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重生之官途> 第三百二十四章 老黨員

第三百二十四章 老黨員

  孫楊嫉妒的看著劉浩宇,什麽叫差距,要是換作自己,隻怕屁顛屁顛的就去了,結果人家劉浩宇還看不到眼裏,偏偏洪總理還上趕著,這還有沒有天理了,當然孫楊沒有這樣的機會。


  別說孫楊,就連龐愛民都有些嫉妒,說真的,這時候看劉浩宇那張臉,怎麽看怎麽討厭,這人也太無恥了,其實龐愛民覺得,劉浩宇根本就是不願意去總辦受那種約束,別人可能覺得那是條近路,但是劉浩宇他不需要呀,從一個副鄉長走到今天,這才用了多長時間,十年嗎?


  劉浩宇的路本來就是一直在往高處跳,不需要他去經營投機,實打實的成績擺在這裏,最多就是晚兩年而已,劉浩宇等得了,畢竟才三十多歲,三十多歲的地委書記本身就夠駭人聽聞的。


  不過更讓人鬱悶的是,劉浩宇在得到了洪總理的許諾後,竟然還不滿足,猶豫了一下,竟然又開了口:“總理,我一直覺得城市建設可以拉動經濟發展,為經濟發展提速,我也準備在塗州推動,但是您看見了,塗州的情況就這樣,一個字窮呐,推動建設也需要錢——”


  “那應該是你一個地委書記想辦法的事——”對於憊懶得劉浩宇,洪總理有些沒好氣的啐了一口,這家夥有時候真讓人討厭,說他持寵而嬌倒也不至於,這家夥是真心做事,但是卻真的有些讓人膈應。


  嘿嘿的笑了笑,劉浩宇眼睛都笑的像月牙了:“總理,我這不是正在想辦法嘛,職責所在,您別見怪,其實我所求並不高,一條公路而已——”


  一條公路?洪總理心中一動,這倒是個實際的問題,塗州需要一條致富路,但是一塗州的情況,短時間之內也修不起來,倒也不是不可以考慮,既然來了,總不能白來一趟,也要給劉浩宇一個念想,尋思了一下,輕輕地點了點頭:“這樣吧,你拿出個規劃來讓我看看。”


  劉浩宇雙眼一亮,輕嘿了一聲,有些局促的搓了搓手:“總理,這麽說您是答應了?”


  洪總理笑著沒有說話,到這份上就已經不錯了,領導不可能大包大攬的,那肯定是同意了,否則根本不會接你這句話。


  看著洪總理的表情,劉浩宇雙眼開始發亮,笑容裏隱藏著一絲詭異,讓洪總理忽然間有些不寒而栗,也不知道劉浩宇打的什麽鬼主意,一直到後來劉浩宇將規劃交上來,洪總理才知道自己被劉浩宇給坑了,當然說是坑也說不上啥,就是劉浩宇心太大,竟然要修的是一條雙向六車道的高級公裏,而且北聯省城,南接元江,成了一條南北通透的高速路,修下來造價就要兩個多億。


  塗州需要這麽一條路,有了這條路,塗州經濟提速就快了,各種物質更容易運進來,後來也的確促使塗州大發展,洪總理是真的沒有白來一趟,不但給塗州修了一條路,還給出了政策,讓劉浩宇借著這股東風將塗州送上了致富的快車道。


  這都是後話,見識了劉浩宇的經濟手腕,洪總理已經有些滿意,在劉浩宇的引領下,一邊講解著,一邊在工地上轉了轉,期間,就自然而然的遇上了楊光濤等一些老黨員。


  看到不少五六十歲的老人在大壩上正在忙活,洪總理不由得心生感慨,沒用麗景花園多說什麽,就不經意的拉著一個老人進行攀談,隻是好巧不巧正是別著旱煙袋的宋永紅,如果說別人劉浩宇還多少有點擔心,這宋永紅老爺子可是鵲山縣少數有見識有想法的老黨員老軍人。


  “老哥,你這麽大歲數了,咋還這麽拚命?”洪總理隨手給宋永紅搭了把手,將沙袋抬上肩,隨口問了一句。


  宋永紅抹了一把汗水,一張臉都已經看不出啥模樣了,不過聲音卻依舊底氣十足,畢竟是沒停下過農活,這身體還是很不錯的,看了洪總理一眼,吐了口氣:“領導,新來的劉書記有句話打動了我,我們必須堅持,因為身後就是我們的親人,人家一個大書記都能堅持,我們憑啥不顧堅持下去——”


  這說話有技巧,輕輕地抬了劉浩宇一把,卻又不著痕跡。


  “老哥,聽你這口氣,好像對地區很有信心呀?”洪總理自然聽得出來宋永紅的意思。


  “有吧,劉書記前幾天開了一個動員大會,給我們講的那啥建設與經濟發展,反正我也沒聽的很明白,不過倒也知道了一個理,省裏不但給我們重建家園,而且我們還能借著這次重建,比以前多掙很多錢,生活有盼頭了。”一邊走著,宋永紅扯著大嗓門邊攀談著:“大道理咱不懂,反正劉書記說他以身作則,他咋幹我們這些泥腿子咋也不能讓劉書記落下——”


  話語很樸素,卻將劉浩宇抬得很高,同時表明了一個老黨員的心態,宋永紅算是給劉浩宇長了臉。


  正說著,一個老人經過,見了劉浩宇隨口打了個招呼,也沒多說,扛著沙袋過去了,也是那一批老黨員,劉浩宇也不記得那老大爺的名字,但是這些人都認識劉浩宇,不經意間流露著些什麽。


  洪總理有些感慨,原本麵對天災人禍,往往情緒都會很悲觀,家園被毀了,又怎麽能高興的起來,但是在這裏,老百姓很有幹勁,而且氛圍不錯,老百姓的熱火朝天,每個人都抱著希望。


  僅此一點,就說明當地的幹部做得很好,讓老百姓有信心,期間不斷被提及的劉書記,自然大大的露個臉。


  這倒不是劉浩宇特意安排的,而是楊光濤等人商量的,因為劉浩宇的確給他們帶來的了希望,不但能重建家園,而且生活將會更好,別人說話他們不信,但是劉浩宇說了,那自然能做到。


  至於劉浩宇能從那位總理身上要來多少錢,那就看劉書記的本事了,反正一切都是在向好處發展,劉書記一心為了塗州的老百姓,他們自然支持,生活必須要改變了,人窮則思變,思變則求新,隻要想發展,辦法總是有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