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雄心勃勃 三更
“大唐皇帝詔曰:前涼州刺史張淮鼎,治理涼州有功,承襲父蔭。。。。現特加張淮鼎為敦煌縣伯,拜河西歸義軍節度使!”
聽到自己不僅被朝廷任命為歸義軍新任節度使,還被冊封為敦煌縣伯,張淮鼎愣了一下後突然大喜,連忙行禮。
“臣張淮鼎領旨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道聖旨是由李親自宣讀,聲音雖說不是特別大,但還算是比較洪亮,起碼大堂內眾官員、將領都聽得清清楚楚。
而眾人看向張淮鼎的眼神,也發生了變化。
說實話張淮鼎這次上位並不光彩,兵變不說,而且還殺了張淮深以及其六個兒子,不謂不狠。
雖說這人不是張淮鼎殺得,而是索勳殺的。
不過其中肯定有張淮鼎的授意,不敢索勳也不敢隨便亂殺。
這封聖旨算得上是從吐蕃占領沙州這一百多年年,第二封出現在沙州的大唐朝廷聖旨,而且還是由朝廷禮部尚書親自宣讀。
要知道張淮深當了多少年節度使,為了求這封聖旨而不得。
不過從昨天朝廷使團抵達後,他們就真正明白張淮鼎跟朝廷的關係。
之前張淮鼎帶來的騎兵中的那五千精銳,跟負責護送使團的那兩千精銳騎兵裝備幾乎完全一樣。
不用想也知道那些裝備得自朝廷。
有著朝廷的支持,難怪張淮鼎敢起兵攻打沙州。
如今張淮鼎勢大,加上朝廷的支持,即便是有對張淮鼎不滿的人,也不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唱反調,那根本就是找死。
“敦煌伯請起,來之前陛下曾說過,節度副使、行軍司馬以及各州刺史,敦煌伯決定人選後,朝廷後麵會補一道聖旨。
至於其他人員,敦煌伯可以自行任命然後向安西大都護府報備即可。”
李笑著道,然後把聖旨遞給了張淮鼎。
“多謝李尚書,還請李尚書一旁就座,今晚上張某會在府上設晚宴,還請李尚書務必出席。”
李帶領的使團會在沙州待至少半個月的時間才會離去,在回去的路上然後會在沿途各州縣停留一段時間,了解當地情況,最後才會回到長安。
。。。。。。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張淮鼎準備燒在甘州回鶻身上。
歸義軍兩大外敵,不是吐蕃,而是回鶻,一西州回鶻,一甘州回鶻。
奈何西州回鶻太過強大,人口近百萬,全力之下戰士近二十萬人,根本不是歸義軍目前可以力敵的。
所以張淮鼎就把目光放在了甘州回鶻身上。
在他擔任涼州刺史的時候,自然不會跟強大的甘州回鶻作戰。
但如今他變成了歸義軍節度使,管轄整個歸義軍十餘萬大軍,自然不用懼怕甘州回鶻。
張淮鼎的節度使之位雖然得到朝廷的承認,但畢竟是靠政變得來的,所以他需要立威。
怎麽立威?自然是戰爭!
不過當張淮鼎提出對甘州回鶻用兵的時候,李明振就表示了堅決地反對。
“仆射,如今歸義軍局勢來之不易,應該好好休養生息,消除內部不和因素,貿然對甘州回鶻用兵,實在不妥。
我歸義軍雖然兵力多於甘州回鶻,但甘州回鶻人口二十多萬,戰士六七萬之眾,即便是我們最後能擊敗,也會元氣大傷,實在不明智。”
“李司馬,你在質疑本仆射的決定?如今歸義軍內憂外患眼中,西州、伊州更是被西州回鶻占領。
整個歸義軍管轄的不過沙、瓜、肅、甘四州,而肅州和甘州遭到甘州回鶻的蠶食,隻能龜縮於州城以及附近十餘裏的地方。
長久下去,歸義軍還算是歸義軍嗎?”張淮鼎反問道。
張淮鼎自然是雄心勃勃,在他看來‘東取河蘭廣武城,西掃天山瀚海軍,北定燕然陰山道,南盡戎羌川藏平’這才是歸義軍應該做的。
東取河蘭廣武城就算了,涼州都成了朝廷控製的地方,這顯然不現實。
不能向東發展,可以向南、向西、向北發展啊。
若是連甘州回鶻都收拾不了,他如何實現恢複昔日歸義軍統率河西十一州的局麵,就隻滿足於現在的四州?
“可現在歸義軍上下不想打仗,他們習慣了現在的平靜生活,你這樣會把整個歸義軍拖入戰爭的深淵!”李明振針鋒相對道。
“你眼裏還有沒有我這個仆射?”張淮鼎氣得胡子直抖。
看到局勢有些不對,旁邊的索勳連忙站出來,“仆射,李司馬也不是故意的,仆射不要動怒!”
“哼!”張淮鼎一甩袖子,臉色依然不太好看,“索勳,你怎麽看本仆射提出的對甘州回鶻用兵一事?”
索勳有些為難,兩人都不能得罪,但若是和稀泥的話,顯然還會把兩邊都得罪。
“仆射,李司馬,其實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向朝廷請求援助?若是他們能出兵在涼州方向牽製,我們歸義軍的壓力就會減輕不少。”
“朝廷?”張淮鼎眉頭緊皺,別人不知道,他對於朝廷的情況比較了解,目前朝廷根本不可能大規模在河西用兵。
“想要說動朝廷出兵並不容易!”
“仆射可能貴人多忘事,甘州回鶻手上可是有朝廷感興趣的東西。”索勳笑著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
“朝廷感興趣的東西?”張淮鼎一時沒想到是什麽。
李明振倒是有些所猜測,“你指的是大馬營草灘?”
大馬營草灘,這個名字有些陌生,但若是說它在後世的另外一個名字-——山丹軍馬場,知道的人就多了。
在後世,那可是世界第一大軍馬場。
大馬營草灘曆史悠久,從霍去病擊敗匈奴占領這裏後,西漢、東漢、北魏、隋以及現在的唐都在這裏設立了馬場,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馬場之一。
在唐朝前期,巔峰時期可以每年為朝廷提供七萬匹戰馬。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雖說朝廷如今不缺馬,但最大的牧場也隻是鬆州都督府下轄的牧場,如今每年可以向朝廷提供一萬五千餘匹戰馬。
朝廷也在隴右以及鹽州陸續成立了三個上牧,但都是剛剛起步,朝廷的戰馬還是靠從隴右各部落購買。
購買的戰馬自然不如自己飼養的可以保證質量和數量。想和更多誌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之大唐中興》,微信關注“優讀文學”看,聊人生,尋知己~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