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秦虎封上了嘴巴,又嚴陣以待!
步青雲見狀就知道秦虎這個黃金大將是什麽一個打算,果然過了半響,任他秦虎和城牆上的甲士什麽反應都沒有,好像變成聾子和瞎子一樣。
我去!
步青雲心裏忍不住就罵了一句。這下一來,皇宮就像是一個刺蝟,步青雲完全無從下手了。
強闖?
步青雲瞬間就否定了,若是強闖他還沒有不死的資格。現在他已經在人皇的底線來回晃蕩了,當真完全越過去,絕對有死無生。
“這黃金大將怎麽一下子就變得這麽聰明了?”
他現在有三個選擇:一個是麻溜的滾,然後逃出京城。逃出京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身實力太弱,敵人太多又太強。
第二,就是在這裏幹等。但這絕然不是個辦法。
第三,就是繼續鬧了。鬧到人皇都在皇宮都能聽到動靜,天下人都能聽到動靜。
“那就隻能鬧了!”步青雲微微想了想也不是沒有辦法,當即就吟詠了起來。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吟詠詩詞!!!
城牆之上的九公一聽,當即就是一笑,若不是生怕步青雲察覺到,他幾乎要放聲大笑出聲:“果然與我想的差不多,想要寫出天下詩,形成聖道之象,好讓天下皆知。”
九公笑著,步青雲此舉可謂借著天下人,借著聖道逼宮。但旋即他就不由唏噓起來:“恐怕這種事情也隻有他能想的出來,也隻有他能幹得出來。我倒要這小子能寫出什麽好詩來。”
天下詩!!!
同是在城牆之上,卻是完全不同的想法。秦虎,還有一眾甲士一聽,眼睛忍不住不由就是一突,天下詩豈是想寫就能想出來的!隻是聽聞的九公的後麵的話,心中就平靜了下來:確實如此,別人也許有這個想法,但絕對沒有這個本事。
步青雲卻是不一樣,早就就有驚人六步成天下詩,現在甚至能修煉出唇槍舌劍。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
步青雲繼續吟詠著,開篇幾句就讓人眼前有一種煙波渺茫,甚至茫茫的大海也展現在了眼前;海之後就是遮斷了天空好像要向東南的天姥山,如夢如幻讓人猶如身臨仙境、聖境。
之後,幾句竟然寫夢境。
九公聽得津津有味,越發期待起來。也仿佛被步青雲帶入了夢中: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
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製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去梯。
九公已經完全的閉上了眼睛,沉醉在其中,一副迷醉。秦虎和眾多甲士生怕打擾到他的雅興,連呼吸都小心了起來。
“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這樣的詩句,落入九公耳中之時,他一副唯美的影像就在他麵前徐徐展開——
山中石徑盤旋,光線幽暗。海日升空,天雞高唱。於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暮色驟然降臨;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於山穀之間,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
萬壑千山,氣象萬千的描寫更是讓九公沉醉,但在幽深暮色之中,天崩地裂,讓他就是一震。旋即神仙世界顯現了出來,讓他眼睛不由就是一亮: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諸仙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盛大而熱烈。
“仙之人兮列如麻”聽得這一句,九公仿佛覺得群仙在好象列隊迎接他的到來。但他也聽出其他的意味,步青雲這小子的好像有這樣的意思,在大儒王朝呆不下去,就要背叛大儒王朝,背叛聖道,投敵!
這一點九公再聽到步青雲後麵的其他詩句,他越加的肯定。
古來萬事東流水,有些消沉。而這一句分明是深沉的感慨,它分明充分顯示了了這小子對大儒王朝的幾多失意,幾多的失望。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就更加赤果果了,把白鹿準備好,需要的時候就是去遊訪名山。此簡直是等於說,大儒王朝和聖道容不下他了,他就要立即投靠仙道嗎。
“這小子思想很危險!”
九公眼睛驀然睜開,一雙老眼當中,寒芒爆閃。雖然隻是隱藏於蒼老軀體之中,一絲絲的威嚴的泄露和顯現,但對於一旁的秦虎和眾多甲士,一時間就隻感覺天崩地裂,陷入了無邊的黑暗之中,仿佛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超生都不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隻是驟然聽得這一句,九公那雙滿是眼睛寒芒的雙眼,瞬間就暗淡了下去,從這其中他聽出了步青雲太多的悲憤和抑鬱。他也從這一句之中,他也看到步青雲在憤怒的宣泄,將心中種種不快,在大儒王朝之中所受之種種委屈,種種鬱悶之氣,盡數宣泄而出。
這最後一句不但是天外飛來的一筆,而且步青雲也完全將自己的意思表達了出來:他步青雲之所以要名山向往,之所以仙逍遙自在神往,要背叛聖道投身仙道,完全是因為權貴的壓迫,以及懷才不遇的心聲。
放眼今古,多少人不的不屈身於權貴,又有多少天子驕子被權貴提前扼殺,埋沒無聞!
九公的眼睛忽然一下子就閉合下去,秦虎和一眾甲士不由長長的舒了口氣。剛才九公的氣勢雖然隻是一點,但實在太嚇人了。步青雲這簡直就是個禍害,害人不償命。
隻是他們對於步青雲也是極其的震驚,他們雖然是個大老粗,但在大儒王朝科舉也是文考的,他們能在皇宮當侍衛自然有一定水平。
加之,九公的反應指導下,他們對於步青雲的詩理解,又更近一層。
“折腰”一詞出之於陶淵明陶聖,他由於不願忍辱而賦“歸去來”。大儒王朝的權貴,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
步青雲分明是要通過這一首詩展現決絕態度,是向所有權貴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和決死的抗爭。這在大儒王朝,敢於這樣想、敢於這樣說的人絕然並不多。但是步青雲說了,也做了,而這就是他驚人和嚇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