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劉斯奮集> 《陳映欣畫集》序

《陳映欣畫集》序

  ※《陳映欣畫集》序

  這幾年看陳映欣的畫不少,山水像他這樣畫的還真不多見。不過最早見到的是陳映欣的文章,一讀之下,覺得畫家而能寫出這樣文章同樣不多。


  當然,畫畫的並不一定要會寫文章,但寫評論美術的文章,如果作者自己不能畫上兩筆,按照我的個人體驗,許多概念理解起來就有難以跨越的障礙——對於在實踐中顯而易見的事情,因為缺乏切身的體驗,往往無法感悟,更別說理解和表達得準確了。在這種情況下,做史料的考據整理還是不成問題的,但討論到創作理念技法心得之類的問題就不免有點兒隔靴搔癢。我懷著這樣的“成見”頭一次讀陳映欣的文章,卻沒發覺有這種毛病,無論從哪個角度談藝術,他的尺度分寸都把握得頗為準確到位,後來知道他是美院山水專業出身,而且一直創作不輟,我的“疑惑”才算找到了著落。


  從陳映欣的文章裏可以看出來,他是勤於思考的畫家,而他的畫作同樣是深入思考的產物。本來美院的家數,是以寫生為基礎,創作來自寫生。但過分著眼寫生,則容易被生活實景所束縛,動筆之際過於刻畫而不能解脫。筆畫不能鬆脫則“氣韻生動”的境界不能達到。陳映欣有意把構成物象的筆墨拆散鋪開,再按照“節奏”加以重組。同時在視角的處理上繼承中國畫傳統的散點透視,而又進一步向平麵擴展。依照這一條思路,筆墨不再專一為刻畫形體服務,轉而為表現節奏和意念服務。節奏和意念也並非是單純為了追求變化而製造不同的幹濕濃淡效果,而是由主觀情緒帶動筆墨自然而然生成的變化,觀眾視線追蹤著畫麵上的筆墨軌跡,心裏自然就被煽動起指引這筆墨節奏生成的那一股情緒,所謂“氣韻生動”也不外乎就是這麽回事吧?

  陳映欣按照這一想法創作了大批山水,效果到底怎樣,我一個人說了不算,還是留待大家去感受與評價。看陳映欣作品得到的想法,在這裏我隻談一點確實具有普遍意義的:現在畫畫的人肯動腦子的不多,很多人就是靠著從老師那裏學來的一套習慣動作在畫畫,青春才情消耗光了,畫也就開始走下坡。陳映欣用思想畫畫,這給大家做出了一個好榜樣。我認為文士之作與工匠之作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作品裏有沒有包含思想。文人文人,有思想才能發之為文,而通過寫文章又能使思考進行得更加深入更加完整周到。中國畫有一個很獨特的現象:真正的好畫都出現在畫家的中晚年,原因就在於中國畫的品位是靠思想學識支撐的,如果這方麵的修為不到,則作品不可能達到淳厚。一個中國畫家,既能勤奮創作,又能不斷修煉自己的思維學養,他最終達到的藝術高度就一定是眾人必須仰視才能看見的。映欣勉之哉!


  2006年8月19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