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百年圖錄》序
※《廣東百年圖錄》序
鴉片戰爭以來的一個半世紀,無疑是中國有史以來變化最為急遽、最為激烈,同時也是最為深刻的時代。一個有著數千年燦爛文明的古老民族,一個曾經高傲地睥睨著周圍世界的“中心之國”,幾乎一夜之間,就從貌似富足和強盛的榮耀頂峰坍塌下來,成為西方列強砧板上一塊任人宰割的肥肉。從此,各種前所未遇的屈辱、苦難、貧窮和血淚伴隨著中華民族,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坎坷旅程。
這是一個古老而驕傲的民族所遭遇的曆史宿命;同時更重要的,這是被一種更為先進的文明所擊敗的結果。
不僅如此,在這次高岸為穀、深穀為陵式的滄桑巨變中,強暴與撐拒、征服與反抗、滅絕與掙紮,固然在整整一個世紀當中,成為輾轉呻吟於中國大地的一場沒完沒了的噩夢。然而與此同時,作為痛定思痛之後的反思,則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求索、借鑒、學習、試驗,掀起了一場又一場義無反顧的決裂、變革和重構,並最終以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功,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勇氣、智慧與才能,以及中華文明驚人的生命力。
由於曆史急劇轉折所造成的錯位,廣東,這個在農業文明全盛時代的遲到地區,憑借地處沿海,加上傳統的政治思想文化相對疏於控製,得以較早接觸外來事物和外來觀念。到了鴉片戰爭一聲炮響,它更被猛然推到了中國近代史發端的位置。隨著時勢的推移,工業文明憑借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長驅直入,急劇而強烈地刺激著廣東的民眾,特別是知識界的敏感分子。直逼眉睫的生存危機,促使他們本能地作出回應。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他們在整個近現代以及當代中的思想、行動和目標無疑表現出強烈的民族共性。這一點已經為一個半世紀以來的曆史所證明,無須一一論列。在這裏,使我們感興趣的是,在作出共性回應的同時,嶺南文化這一地域背景,在支配近代以來廣東人的思想行動時,表現出什麽樣的特色?發揮了什麽樣的作用?
據近年來學術界的研究,嶺南文化的特色可以歸納為務實、兼容、開放、進取——當然還可以有所加減,但這個歸納大致不差。如果用這八個字來梳理近代以來廣東民眾及其先知先覺分子的思想和行動,那麽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會凸顯出來。這就是:麵對外來的、顯然更為先進的工業文明,哪怕當它與西方帝國主義勢力結合在一起時,顯得如此蠻橫可惡、冷酷無情,但是廣東的民眾及其知識界並沒有采取閉目塞聽、固步自封的狹隘排斥態度。而是在為捍衛民族的尊嚴與利益奮起抗爭的同時,從務實的文化性格出發,敏銳地看到這種外來文明的先進性。進而以開放兼容的心態,積極地接納、引進、模仿、學習。而隨著衝突和接觸的深入,這種引進和學習迅速擴展到經濟、軍事、政治、文化各個方麵。於是乎,中國近代史在廣東從一開始就形成了兩條鮮明而粗大的脈絡,一條是積極投身反抗西方列強侵略,推翻專製王朝統治,以及後來的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和社會主義的革命運動;另一條是積極向先進的工業文明學習,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行動。正因如此,近百年來,廣東才會在成為鴉片戰爭、維新變法、辛亥革命、北伐戰爭、廣州起義策源地的同時,出現中國最早的民族資本近代工業和企業、最早的一批留學生、最早的近代新聞報刊、最早的西醫、最早的電影人,製造出中國最早的照相機、最早的飛機等;才會在造就林則徐、洪秀全、鄧世昌、康有為、孫中山、葉劍英的同時,產生洪仁玕、梁廷枏、容閎、黃寬、陳啟源、鄭觀應、黃遵憲、梁啟超、鄒伯奇、詹天佑、馮如等一批中國近代思想文化經濟科技的先驅,他們敢於正視自身的落後,但決不打算永遠落後,可以暫時吃虧,但決不打算永遠吃虧。麵對強大和先進於自己的對手,廣東民眾及其先進分子抱著敢於較量——努力學習——再較量——再學習——再較量的積極進取觀念和開放兼容心態,一步步地變革自身,發展自身,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步上了社會主義的富強之路。可以說,近一個半世紀以來,構成廣東獨特社會景觀的這種文化底蘊,一直延伸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時期,成為廣東得以先行一步,迅速騰飛的重要原因。
這種認識,自然並非什麽發明之見,可以說,已經見諸不少研究文字。但是就大多數讀者而言,包括筆者在內,對於廣東近百年的了解,所憑借的也就主要是文字的敘述(有些著作附載一點圖片,但也十分有限),曆史上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場景、妍媸異態的人物,以及五花八門的用具器皿衣著建築等等,由於缺乏形象資料,隻能憑借想象來補充,結果總存著一種若明若暗、似是而非的遺憾。現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以其建館九十年間收集珍藏的豐富曆史圖片,集多位專家的才智,費數年之心力編輯成《廣東百年圖錄》,使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的廣東曆史,得以全麵地、形象地、直觀地展示在讀者麵前,實在令人有一種茅塞頓開、心目一豁的驚喜。披覽之餘,我們不僅可以得到一種文字描述無法替代的充實和滿足,尤其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近百年廣東曆史的兩條發展脈絡。的確,廣東是這樣走過來的,中國是這樣走過來的。欣逢中華民族走向全麵複興的今日,麵對加入TO的新形勢,麵對外來文化的大舉進入,回顧往昔,瞻望前程,這本圖錄的問世,無疑會進一步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啟示。
2002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