子孝敬皇帝永徽三年生,斯事於禮製並未有不合之處也。”
“師師,此如何解得?”
“唐太宗皇帝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崩,守製三年之喪。然唐高宗皇帝為唐太宗皇帝所守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也。此初唐之規製,亦經唐太宗皇帝崩逝之時,朝臣議定。故唐太宗皇帝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崩,至永徽二年六月,已過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也。設若唐太宗皇帝崩逝後,則天皇後以未蒙恩之承旨才人,隨嬪禦之例出家,至唐高宗皇帝三年之喪二十五月守製期滿,複迎歸宮中。至永徽二年八月初成孕,則末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按醫者之所言,凡二十八日為懷胎一月計,十月懷胎者,自孕日之前之月事初曆二百八十日也。永徽二年有閏九月,則末至永徽三年三月末四月初即足十月分娩。胎兒常有早產說。若永徽三年正月初分娩,即孕六月餘也。胎兒凡懷胎六月約一百七十日生產,亦常有存活之例。
故唐太宗皇帝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崩,唐高宗皇帝守製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至永徽二年六月過三年之喪二十五月之守製期。則天皇後第一子孝敬皇帝乃於永徽三年生,斯事無可怪處。全合禮製也。”
“師師,永徽二年有閏九月麽?”
“自然有之。”
“斯永徽二年有閏九月之文證極多。若例之一,《開元釋教錄 總括群經錄上之八》沙門釋法琳 大乘成業論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第二出與業成就論同本永徽二年閏九月五日於大慈恩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
若例之二,舊史《唐書》(《舊唐書 卷四 本紀第四 高宗上》)“(永徽二年)九月癸巳,改九成宮為萬年宮,廢玉華宮以為佛寺。閏月辛未,頒新定律、令、格、式於天下。”
若例之三,《資治通鑒 卷一百九十九 唐紀十五》“(永徽二年九月)閏月,長孫無忌等上所刪定律令式。”
若例之四,《唐會要 卷第八十八 倉及常平倉》“永徽二年閏九月六日敕。義倉據地收稅。實是勞煩。宜令率戶出粟。上下戶五石餘各有差。”
皆詳載也。曆曆在目者。何之奇?”
“師師,又有人以則天皇後於年少之張易之張昌宗有蓮花六郎之言語,以為涉於私情。師師何以為非也?”
“那則天皇後於年少之張易之張昌宗有蓮花六郎之言語,不過係見人間俊俏郎君,言語讚得幾句。斯亦世間常事。關甚麽私情?譬若官家(宋徽宗)子廣平郡王(廣平郡王,即後之南宋高宗)今載年方十餘,師師我見那廣平郡王(廣平郡王,即後之南宋高宗)風姿俊逸。官家(宋徽宗)若問我年方十餘之廣平郡王(廣平郡王,即後之南宋高宗)如何?我讚得聲“其人(廣平郡王,即後之南宋高宗)風姿特秀,對之如沐春風”。難不成便係我愛憐那廣平郡王(廣平郡王,即後之南宋高宗)不成?不過係見俊逸年少,乃有讚之之言。此言語,無關私情。若以為私之,者般講來,人皆不得讚那年少郎了。你觀那《世說新語》,讚年少郎君者何其多也。那言語譏諷則天皇後讚年少張易之張昌宗者,不過無聊輕薄之輩,萬莫理會。理會得,反添了他薄麵了。”
“師師,那年方十餘之廣平郡王(廣平郡王,即後之南宋高宗)當真風姿俊逸麽?”
“確是風神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