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重返遼東
,明末親軍錦衣衛
趙興是在三月初三跨過鴨綠江,真正踏上了大明遼東的土地的。
隨著他的,是大批的由朝鮮提供的種子,農具,還要更牛。
毛仲明看到趙興,激動不已,劉光之看到趙興身後的物資,激動的痛哭流涕,他已經被手下的官員們快逼瘋啦。
「不要擔心,糧食會有的,種子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趙興安慰著這個已經明顯黑瘦,脖子都顯得特別長了的手下。
「你原先的賑災做的很好,就應該這樣,隨著局勢的不同,就要回權變,不能教條。」首先解了劉光之恐怕自己擅自更改趙興政策的擔心顧慮。
「但是,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再也不免費發放任何的東西了,我們必須讓百姓脫離免費的依賴心態,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財富,創造自己的家園。所以,這次,包括種子在內的,所有的農具和更牛等,都要百姓按價支付。」
這樣的政策,按照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來說,趙興算是鐵石心腸不人道了。
「可是,除了從皮島回歸的百姓,遼南大部分都是赤貧,他們是拿不出錢來,購買這些種子農具的,更別說耕牛了啊。」劉光之替百姓訴苦。
「我當然不能讓百姓現在就掏錢,我準備實行五戶聯保賒銷制度,賒銷期為兩年,第一年,還三分之一,第二年,還上全部,如果實在有困難,可以延續一年,其實兩年也行。我不管你是拿什麼還,比如,你可以為官府做工,用勞力還,也可以拿糧食,或者是他的任何出產還都行。但是,記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延期,但堅決不給與豁免。」
年輕的鎮江知府就膽怯的小聲詢問:「拿他們給我們的東西,是無用的呢?」
趙興看看他:「你今年多大?」
「十八。」
「不錯嗎,十八就當上知府啦?你是怎麼當上的?」
這個十八歲的知府就小聲的道:「我認得幾百個字。」
趙興哈哈大笑:「在中原,在朝廷,十年寒窗沒凍死的,再經過五次考試,弄個進士,最好的也就是個實缺知縣,你做的到是快嗎。」
劉光之就解釋:「實在是沒有辦法,咱們這裡苦寒,而且還是戰區,當官的,,就已經三四十歲了,好受白髮的比比皆是,就等於把腦袋提在了手中了,沒大責任,大擔當,大勇氣是干不來的。而朝廷的那幫官員,你請他來,他都不來,我有什麼辦法?實在不瞞大人,就我下面的幾個縣的衙門,上到縣令,下到衙役,就沒有一個識字的。本來遼東開化就晚,識字的就不多,再被皇太極拉走了大部,找個識字的,那真的難於登天,我有什麼辦法?」
趙興理解的點頭:「不要擔心,我還是那句話,糧食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然後將話題拉了回來:「剛剛這位小大人提出,要是百姓拿出一些我們官府用不上的東西,來給我們頂賬該怎麼辦?那我現在就鄭重的告訴你:「收下,然後悄悄的丟掉。」
這個小知府就徹底的震驚了:「為什麼這麼做?」
「我們堅決不能培養百姓不勞而獲的乞丐精神,我們堅決杜絕百姓們沒有契約信用。這是民風的培養,這一點雷打不動。」
在毛仲明的陪伴下,趙興視察了東江鎮。
東江鎮幾經摧殘,只有城牆更高大了,但整個城內,早就成為了一片廢墟,原先被毛文龍帶走的東江鎮四萬多的百姓,經過這麼多年的離亂,已經百不存一。
在這裡只看到不多的百姓,在變成廢墟的街道上,逡巡著,依靠著記憶,依靠著對家的殘存味道,找尋著家的位置。
「現在東江鎮城內,有多少人口?」趙興詢問那個年輕的知府。
:「回趙大人的話,登記造冊的僅僅只有一千掛零。」
四萬漢人百姓啊,最終僅僅倖存了一千,戰爭,是多麼的殘酷啊,尤其是民族之間的戰爭,更是殘酷無比。
但就在這個時候,城門中,走出了一個商隊,他們打量了這片廢墟的城市之後,並沒有走,而是在十字街的一塊廢墟上,住了下來,開始組織人手,清理廢墟,搭建窩鋪,然後,在這個窩鋪上,掛起了一塊牌子《張家老店》
商人,是這個社會最活躍的分子,只要他們存在,只要他們走到哪裡,這塊哪怕已經徹底死了的地方,不會多久,就會煥發生機。
這就是趙興無論什麼時候,都極力的刺激商業發展,大力扶持商人的原因。他們不但把外面的貨物帶進來,會把當地的物資賣出去,最主要的是,他們能給這裡,帶來新的信息。並且能將這裡的信息帶出去。
商業就像是一條活水,流經之處,就會給當地帶來生機。
趙興走到這個商鋪前面,抬頭看了看牌匾,然後彎腰,鑽進了店鋪。
店鋪黑暗,貨物的品種也簡陋的不忍目睹。
老闆樣的人看到趙興等人進來,連忙歡喜的迎上前來:「這位客官——」但立刻就看出來趙興身上穿的官服,連忙要施禮,趙興一把拉住:「別別別,我就是一顧客,我想看看這裡有些什麼,想買一點。」
這個老闆沒想到這個官員竟然如此隨和,趕緊殷切招待:「小店新開張,您是小店的第一位客人,您看中什麼,八折。」
然後跟著趙興瀏覽他那不多的貨物:「如果您休要什麼,也請賜教,我們會儘可能的為您採購。」
趙興最終選了一縷絲線,至於他要這個幹什麼,還是他說的那句話,為了給這個商人鼓勵,他需要買點什麼,然後將這縷絲線送人呢,他也認為自己這樣做是對的。
「為的知府大人,你是不是該在這裡選點什麼?」
年輕的知府立刻道:「下官早就想好了。」然後對老闆道:「請老闆給我進一點文房四寶,只要是紙張,只要供貨及時,價錢公道,以後我的知府衙門的所有辦公用品,都將在你這兩採買。」
這是一筆大生意,老闆樂的見牙不見眼,他慶幸,自己冒著巨大的風險,第一個來到鎮江做生意的決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