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濟州島上的戰鬥 下
砰——
一顆綠色的信號彈在空炸開。
“各艦依次靠岸,今晚我要在陸地上過夜。”
“是,長官。”
不同於張揚的誌得意滿,這時候的樸日昌是真的嚇壞了,誰見過對麵劈裏啪啦一響,自己這邊的人就死一大片的!心肝亂顫的他甚至認為對麵的士兵是不是會那些邪惡的妖法!
“快,立即組織全城的壯勞力,敵人會妖法,還要多準備些符水、黑狗血”
張揚登上陸地後,腳步有些虛浮。主要是因為在船上坐的太久了,剛上岸的時候甚至感覺大地都在搖晃。
“長官,敵人已經被擊退,遺屍七十二具,我方無一人受傷。”鄭立功不無得意的道。
“嗯,首戰不錯。”
整個交戰過程張揚都看在眼裏,耽羅郡這窮地方士兵的抵抗意誌不強,給新兵練練手還是可以的,免得以後麵對遼人和金人的時候手忙腳亂。
一個時後,船上的士兵才全部上岸。同時,也從船上拆卸下兩門大炮,已備不時之需。
“老爺,全軍整隊完成,可以出發了。”
“那就出發吧。”
張揚領著一千人的隊伍踩著鼓點向耽羅城逼近。
“這就是耽羅城?”
張揚看著眼前這個比土圍子好不了多少的‘城牆’有點懵,雖然早就知道這個年代除了中國有點像樣的城市外,大部分國家的城市比中國農村好不了多少。但真見到了還是覺得驚訝,莫和沭陽那樣的縣城比,就是他的‘張家莊’都比這個強!
這還曾經是耽羅國的都城,現在耽羅郡的郡城!奶奶的,古代中國自稱‘朝上國’不是沒有道理的。隨便一個鄉下地主的日子都比這些國家的絕大部分權貴過的都好!
這不由得讓張揚想起當前日本侵華後鼓勵日本人向中國移民的宣傳僅僅是‘到中國可以吃大米’!這窮的簡直了。
當然,這樣悲憫人的情緒也就在張揚心中盤桓了一秒,眨眨眼的功夫就把這樣的情緒丟到爪哇國了。
與此同時,一個身穿高麗官服的男子登上城頭,張揚看著這個又胖又矮的高麗官員,他突然想到了‘矮胖挫’這個貼切的形容詞。
這也不能怪張揚,長著一張極富高麗特色的大餅臉很難符合張揚的審美。
“城下宋人,爾等可知擅開邊釁乃是破壞兩國邦交之大罪!若速速離去,我便不上奏朝廷追究你等”
張揚有點意外,這個高麗人的漢話講的字正腔圓,要不是身在高麗,他還以為對方是個河南人呢!
“立刻投降,否則殺無赦!”
所謂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得到這樣的回複,樸日昌瞬間就火了,引經據典的對張揚大罵起來,頗有幾分諸葛亮大罵王朗的風采。
但張揚是什麽人?那是能動手就絕對不逼逼的主!一聽對方開始罵人了,氣得他直接命令炮兵向城裏打一個基數的開花彈。
砰——砰——砰——
九斤炮的威力有限,但那也是相對而言的。就耽羅城這個土圍子一樣的地方那絕對堪稱‘神器’!
城頭上的樸日昌瞬間就尿了,是真的尿了!整個城的人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手腳直哆嗦的樸日昌那裏還能指揮的了軍隊組織有效的反擊?一頓狂轟濫炸之下,本就是湊人數的民壯瞬間就沒影了。
“攻城!”
大軍沿著被炸塌的土圍子攻入城內,少數大戶家的護院手持長矛一類的兵器衝向大軍,這樣密集的衝鋒和送死沒什麽區別!一頓排槍過去,全都變成了血葫蘆
毫無意外的攻下了這座城,張揚甚至都沒有被激起絲毫的成就感。大軍入城後難免收不住手幹出一些出格的事。但這都是初次上戰場的新兵,精神壓力大的情況下自持力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張揚可不是聖母婊,這些個在他對外掠奪思想熏陶下成長起來的士兵又能有幾個好人?而且這幫子開了眼界的回國之後一宣傳,自然能讓一大批人把目光吸引到海外。
“長官,抓住這個高麗人的官兒了。”
鄭立功一臉嫌棄的把樸日昌拖了進來。
“我靠,什麽味兒啊!”
張揚被熏得不行,捂著口鼻嫌棄的道:“你個死腦子,不能把他洗幹淨了再帶過來啊。”
“是,長官。屬下這就去辦。”
完,便又要將樸日昌拖出去。
“算了,算了,拖他離我遠點。”張揚擺擺手道。
樸日昌被一眾大兵拖來拽去的命都丟了半條,這下一見到正主立即嚎啕大哭道:“上使大人饒命,上使大人饒命”
張揚來了興趣,道:“你這漢話的不錯啊。”
樸日昌見張揚沒有第一時間要他性命,反而與他聊起了漢話,懸著的心稍微放下來一點,諂媚道:“人年少時曾在汴梁留學,所以講的了漢話。”
“難得,沒想到這窮鄉僻壤之地居然有個高材生。”
雖然沒聽懂‘高材生’的意思,但從語氣來看應該是在誇自己,又討好道:“當不得上使大人誇獎,人見識過汴梁的繁華,回到高麗後日日懷念,高麗之於大宋,猶如螢火之於皓月,人常常懊悔自己不是宋人啊”
雖大宋也同樣有窮的不行的地方,但總體來比起高麗那是強出太多了。
張揚被他的話逗樂了,笑道:“聽你的意思,寧可做普通宋人,也不願意在高麗為官?”
“做官又如何?比起宋國的販夫走卒之輩,即便是官員之家也很難吃到大米白麵!比起宋國,高麗實在是窮鄉僻壤。”
張揚聽了樸日昌的話,恍惚間有種看見後世網絡中‘美分們’的既視感!唏噓之餘,張揚覺得這其實是好事。
“你的也是實話,我看你一片向宋之心難能可貴,就饒你一命吧。”
“謝上使大人,謝上使大人!”樸日昌喜極而泣,立馬磕頭道謝。。
“不要急著謝我,我還是有條件的。”
“上使大人請講,的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