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白卷

  最終,葉桐還是決定故意輸了吧,贏了固然有麵子,可是這樣她就更不好逃走了。贏了還惹人懷疑,輸了是理所當然的不是嗎?


  第二天,葉桐照例起來伺候墨宇,然後上朝。


  “今天是安妃和眾女官比試的日子,各位準備好了嗎?”墨宇一來就直奔主題。


  “好了。”所有參加比試的女官們眾誌成城。


  墨宇一揮手,小蘇子上前一步,把手裏的拂塵一甩。


  “比試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考試,第二個部分是殿試。


  現在第一個部分考試開始,給你們兩柱香的時間,兩柱香時間一到立馬交卷,問題和答案全部宣布,由所有大臣評分,點香,開始。”


  小蘇子介紹完,立馬有宮女抬來兩柱香,還有一些椅子和桌子,放在了所有參加比試的女官麵前。


  所有參加比試的女官坐了下來,小蘇子給每人發了一份卷子,然後點燃了一注香。


  葉桐拿起筆,開始看題,她從頭看到尾,這些都是一些關於政治的問題。


  葉桐看著這些問題成竹在胸,就在她準備寫的時候,她悲催的發現,她不會寫毛筆字。


  算了,本來就打算輸的,故意輸還有點不甘,可如果輸在不會寫字,那……更悲催了,算了,反正她也不是喜歡權利的,她隻喜歡錢。


  葉桐拿著毛筆,無聊的咬著,她抬頭看看其他人,都在拿著毛筆奮筆疾書呢。


  所有的大臣看著這一幕,都在議論紛紛。


  “昨天她誇下那麽大的海口,還以為她多有能耐呢,可是你們看看她的樣子,像有能耐的嗎?”


  “是啊,我本來對她充滿期待,現在看來要失望了。”


  “宏宇國都是男人的天下,女人教的都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關於政治的他們懂什麽啊,你以為哪個國家都像我們一樣,女子照樣帶兵打仗啊。”


  “可不是。不然宏宇國會被我們打得和親嗎?”


  “也是。”


  ……


  墨宇想讓她呆在身邊,可是卻又想看看她有什麽底細,所以任由大臣對她進行考核,就算她考不過,他也會幫她的。


  墨宇看著她咬筆杆子的樣子,霎是可愛,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臣們看著都呆了,以前還沒見過陛下這個樣子,陛下在他們麵前向來是威嚴的。


  時間慢慢的過去了,一注香燒完了,葉桐還是那個姿勢,卷子一片空白,很快,點燃了第二注香。


  葉桐直接趴在了桌子上,大臣們驚掉了眼睛,安妃娘娘竟然在比試的時候睡覺?

  墨宇也是無奈了,從沒遇到過這種情況,可是他不出聲,也沒人敢去叫醒她。


  就這樣,葉桐睡過了第二注香。


  “時間到。”小蘇子大聲喊道。


  “時間到了嗎?”葉桐模模糊糊的睜開眼睛,伸了伸被壓得酸疼的胳膊。


  小蘇子按順序把卷子收起來,眾位大臣看得直搖頭,堂堂妃子,在陛下麵前如此失禮,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小蘇子把收起來的卷子呈到了墨宇的麵前,墨宇翻開一一批閱,不時的點著頭,“不錯不錯,有進步。”


  “嗯?”墨宇批閱到最後一份卷子,臉上顯出很驚訝的表情。


  眾位大臣看著,暗暗在心裏猜疑,難道答案很吃驚?


  墨宇批閱完,讓小蘇子把所有人的卷子粘在一塊板子上給所有人看。


  大家都按著順序看過去,葉桐的在最後一份,大臣看著偶爾點頭偶爾搖頭,但是當他們看到最後一份卷子的時候,都驚訝得合不攏嘴。


  “愛妃,這就是你的答案?”


  待大臣全部看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好,墨宇神色淡淡的問道。


  “陛下,不瞞您笑話,我不會寫字。……”


  “噗……”不等葉桐說完,有人實在忍不住笑出了聲。


  “你在開什麽玩笑?不會寫字你比什麽?拿我們耍著玩嗎?”丞相吳良憤怒的呢出來指責,他實在是氣得不行。


  “我沒有開玩笑,也沒耍你們,來比試,比的是才華,不是書法,隻要心中有溝壑,不會寫字又有什麽關係?”葉桐理直氣壯。


  “好,既然你心中有溝壑,那就進行第二項比試,隻要你贏了,朕就既往不咎,如果你輸了……”墨宇說出了狠話,看來她是有所隱藏,不逼一逼,怎麽知道呢?

