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偶遇胖公子
沈安安說這話,自然有一定的底氣的。
風輕輕見她如此篤定,也隻好把那些亂七八糟的心情,壓在了心底。
如果師父一開始就準備開個店什麽的,她相信一定能賺到錢。
但是要弄舊衣服改造,這未免有些不太上得了台麵。
這種東西,怎麽會有人願意買?
楊柳弄入口處,胖公子杜陵,帶著他的小月大半,坐著牛車,四下張望著。
“你們確定,那風南北就住在這兒?
這楊柳弄,不是那姓楊的地盤嗎?
還是說那風南北跟姓楊的有什麽關係?
啊,難道?她是楊家的下人?”
一時之間,杜陵腦補了一出大戲。
什麽楊家人真卑鄙啊,為了讓他們家的那個楊少遊勝出,竟然派出丫鬟對他使用美人計啊之類的。
小月大半聽著少爺的風言風語,也都無語了。
“少爺,不是小的給您潑冷水。
楊家會害怕您參加那四公子評選嗎?
那楊少遊不管怎麽說,人家是真的讀書人,是有真才實學的。
那些樓子裏的姐兒,都唱他的詩詞呢。
如果是廚藝比拚,或者是試吃大會,您絕對是能做頭一把交椅。”
杜陵瞪了小月一眼,然後伸出小胖腳,踹了他一下。
小月肉多,屁股上的肉顫了顫,仿佛沒什麽感覺一樣。
“讓你多嘴!那楊少遊有什麽了不起的。
哼,反正我覺得,這就是針對你家少爺的美人計。”
小月無奈,耷拉了眼皮:“少爺,您這蜜汁自信到底是怎麽來的?難道今天家裏做的蛋羹是假的?讓您喝醉了?
再者,楊家是什麽地方?
規矩大著呢。
平日裏一個小丫鬟要出門,都得寫牌子。
再說了,那風南北姑娘,一開始是個小乞丐打扮。
怎麽看都不可能跟楊家沾上邊。
您是不是畫本子看多了?看誰都想害你?
這條弄堂住的也不是隻有那楊少遊一家不是?”
杜陵臉上有些掛不住了,又開始踹。
“要你多嘴,要你多嘴,顯得你長了嘴是吧?”
“少爺少爺,你快看看,那是不是風南北。”這個時候,在一旁吃豆子的大半,似乎發現了什麽,趕忙把豆子收了起來,使勁拉著杜陵晃了兩下。
結果杜陵本來正在踹小半,重心不穩,這一拉,咕嚕嚕,竟然直接從牛車上滾了下去。
“哎呦,摔死我了!
大半你個混賬,你謀殺你親少爺啊你!”
大半也是被嚇了一跳,趕忙把他攙扶了起來,幫他整了整衣冠。
“是他?”
這邊動靜不小,沈安安跟風輕輕,後麵還跟著一個馬良,正巧看了過來。
沈安安不由一愣。
這個小胖子少爺,心腸是好的,就是看起來有些二,倒是沒想到這麽有緣分,三天兩頭見到他。
呂崇安在吃完早飯就離開了,吃的比較快,比較急,但是卻把馬良留給了沈安安。
畢竟有馬良在,遇到什麽事情,也都好處理。
都是熟人,沈安安倒也沒有拒絕他的好意。
“少爺,她們看過來了,快站好!”
大半扯了扯杜陵的衣裳,杜陵一個激靈,趕忙站的筆直,然後裝作在看風景的樣子,四下裏打量著。
隻是耳根已經悄悄紅了。
“怎麽樣怎麽樣,她們走了嗎?”
“沒有啊少爺,她們朝這邊走過來了。”
“啊?過來了?這怎麽辦?看看少爺我是否依舊唇紅齒白,是個漂亮小郎君?”
小月跟大半,同時抽了抽嘴角。
少爺,這兩個詞語跟您沾邊嗎?
“嗯嗯,少爺依舊光彩照人。那個,少爺,她們來了來了。”
杜陵深吸了一口氣,努力擠出一絲自認為很帥氣很瀟灑的笑容來。
甚至已經想好了,開口第一句說些什麽。
隻不過等他一回頭,想要說一句好巧的時候,卻發現,朝思暮想的風南北,跟在一個紅裙姑娘一起,目不斜視的路過了,根本好像沒看到他一樣。
這杜陵的笑容僵在了臉上。
“少爺,她們好像不認識你了唉。”
“不是她們,是她,那風南北怎麽能裝不認識少爺呢?少爺對她那麽好!”
大半替少爺鳴不平。
“這話不對,少爺怎麽對人家好了?就是借給了人家一點錢,人家不是還回來了嗎?還給了利息。”小月跟大半抬杠。
“你說的才不對,要不是少爺不追究,那風南北就是偷盜,抓起來是要坐牢的。”大半也是絲毫不讓。
兩個人卻沒發現,他們的少爺,一張臉已經成了茄子,青紫一片。
然後兩個人就一人挨了一腳。
“都閉嘴,上車,回家!”
兩個人揉了揉被踹的地方,這才一左一右上了車。
明顯能看到,牛的腿彎曲了一下,很快又站直了身子。
這也是為什麽三個人都是做牛車不做馬車的原因。
會把馬累壞的。
“師父,你剛剛看到沒有?那個胖公子,好生奇怪。”
風輕輕皺著眉頭,想到那胖公子臉上詭異的笑容,隱隱有些心裏發毛。
“奇怪?有什麽奇怪的?”
沈安安倒是沒太留意。
雖說覺得兩次三番跟那胖公子相遇,但沈安安也沒打算跟他有太多的焦急。
之前她跟老爹沈林,看著那胖公子被雲錦齋驅趕,但他們的對話,還是聽到了幾句。
說明這胖公子家財不少,想買一整條街,需要不少銀子。
而且從穿著上來看,雖然看著低調,但做工卻很精細,甚至有一些讓沈安安看了都覺得很有意思的細節設計。
這人家裏定然闊綽。
“說不上來,就是覺得怪怪的。他們怎麽會在這兒出現?
我打聽過,這個胖公子是杜家的小少爺。排行老七。
他們家裏,就是錦衣行背後的東家。”
沈安安一愣:“錦衣行的東家?”
“嗯,杜家是整個嶺南府最大的糧商。
人家說一城山水半城糧。這嶺南橫斷山脈,以及這白龍湖,就占據了這山水二字。
而這半城糧就是指杜家。
整個嶺南府,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是杜家的。很多人都是給他們家做佃戶。
好在杜家家風比較醇厚,收的租子也低,佃戶日子做的不錯,倒是個積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