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鎮上竟然還有碼頭
於老八有些意外。
“林哥要做文房四寶的生意?”
沈林笑著搖了搖頭:“倒不是,你也知道,我想把我家的店改成雜貨鋪子。
什麽都有,什麽都賣。
所以尋思著弄一些回來充充門麵。”
“嗐,這事兒好辦呐。
回頭我叫人弄幾車貨來,保證各種小玩意都有,這個你不用管了。
聽老爺子說,安安要跟我商量店鋪的事情?”
昨兒一回家,老爺子就把他叫了過去,聊了一會,說沈安安找他什麽的。
他是知道沈安安在自己老爹心目中的地位的。
這小丫頭哄人是一把好手。
而且那新款的衣服,他也是看到了,很好看。
他自己也琢磨著,趕緊把鋪子開起來才是。
“嗯,我已經叫莫……哦,沈青苗去弄木頭模特人去了。
這幾天我就把樣式趕出來。
今天八叔要是沒什麽事情,我過去看看店鋪。
然後咱們再合計合計,該怎麽裝修,怎麽樣?”
於老八自然不會有意見,應了下來。
把於老八帶來的東西都給安置好,沈安安這才帶著小豆芽一起跟著出了門。
沈林也放心。
畢竟於老八帶著,閨女定然不會出什麽岔子。
“東家,小姐出的這些圖,咱們要不要找人打一套放家裏。
我看著可真是漂亮極了。
反正第一批做,那些師傅不得練練手嗎?”
大蟲看中了一款大床,瞅著就舒服。
多年的老弟兄了,沈林怎麽能不知道他的想法,笑了笑點了點頭:“應該的,自己家的東西,當然得先緊著咱們先試試。
這事兒你去弄吧。
回頭問問於家那邊有沒有需要的,沒道理咱們看著鋪子,不便宜自家人。”
大蟲樂了:“唉,成,這事兒我這就去辦。
不過東家,咱們是不是得招兩個夥計啊。
你看,咱們手底下的攤子,這要是支棱起來,可不小。
雖說於家那邊有現成的人手,但咱們手底下有人,用著也方便不是?”
就算是自家的人,像於家各房,哪個不是有親信?
更何況,他們對於家終究不是真正的一家人。
沈林想了想,緩緩搖了搖頭:“先不著急招人。
之前安安跟我聊過,說咱們家的鋪子,總得有個長久的營生。
你覺得咱們幹什麽好?
雖說是雜貨鋪子,但帕子這種東西,女子定然不會來買,汗巾,也是如此,大家對付也就行了。
雞毛撣子?那東西太過費事,而且沒錢賺,癢癢撓那個同樣的道理。
至於其他的東西,大多不實用。
這煤球,煤球爐子,火鍋子,搖椅,圓桌之類的倒是能賺點錢,但是工期又長。
我尋思著,咱們家之前就是幹皮匠的,這手藝不能丟。
雖說安安要開成衣鋪子,但這皮料估計於家會供應。
那咱們也沒停止收皮子。
你合計合計,有什麽適合做的?”
“這……”倒真的是把大蟲給問倒了。
“東家,這事兒,要不然咱們跟小姐商量商量?小姐腦袋靈光,主意也多。”
在大蟲看來,這事情問他,等於問道於盲啊。
這種事情,不應該是問小姐嗎?
小姐多聰明,一下一個主意。
沈林歎了口氣,神色複雜的看了一眼大蟲,大蟲有些懵。
不過看這濃眉大眼的模樣,也不像是個聰明的。
得,就當我沒問。
“行了,這事兒我回頭跟安安商量。”
沈安安跟著於老八到了雲山鎮的商業一條街。
當然,這個一條街是沈安安自己取的名字。
這裏是雲山鎮唯一的一條官道,修的很寬,能夠並列三駕馬車。
因為這官道,所以兩邊也開了各種店鋪。
隻不過這些店鋪,大多都是於家的產業,其他人要想在這兒開店,隻能租於家的店麵。
所以於家每年靠租子都是一大進項。
成衣鋪子,選定的店麵,就在這街道的黃金地段。
是一座兩層小樓,麵積不小,大開間,此刻裏麵已經被收拾的幹幹淨淨,什麽都沒留下。
沈安安上了二樓,推開窗戶,店前麵就是官道,後麵則有一個不小的院子,院子裏還有一個池塘。
隻不過現在池塘已經被冰封,不過依舊能看到枯死的荷葉凝結在冰麵下麵。
一個不大的花園,旁邊還有個涼亭。
隻是這個時節,看起來有些太過蕭條。
到了夏天,估計會有一番不一樣的景致。
“看看,怎麽樣?合不合適?
如果不合適,咱們再換其他的地兒。”
沈安安沒有答話,而是看向了不遠處的一個水路碼頭,沈安安指了指:“八叔,那個碼頭,是通往哪裏的?”
“哦,那個啊,冬天沒什麽用,到了暖和的時候,倒是很熱鬧。
這調和,途徑雲山縣,紅河縣,灌江口,直奔嶺南運河。
到了運河,能去的地方就多了,通往京城,也不過七日路程。
水運相比陸運還是要方便很多。
不過就算是在冬天,也就咱們通往雲山這一段水路走不通,其他的水路倒是還能正常運轉。
估摸著是跟咱們這雲山有關係,生生冷了不少。”
“那,這冰麵結實嗎?”
“結實嗎?你把那個嗎去掉。就這冰麵,用錐子敲得敲一上午,能破開一個口子。
所以你想打這個主意,可是休想。
非得等到三四月份,這冰才能化幹淨。”
沈安安眼睛一亮:“那為什麽不用冰爬犁?如果有並爬犁,這冰麵完全就是通途啊。
等到了紅河縣,再轉用船隻,興許速度比平日裏還要快很多。”
於老八愣住了,他自然明白運輸對生意人的重要性。
就這個碼頭,每年冬天光是維護費就不少。
因為冰封,很多人冬天都失去了活計。
要是能夠開工,這碼頭每天的吞吐量實際上並不算小。
這雲山鎮雖然在西北偏遠地帶,但過了雲山鎮,進入的就是北陵郡,再往西便是西域。
隻不過每年商隊冬天都不會從這兒走,因為他們可以選擇從北陵郡內,進入紅葉河,然後匯入紅河穀,進入嶺南地界。
嶺南水路,四通八達,可比這邊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