  “輸了怎樣?”葉桐總覺得是陷阱。


  “輸了朕就治你欺君之罪。”墨宇威嚴肅穆。


  “陛下…”這不是明擺著逼她嘛,早知道就不交白卷了。


  “不必多說了,開始第二項吧。”墨宇止住她的話,“現在朕出題,你們挨個回答,答得好的就過關,到達下一輪。”


  “是。”所有人洗耳恭聽。


  “第一題,何為治國之道?”墨宇出題。


  “治國之道有三,曰理、力、利。以理為先,曰王道,循理而行,眾望所歸,故能施以說服、教育、感召;克己複禮,可正人心、淳風俗,成彬彬有禮之社會。王道之設,緣人性有善端,社會立於合作。然人性亦有損人、利己之欲,故威之以力,導之以利,共襄王道。王道之不行,有霸道,有詭道,一則以力為先,一則以利為先。兩者治國,有速效,但不能長久。”女尚書花藝梅答道。


  接下來每個人都回答出了自己的見解。


  “很好,愛妃,你來說。”墨宇點頭讚許道。


  “何為治國之道?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重家。安鄉重家則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輕家,危鄉輕家則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後治國!”葉桐對答如流。


  “不錯。很有見地。”墨宇評價。


  眾大臣開始議論。


  “看來,她還是很聰明的。”


  “不聰明能讓她來和親嗎?”


  “也是,哪個又是省油的燈呢。”


  ……


  “接下來,第二題。”墨宇繼續出題,“何為為君之道?”


  “以民為本,親賢臣,遠小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花藝梅作答。


  眾人一一作答。


  最後隻剩下葉桐一個人了,她想了想,上前答道:

  “為君之道,始於立誌。誌不立,人不成。所謂誌也,上及天,下通地,氣魂寰宇,剛柔並濟,渡眾生,平天下,方為誌。無誌,不君。無誌而位極,家國大禍。類如此者,不勝枚舉。


  誌立而後謀。何為謀者?謀之一,術也。謀之二,忍也。謀之三,學也。


  為國為民,道之大者。術為道生,方為大術。大術之首,韜光養晦。十年礪一劍,出劍,一劍封喉。平日常使劍,樹敵生事,成大業所忌,不可為也。大術其次,審時度勢。樂群運方來,莫同流合汙,出淤泥而不染真英雄。大術之末,止於忍性。為人能忍者,人中之龍。小不忍而亂大謀。


  決而定,雖千萬人吾往矣。術柔決剛,剛柔並濟,方為王道。


  為君,位天下。天下之事,上能懂天,下能知地,方能為天下主。井底之蛙必誤國。


  大象無形,大奸似忠。物極必反。黑厚,清白,缺一不可。識時務者為俊傑。若遇黑時君亦黑,胸懷天下,行長遠之計,大黑也白。


  道者,萬物之始,是非之紀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萬物之源,治紀以知善敗之端。故虛靜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有言者自為名,有事者自為形,形名參同,君乃無事焉,歸之其情。故曰: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故有智而不以慮,使萬物知其處;有賢而不以行,觀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盡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賢而有功,去勇而有強。君臣守職,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是謂習常。故曰: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於上,君臣竦懼乎下。明君之道,使智者盡其慮,而君因以斷事,故君不躬於智;賢者來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躬於能;有功則君有其賢,有過則臣任其罪,故君不躬於名。是故不賢而為賢者師,不智而為智者正。臣有其勞,君有其成功,此之謂賢主之經也。


  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君;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則萬物皆盡。函掩其跡,匿有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保吾所以往而稽同之,謹執其柄而固握之。絕其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謹其閉,不固其門,虎乃將在。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賊乃將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與,故謂之虎。處其主之側為奸臣,聞其主之忒,故謂之賊。散其黨,收其餘,閉其門,奪其輔,國乃無虎。大不可量,深不可測,同合刑名,審驗法式,擅為者誅,國乃無賊。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閉其主曰壅,臣製財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義曰壅,臣得樹人曰壅。臣閉其主,則主失位;臣製財利,則主失德;行令,則主失製;臣得行義,則主失明;臣得樹人,則主失黨。此人主之所以獨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