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不舍
“怎麽會這樣——”崔市長猛地將茶杯頓在桌子上,一臉的憤憤不平:“黃省長不是答應不讓劉市長去南豐的嗎,這是要挖咱們建寧的根呀。”
正說著,黃書記推門進來了,看到崔市長那副模樣,也不由得哭笑出聲:“老崔,你也聽說了?”
“這麽大的事還能不知道,你說省裏到底咋想的,合著南豐市是輕聲的,咱們建寧合該是後娘養的,不行,老黃,咱們去找郭書記討個公道,誰走劉市長不能走,常務副市長嗎,在哪裏不能當,我把市長讓賢——”崔市長是個急性子,自從聽說了這消息,人就有些控製不住。
張了張嘴,黃書記雖然有些欲言又止,但是要說不窩火那是假的,建寧雖然看著今年成績不錯,但是誰都知道,這所有的項目都是跟著劉浩宇來的,項目完全是劉浩宇運作的,可以說離了劉浩宇根本運轉不起來,在劉浩宇在,那些投資商就相信他,他要是走了,那項目——
黃書記不想想下去,更何況不能因為這一點就認為建寧不需要劉浩宇了,正如老崔說的,建寧離了誰也離不了劉浩宇,建寧脫貧致富,能不能發展起來,可就看劉浩宇的了。
咬了咬牙,黃書記也豁出去了,既然身為建寧的市委書記,那就要有些擔當,挽留劉浩宇是在為市裏爭取,沒什麽丟人的,至於會不會挨批,算了,一千挨批還少嗎,深吸了口氣:“走,一起去找郭書記。”
兩人是說走就走,隨即火急火燎的坐上車就直奔省城而去,一路上還說著劉浩宇的豐功偉績,很多地方柏油已經鋪了一半,半邊能夠跑車了,跑起來說不出的輕鬆,這可都是劉浩宇的功勞。
聯想一下大半年前,和現在想都不敢想,這是一條發展之路,也是一條希望之路,說著說著,不免延伸到建寧下麵的區縣,原來六縣二區都是死水一潭,實力想辦法向省裏要錢,縣裏想辦法向市裏要錢,鄉裏就找縣裏要錢,整天是坐困愁城,現在想想從前的日子,崔市長還是心裏一哆嗦。
但是自從這條路修起來,特別是最近這些天,能看見拉山貨的車,甚至偶爾能看見幾輛高檔轎車,六縣二區也在招商,雖然力度上比不上市區,但是也都有成績了,一些中小電子廠服裝廠食品廠已經開始落戶,劉浩宇定期給各縣區上委培課,教授他們如何招商,甚至親自帶隊令各縣區出去招商,手把手地教,才有了各縣區的今天。
除了富陽,合陽的成績最好,如今已經開始建設合陽開發區了,甚至幾個食品加工廠已經開始建設廠房,從公路上就能一些看見那一片工地,總的來說,建寧如今就好像初升的太陽一樣勃勃生機。
用崔市長的話說,這是老漢又逢春,年輕三十年,無論如何,劉浩宇在建寧的成績誰也無法抹煞,而且從百姓到幹部都尊敬劉浩宇,如果說建寧市那個幹部最受歡迎,那無疑是劉浩宇了。
去縣裏縣裏歡迎,書記縣長比見了市長書記還高興,盡管劉浩宇推出了禁酒令,一度讓下麵的幹部怨言很重,隨即有開始什麽微笑窗口,但是無論是市裏和縣裏,即便是不理解,卻還是做到了最大程度的支持,一說劉市長推動的項目,就連普通的幹部職工也都是很用心。
老百姓不傻,幹部職工也不傻,劉浩宇來了之後,帶給他們的改變是實實在在的,老百姓增收,褲兜裏敢揣幾個錢了,過節舍得買點肉吃,舍得給孩子買一身新衣服,現在兩個月能掙到過去一年掙的錢,而且還越來越好,還有些人做生意,現在都有人改蓋起小洋樓。
走到哪裏都是喜氣洋洋的,甚至劉浩宇要走的消息,黃書記和崔市長都直接下了封口令,就是怕影響著來之不易的幸福,治安為什麽好轉,為什麽以前的車匪路霸看不見了,不單單是靠打擊出來的,關鍵是現在有事情做了,以前有歪心思的,現在去一趟山裏,回來就是幾百塊錢,這生活有盼頭有希望,沒誰還會鋌而走險。
就連原來對劉浩宇有意見的付萬和等人,現在一聽說劉浩宇要走,也吵吵著召開常委會,以常委會的名義向省委省政府建議,可想而知劉浩宇帶給建寧的變化,可不單單是修一條路和建一個開發區那麽簡單。
劉浩宇帶給建寧的改變還有很多,從根本上改變了建寧,以前建寧是病態的,現在的建寧是積極向上的,所有的幹部擰成一股繩搞發展求發展,當然這有許多原因,對於這些幹部職工,那是因為以前隻發基本工資,工資水平是全省最低的,而且原來的幹部職工挺不起腰杆做人,也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和擁護,因為很多原因,?甚至於如過街老鼠,沒有人以幹部的身份為榮。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工資漲了,福利多了,幹部職工的生活也好了,走到哪裏也受人尊敬了,因為現在的幹部下去,都是想辦法搞發展的,是幫著鄉親們求發展的,所以老百姓也歡迎。
幹部職工支持劉浩宇,老百姓支持劉浩宇,市裏縣裏也都支持劉浩宇,就憑這一點,劉浩宇就不能走,劉浩宇要是一走,人心就會垮掉,這不是崔市長和黃書記危言聳聽,而是事實的存在。
所以他們來了省城,來找郭書記說理,聽到建寧兩位主官一起到來,郭書記就是一陣頭疼,哪裏不知道他們是為什麽來的。
此時正坐在郭書記對麵的李紅軍有,也不由得苦笑了起來,剛剛和郭書記說了自己的想法,劉浩宇更傾向於在建寧在待上一年半載的,有把握將建寧發展起來,有了沉澱,自己在離開建寧也就放心了,無論如何,現在正是建寧發展的關鍵時期,自己走了,哪怕是留下再多的後手,也會影響的。
暫時的情況是這些投資商大都是奔著劉浩宇來的,他們相信的是劉浩宇,企業還沒有步入正軌,甚至還沒有開始生產,一旦劉浩宇走了,會讓他們感到擔憂,影響真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