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延綏邊軍的兵變,應該由山西巡撫處理,因為他管著這一塊。最不濟,還有延綏巡撫,三邊總督楊鶴處理呢。這一塊兒,若說是歸鎮撫司管,那就是在這兩個衙門處理的不恰當時候,皇上下旨,北鎮撫司緹騎一出,主要拿那些處理不當的官員下獄,這才是真正的程序。結果崇禎皇帝這樣的安排,按照道理來說,是鎮撫司撈過界了。
雖然趙興剛剛當了這個鎮撫使,但規矩還是懂的。如果這麽一鬧,說不定禦史言官和那群文官們,就又要出來堅決的反對了,到時候對剛剛穩定下來整個錦衣衛的係統不利。
正在他疑惑的時候,宮裏跑來了一個傳旨的小太監,直接對著他宣旨:“皇上口諭,宣趙興進宮陛見啊。”
由於有了幾次趙興對皇上口諭的尊崇,崇禎每一次召見他,連寫幾個字的麻煩都省了。
天大地大,粗腿的命令最大,趙興隻能放棄洞房,乖乖的跟著這個小太監進了宮。
七拐八拐的,趙興被帶到了禦書房。
一看到這個地方,趙興的心就一緊,因為不是機密大事,崇禎是不會在這裏召見自己的。因為在整個四處漏風的皇宮裏,隻有這裏還能保持點機密。
而皇上的機密,絕對是天大的事情。
果不其然,趙興剛剛走到禦書房的門前,還沒等請見呢,裏麵就傳來了崇禎的聲音:“是趙愛卿來啦?進來吧。”
隨著話聲剛落,門簾子打開,給趙興撩簾子的,竟然是堂堂的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
這讓趙興的心更加一緊,剛要謙虛感謝,王承恩一麵閃身讓趙興進來,一麵對著院子裏的小太監們揮揮手:“都到院子外麵侍候著,不要讓任何人進來。”這還不算,又加緊的吩咐了一聲:“都把耳朵給我堵上,如果誰敢聽一句半句,直接杖斃。”
對於突然間的這種如臨大敵的陣仗,趙興的心就更加緊了。
“免禮吧,過來說話。”還不等趙興磕頭見禮,坐在桌案後麵,麵沉似水的崇禎,就焦急的讓他過去對答。
趙興趕緊靠近了前麵,還是施禮如儀,然後才規規矩矩的站在那裏,等待崇禎的垂詢。
崇禎看了一眼回來的王承恩,然後才將麵前的一個奏折拿起來,指著上麵道:“這是駱養性匯總山西錦衣衛傳過來的消息,當初你我君臣在過橋居相見的時候,郭廣生說的事情現在看來是對的,而且比他說的還要嚴重。”
趙興的心就莫名其妙的鬆了口氣。
這樣的情報,對趙興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山陝的事情,總算是引起了崇禎的注意,這比放任到四年後,崇禎才發現事情不對,要好上許多了。
崇禎恨恨的敲了下桌子,壓抑的怒罵:“陝西撫臣胡廷宴與延綏巡撫嶽和聲為各諱盜,欺瞞不報,乃至山陝賊已達到了數萬,以成燎原之勢,若不是這次重新整頓錦衣衛,讓朕的耳目靈通,也不知道這幫混蛋們還要隱瞞朕多久,可恨,該殺。”
對於皇上的震怒,趙興隻有低眉順眼的聽著。其實這裏最該殺的不是這兩個人,而是他們的真正上司山西巡撫耿如起,還有那個正直的好官,但並不知兵,一意主撫發明了養氣理論的三邊總督楊鶴。
但這兩個人,不是天啟留下來的遺臣,就是崇禎上位第1批任命的封疆大吏,崇禎是絕對不能打自己的臉的。可惜耿如起嶽和聲,要替崇禎的臉皮背鍋了。
“而就在今日,錦衣衛又傳進來陝西邊軍鬧餉嘩變的消息,朕真的不知道,每年滯留在地方的稅負中的軍餉一塊,到底都去了哪裏,朝廷收不上錢,而邊軍卻得不到錢,那麽這一筆錢去了哪裏?”
