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難以解釋
事實上,如今洛朝正在開啟百家爭鳴的大幕。
學風很是開放。
對於任何形勢的學問,大家接受度似乎都很高。
沈安安手指頭無意識的在桌子上點了點:“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派人搜羅一些民間的故事。
你在宮裏應該學過音律吧?
作詞作曲,應該難不倒你吧?
我想弄一種新的形式,說書是在其次,但是這種新形勢弄出來,定然能引領一個時代潮流。
我想把民間故事,用戲曲的形式表現出來。
當然,也算是引導眾人為善。
把道理隱藏在故事之中,也算是寓教於樂。”
呂崇安有些意外的看著沈安安:“戲曲?那是什麽,能詳細說說嗎?”
作為一個國風圈子有名的設計師,沈安安對傳統文化還是非常喜歡的。
當然,並非是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那種糟粕。
而是流傳前年的文化神韻傳承。
別的小姑娘都喜歡流行歌曲追星什麽的。
但是沈安安卻喜歡地方戲,喜歡京劇昆曲之類的。
多少能唱兩段,但是唱的並不好。
大概就是一個興趣愛好。
她最喜歡的就是那段鍘美案。
“這東西都是我自己琢磨的,我說不好。
這樣吧,我唱幾段,唱的不好,你們就多擔待。”
事實上這個時代,禮樂在發展。
宮商角徵羽也已經定下,但是曲譜之類的,完全沒有和弦的概念。
所以你們在網絡上看到的聽到的那些彈奏視頻,多半是後世的曲子。
古曲,真的是非常單調的,一個音一個音連起來的。
現代人聽,未必就真的好聽。
沈安安不會作詞作曲,但會唱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沈安安的嗓音很是清脆,雖說有些五音不全,但是現在唱出來,眼前的這兩個傻了吧唧的男生反正也聽不出來。
等沈安安唱完,兩個人都驚呆了。
“這是你自己寫的?”
呂崇安暗暗吞了好幾口口水。
蘇軾大文豪的這首中秋詞,寫出來之後,後麵就再也沒有中秋詞了。
因為在文人墨客心中,中秋詞,絕對不會超過這首。
無論是文筆,好是意境,那幾乎就是仙人境界。
洛十八則直接驚呆了,半天沒回過神來。
沈安安幹咳了兩聲:“當然不是我寫的,這是一種流行的唱法,跟我說的戲曲無關。
下麵我要唱的是戲曲。剛剛算是開嗓子。”
實在是不好解釋這首詞是怎麽來的,沈安安隻好打太極,把這個話題繞了過去。
“駙馬爺,近前看端詳……”
經典的鍘美案,強調怪異,但是有一種說不出的韻味在其中。
唱完之後,呂崇安跟洛十八神情都有些怪異。
“這個聽著,有些像是南秦國的口音。
安安,你……”
呂崇安本想問她是否去過,但想了想,直接就否決了。
沈安安都沒出過雲山鎮。
又怎麽可能去過南秦。
沈安安也被嚇了一跳,啥玩意?
京劇的強調,是南秦的口音?
她是真的懵了。
不會這麽巧吧?
這也能撞?
看著沈安安有些不知所措的樣子,洛十八看了一眼呂崇安,笑道:“我似乎能夠理解你說的把故事藏在戲曲中唱出來是什麽意思了。
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嗯,作詞作曲這方麵,我還是有些天分的。
這事兒我會安排人去做。
好了,吃的差不多了,大家到處走走,消消食吧。”
洛十八聰明的結束了這個話題,轉而把話題引到了話本上。
“說書的話本,你來寫,還是我找人搜羅?”
沈安安有些僵硬的笑了笑:“你來弄吧。隻不過說書很講究一個代入感,會模仿的人才更是難得。
就像我剛剛唱的那段,實際上講的是一個斷案特別厲害的人。
包龍圖,天生黑麵,有日斷陽,夜斷陰之能力。
說白了,也就是想通過這個故事教化世人,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舉頭三尺有神明,一舉一動,終究會有報應存在的。”
鬼神之說,沈安安並不相信。
但是這不妨礙可以利用這些故事來導人向善。
呂崇安還有一肚子的疑惑,比如那駙馬爺是什麽人?
這唱的好像是一個朝代真實的故事一樣。
但是細細想來,他知道的曆史中並沒有那些官職。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不好再問沈安安。
沈安安身上有很多秘密,這也正是非常吸引他的一個點。
沈安安平日裏看起來大大咧咧的,給人的感覺很是開朗陽光。
但是這個姑娘有的時候,身上又覆蓋著重重迷霧。
每當他靠近了,覺得看清楚了,這姑娘又總會給他帶來新的驚喜。
就比如那首明月幾時有的詞,以他的見識,之前從未出現過。
否則絕對不會寂寂無名。
沈安安的才情,他也算是有了一些了解。
字寫的好,往往也能口出驚人之言。
比如剛剛那句,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
還有之前說過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所以他很懷疑,這詞到底是不是沈安安自己寫出來的。
沈安安就著話題,把話本的故事編排,以及什麽是節奏感,如何斷章,大致的說了一遍,讓洛十八打開眼界。
“嘖嘖嘖,你們這些讀書人啊,心都黑。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就是本王聽了,都想打人。
不過的確能夠吸引人繼續期待下去。
得,我不過是個閑散王爺,弄個小曲,編編故事,這總算也是不務正業吧。
或許以後我也能撈一個文豪之類的稱號。
我這就是去寫信,讓各地把民間傳說故事之類的抄錄送過來。
然後我們再進行編排!”
洛十八似乎終於找到了一條新的出路一般,幹勁十足。
“那個,崇安,安安就交給你了,回頭你給她送回去啊。”
交代了一句,洛十八急匆匆的跑了,一邊跑一邊喊人,看上去非常著急。
的確,洛十八憑借記錄民間小調,民間故事,編寫戲曲,最終被稱為戲曲之祖,留名青史。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至少現在,一切隻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