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武俠仙俠>重生之官途> 第三百二十一章 遠望

第三百二十一章 遠望

  說真的,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幹部,洪總理來了,這地委書記竟然見不到人,哪怕是領導心胸寬闊,可是也不能這麽幹,很容易留下持寵而嬌的印象,這可不是好事,特別是劉浩宇本身就有一些往事,這可是讓洪總理尷尬的事情。


  正琢磨著,龐愛民匆匆的跑了過來,朝著洪總理打了個軍禮,等反應過來,才想起來自己已經複原了,如今沒穿著軍裝,多少有些尷尬。


  “報告領導,截至目前為止,塗州所有河道還算平穩,泄洪段已經完成築壩的進度,請指示——”龐愛民不愧是軍人作風,說話聲音大,幹淨利索脆。


  洪總理點了點頭,這些他都能看到,孫楊也做了一些解說,洪總理看得見,這裏的工程進行的很讓人震驚,速度之快,可以說全國少見,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上下一心,才保證了塗州的安全。


  “你們塗州的小劉書記呢?”洪總理心裏很好奇,劉浩宇在做什麽,竟然沒有來和自己見麵。


  “報告總理,劉書記正在寫稿子——”龐愛民自然是得到過劉浩宇的囑咐,也不會隱瞞什麽,自然是實話是說。


  這一下所有人都愣住了,洪總理朝郭書記和黃省長望過去,眼神中都是探尋。可是郭書記和黃省長也都是一臉的莫名其妙,又隨即朝孫楊望過去,可是孫楊更是一臉的茫然,誰知道這是怎麽個情況。


  “寫什麽稿子?”洪總理沒有得到別人的回答,忍不住問了一聲。


  對劉浩宇,郭書記除了想罵娘,那就是想罵娘,這小子越來越不知所謂了,竟然丟下總理,跑去寫稿子,這未免也太過分了,等洪總理離去之後,看來自己需要好好地收拾一下這小子了,否則真的是無法無天了。


  龐愛民撓了撓頭,砸吧了砸吧嘴,一臉的尷尬:“領導,我也不知道,不過來劉書記說洪總理來的太突然,根本沒時間準備,塗州也沒啥拿得出手的亮點,所以他要寫一份材料,才好讓總理沒有白來一趟——”


  眾人一愣,洪總理哈哈大笑了起來:“這個小劉書記心還真大,知道塗州沒啥好看的,就要標新立異,其實塗州已經不錯了,在河道年久失修的情況下,還能保護塗州幾百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還能讓塗州保持安定團結,就證明塗州的班子是一個有戰鬥力的班子——”


  這種好話都喜歡聽,不過黃省長卻是笑了笑:“總理,小劉一向有想法,說不定這一次能拿出點好東西來,也是值得讓人期望的嗎。”


  要說郭書記和黃省長對劉浩宇都很支持,不過郭書記站的位置有點高,將劉浩宇看成了晚輩,心態上不一樣,而黃省長則更倚重劉浩宇,和劉浩宇平輩而論,反而更敢為劉浩宇說話。


  “希望是吧,咱們再走走——”洪總理情緒還不錯,並沒有因此而生氣。


  修築大壩的工地上,並沒有因為洪總理的到來就有多大的改變,依舊那麽忙碌著,在孫楊和龐愛民有意識地帶領下,不知不覺得走到了鵲山縣七鄉鎮重建效果圖的展板哪裏。


  這些效果圖,是劉楊親自指導做出來的,成排的小別墅,看上去蔚為壯觀,整齊幹淨,同時借著這次重建的機會,劉楊取締了許多村子,將很多村子進行合並重組,建立社區,為消除宗族勢力打下伏筆。


  “這是重建的村莊?”洪總理也是眼前一亮,這些村莊看上去很時尚簡約,頗具有超越這個時代的元素。


  “是——”孫楊趕緊的進行解說,企圖在洪總理麵前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些村莊都被洪水淹沒了,不得已需要進行重建,地位行署經過公開招標,采用了這種聯排式小別墅的方案,這些別墅寬敞明亮,而且各具特色,比如說這個村子按照中式建造,整個村子重點打造重視氛圍,而這個村子則是歐式建造,如果身臨其境,就好像置身於歐洲的村莊,還有這個村子,是按照童話世界建造的,將來走進去,就好像進入了童話世界——”


  孫楊越說越興奮,這一百多個村子就有一百多種風格,當初劉浩宇提出來的時候,地委常委們還覺得太超前,卻被劉浩宇一番話給反駁的誰也說不出話來了。


  就連孫楊也不得不佩服劉浩宇的經濟腦瓜,任何事情到了劉浩宇這裏,總是能拿出一些新意,就說這些重建的村子,各有特色隻是其中最簡單的一項,劉浩宇真正的用意隻怕誰也想不到。


  “經過合並撤銷,重建範圍內一百一十七個村莊,合並成六十九個村莊,按照地委行署的安排,修建這種聯排小別墅,除了解決了老百姓的居住問題,同時可以騰出一萬三千多畝土地,土地是寶貴的資源,這一萬三千多畝土地,能養活多少人——”孫楊不自覺的拔高了聲音,當初他也是反對的,覺得這樣投入太大,但是劉浩宇這一個想法,登時讓孫楊無話好說了。


  塗州窮也是有原因的,宗族勢力其實說起來並不是真正的原因,隻是不好管理罷了,又牽扯到了太多的利益,但是窮的原因還在於沒有土地,土地是老百姓賴以生存手段,但是塗州處於多山地區,土地資源緊張,人均不過七分地,這一萬多畝土地,就幾乎是大半個鄉鎮的土地,即便是對於鵲山縣也是不得不重視起來的,多了這些土地,很多家庭就能夠吃的了。


  當然按照劉浩宇的規劃,這些土地是要置換出來的,最終要集中在地區地委手中,用來做發展所用,前提是不破壞土地用途,用來發展可持續性農業,已經推廣新技術,建造生態園區,作為地區的一個亮點。


  土地的集中更容易提高產量,可以安排種植高附加值的作物,按照劉浩宇的規劃,這些土地將用來和省農科院,省農業大學等單位共建,打造成北湖省最大的農業園區,同時提供不低於上千個工作崗位,總之什麽東西到了劉浩宇這裏,就能折騰出一些花樣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