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變化
晚飯時馮時夏特意觀察了黑狗,發現它並沒有很餓的樣子,看起來,大狗現在的哺乳能力確實有改善了。
這是一個好消息,明鯽魚湯和豬蹄湯不僅對人起作用,對狗子同樣也是。更主要的是,有了母乳,黑狗絕對比喝米湯能獲得更多營養,會成長得更快、更健康。
但好在黑也習慣了米湯的味道,隻要他們喂,它也不會表現出十分嫌棄一點都不喝。
隻是它還,就算它現在耐不住食物的味道,想借機跟家夥撒嬌獲得不一樣的食物,在馮時夏的嚴格看管下,目前它還是沒有得逞的。
她覺得如果拿人來類比,起碼應該也要長牙了才能開始慢慢添加輔食吧,在這之前它還是隻能乖乖喝奶水和米湯,魚湯她也是不敢喂的。
所以,今晚能享受魚的還是隻有二人一狗。
馮時夏好奇那條那麽貴的大魚的味道,雖然家夥是買給大狗吃的,她還是給他倆各自分了一筷子。
這一筷子下去,她發現這種魚的刺很少,除了大骨刺其他的地方也都是很容易清理的長刺,就跟鱸魚差不多。
而味道上也是,怕影響米飯的味道,她這點魚也用黃酒去了腥,卻隻用了一點點而已,鹽也沒放,可她吃起來卻滋味很是不錯。
如果按往常蒸魚的方式做,她覺得這味道不會比鱸魚差。
人吃得還不如狗,帶著這點怨念,馮時夏絲毫不臉紅地又從大狗那塊魚肉上搶劫了一大塊下來,蘸了些留出來的鹵肉湯給家夥加菜。
剩的湯她已經燒開放罐子裏存起來了,聽這樣可以保存到下次直接用。她不知道行不行,但試試總沒壞處,如果成功了就省了事,如果不成功下次再熬就是了。
鯽魚的刺是真的難挑,她不放心孩兒自己吃,這要是現在卡了喉,不這裏沒有內窺鏡容不容易取出來,就是有化骨湯藥之類的,想去縣城看醫生也很難。
看來,等下回他們自己吃的時候再買魚,直接買這種就挺好的。
雖然有點貴,但一個月吃一兩次應該還是吃得起的。
蒸好的芋頭她自個兒倒了一點辣椒油,直接蘸了就能吃,給家夥蘸的還是鹵肉湯。
這個芋艿滑溜溜,蒸起來味道還不錯,想必紅燒或者燉肉都不差的。
還剩了五六個芋頭和一個大芋頭,夠好幾種吃法的。
萵筍她挑的,還是比較嫩的,剩下的一半她打算明涼拌了吃。
藠頭炒熟後衝的味道就了很多,反而還有點鮮甜,反正她還是很喜歡的。
看了家夥,幾乎每個新鮮的菜他也都接受良好,尤其對脆脆綠綠的萵筍喜歡得很,不過,她覺得也有可能是因為雞蛋才愛屋及烏。
總之,不管怎麽樣,蔬菜換了新鮮的口味,兩人都吃得很滿足。
而此時縣城的某院,青如剛撤了桌,主位的中年男人正跟自己的女兒閑話。
“聽阿路,你今日出門了沒帶他?去了哪兒?”
“爹可別憂心,我就去對街選了兩本書,就幾步路,自然不用叫阿路跟著。”女子瞥了一眼假裝什麽都不知道正閉眼喝茶的阿路,無奈道。
“以後還是叫上,雖然就在西街應該不會有什麽事,但萬一有點什麽要跑腿的,也能讓他去,青如不得離了你。”男人嚴肅地交代。
“就是,老爺您得對,要是阿路在,下午就不用我和姐那麽辛苦爬樹去摘紙鷂了。”青如正好接了這一句。
女子佯怒地瞪了青如一眼。
“紙鷂?你們買紙鷂了?”男人沒想到下午才看到,這會兒自家也有了,難道漁陽有專門放紙鷂的風俗,去年也沒聽啊。
“是的,老爺。”青如絲毫不懼自家姐,顧自將事情了明白,“下午在書店,我和姐碰上了啞娘子和她倆個娃子,見他們買了,我就也勸著姐買一隻,免得姐光在屋子裏看書寫字畫畫,都要悶壞了。”
男人先是點點頭肯定了青如的做法,想到今日廣場那倆孩子,不由得心思一動:“啞娘子?帶倆娃娃?是不是買的一個鱗紋的?”
“咦?爹你怎的知道?你也認識啞娘子,下午碰見了?”女子好奇地追問。
“不,不是,是他們自己跑來集風樓前麵放紙鷂,我在樓上正好看見了。”男人回憶起下午那一幕,不禁莞爾,“膽子倒挺大。啞娘子?這名字?”
“呀!你看吧,姐,我就他們一家怪得很,竟敢跑去集風樓放紙鷂,”青如拍拍自己的胸脯,覺得那啞娘子簡直是不要命,“老爺,你可不知道,那啞娘子居然還給她家娃子幾百文的錢自己揣著用呢,你怪不怪?”
“就你多嘴,還惦記人家娃子錢袋裏的錢,羞不羞,”女子嗔怪地訓了句青如,又跟男人解釋道,“爹,你可千萬別怪罪她。可能她剛來縣城,很多規矩都不懂,你知道,她又聾又啞的,肯定不是故意的。”
“嗯?”男人麵帶疑問。
“老爺,就是,上幾回姐讓我帶回的新吃食就是啞娘子她做的,還有,袁少爺跟您的那個有意思的紙塊玩物,也是從啞娘子那兒得的。”阿路想著那個溫溫和和的娘子,不由得也幫著點了些好話。
“是啊,爹,她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來縣城做買賣,很不容易的。而且,我聽她算數還特別厲害呢,這多難得啊。不知者不罪,就饒她一次,行嗎?我明日就去告訴她,讓她以後不要去集風樓閑逛了。”女子也著急地求著情。
男人看著屋裏這一個兩個的,心裏氣笑了,麵上卻板著:“那如果我就要罰她呢?”
阿路和女子一下子都沉默不話了,但眼神裏卻是有點遺憾。青如更是嚇得頭都不敢抬了,她把啞娘子給害了,可能下午老爺還不知道樓下放紙鷂的是誰,現在都被她捅出來了。
“爹,那,其實,嗯,律法裏也沒有規定集風樓前邊絕對不能放紙鷂的吧……”女子想想,還是鼓起勇氣了出來,隻是聲音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