趙興依舊苦笑沉默相對,九邊百萬,這巨大的一塊錢糧的去處,在曆史上,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
明朝的財政稅收使用分兩塊,一塊折算銀子上繳國庫,由中央支付。還有一塊是實物,直接留在地方,供應衛所和九邊將士。
然而山陝大旱,根本就收不上來這一筆名義上的衛所邊軍的錢糧,所以在山陝的官員上繳國庫,完成政績的時候,正好可以用這戶部根本看不到摸不著的衝抵一筆虧空。
而第2塊兒,確是被這個英明神武的皇上,親自任命寄予厚望的好官楊鶴大人,拿去養賊了。
養賊自重,這話放在其他人的身上是可以的,但放在這個好官楊鶴的身上,卻是真正的冤枉了他。
九邊之亂這是兩三百年大明一直存在的弊端,當然,這裏說的九邊之亂,並不是指的流寇杆子,而是蒙古人的侵擾,也就是所謂的打穀草。
上一屆的三邊總督,就是因為蒙古人的騎兵,都打到了陝西的腹地延綏城下,結果隻是擁兵困守城池,任由蒙古人在城外屠戮幾百裏,然後搶的是盆滿缽滿,心滿意足的自己退去而被捉拿下獄,於崇禎元年十一月,梟首傳邊。
結果這個職位,就再也沒有人敢接。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候,好官楊鶴卻在一次和同僚的調侃中,大放厥詞,楊鶴說:“遼事之失,不料彼己,喪師辱國,誤在經略;不諳機宜,馬上催戰,誤在輔臣;調度不聞,束手無策,誤在樞部。至尊優柔不斷,又至尊自誤”。聽成這話,是多麽的振聾發聵,是多麽的遠見卓識。
而對西北的事,楊鶴更有驚人之語:“謀求天下大治的要領在於培植元氣。自從進行大規模戰爭、兵役以來,經常不斷地對下邊進行加派,目前公私財力交困,百姓的元氣受到了傷害。自從遼左、貴州、四川兵敗失控後,暴骨成丘,封疆的元氣受到了傷害。自從朝廷裏縉紳結黨,彼此傾軋以來,謀逆的宦官乘機出來,打擊好人,士大夫的元氣受到了傷害。現在的國家就如同大病初愈,身上脈絡還沒調養好,風邪病毒容易侵染,治理的辦法在於培植元氣,所以,無論是朝廷還是西北,不在剿而在養,養氣。”當時人們把他的這些話當成了名言。
結果這話你說說也就算了,卻不想某一天突然間喝迷糊了,是一心為國,還是顯擺自己的標新立異,不得而知,於是就上了一份奏折。將自己的這個觀點加以補充完善,洋洋灑灑,花團錦簇的一篇奏折,就送到了無人可用的,崇禎的案前。
崇禎一見,不由得拍案大喜:“沒想到啊,沒想到,咱們大明真是臥虎藏龍,像這麽一個對邊事軍事有如此遠見卓識的能人,竟然閑置在兵部,做個小小的侍郎,這不是屈才嗎?
於是二話不說,力排眾議,直接讓他當了三邊總督。
好官不一定真能做事,最起碼不一定能做好絕對跨界的事。楊鶴跑到山邊,做了總督之後他這才發現,困擾三邊的不單單是蒙古人,更主要的是三省地區的流寇杆子,就在當時,有名的流寇杆子就有紫金梁(王自用),八大王(張獻忠)、闖王(高迎祥)、掃地王、邢紅狼、黑煞神、曹操(羅汝才)、亂世王、撞塌天(劉國能)、滿天星、老回回(馬守應)、李晉王、黨家、破甲錐、八金剛、混天王、蠍子塊、點燈子(趙勝)、不沾泥(張存孟)、張妙手、白九兒、一陣風、七郎、大夭王,九條龍、四天王、上天猴(劉九思)、丫頭子、齊夭王、映山紅、催山虎、衝天柱、油裏滑、屹烈眼。而無名的鼠輩,更是數不勝數,所以他一上任的第一要麵對的,就是這遍地的流寇杆子。
怎麽打?麵對被逼起義的這群人,作為一個好官的楊鶴自然心懷百姓,不忍痛下殺手,同時,現在三邊軍隊,根本就打不過流寇,於是他就拿出了招撫養氣的手段。
隻要流寇們願意接受招撫,立刻發給一筆不多的錢糧遣散,為首的封一個官養起來。
結果他發給的糧食是有限的,那些被遣散的流民,將這一點點的糧食吃光之後,依舊是毫無生路,所以他們繼續揭竿而起,落草為寇,沒辦法,然後繼續招撫。最終的結局是,這些流寇,有的吃,就招安,吃沒了,就造反。
但是整個山陝上下,都刻意隱瞞皇帝呢,哪裏有這一筆錢給他折騰,於是沒辦法,楊鶴就將本來給邊軍的那一點點可憐的錢糧,挪作養賊的資本了。
知道這些的趙興不得不在心中哀歎,奸臣禍國,但好官也不一定能辦好事,好心辦壞事更要命啊。
但這話自己不能說,因為這個楊鶴,是眼前的這個最要麵子的崇禎皇帝,當年力排眾議之下提拔的。自己隻要說出這些,那就是打他的臉。打他一下臉,那就是崇禎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自己辛辛苦苦爬到這個位置,還想抓取更大的權力,為改變自己一家人的命運,為改變著天下大格局大展拳腳的,就因為打了皇帝的臉,就絕對會萬劫不複,自己先下18層地獄。
好在崇禎皇帝並沒有詢問他的意見,對著趙興鄭重道:“愛卿這次去山西,明麵上是處理邊軍嘩變的事情,暗地裏,一定要將山陝的官場吏治摸摸清楚。”然後是氣憤,其實更是給他劃定界限:“陝西撫臣胡廷宴與延綏巡撫嶽和聲,這一次的欺君之罪,朕絕對不會饒恕。”
年輕氣盛,最受不了誰的欺騙。
而為什麽不提最大的禍首山西巡撫耿如起,是因為耿如起也是當年東林的支持推薦下,崇禎親自任命的第一批封疆大吏,拿耿如起,同樣就是打自己的臉。崇禎,非常珍惜自己的麵皮,為此,即便上吊也要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