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盡心
李斌就是憑著這個,加上建寧也會生產飲水機,而且又有好鄰居的銷售通道,所以竟然忽悠了一個企業家準備投資礦泉水行業,不過那名企業家還是找到了劉浩宇進行求證,最後是劉浩宇說這行業很有前景,人家投資商就高興地走了。
不管怎麽說,李斌現在的變化挺大的,人穩重了,心思也在工作上,而且找到了一些技巧,現在也知道給自己沏茶倒水了,領導來了,托也能沏茶倒水,不像從前,哪怕是黃書記崔市長來了,他也和沒看見一樣,感覺沏茶倒水太丟麵子,這就是成長的跡象,越來越務實了。
“就知道交到你小子哪裏讓我放心,嘿嘿,不聽話你就隨便揍,反正他打不過你,隻要打不死怎麽樣都行。”李書記哈哈大笑,不知道李斌要是聽到的話,會不會當街哭出來,這是什麽爺爺。
嗬嗬的笑了幾聲,劉浩宇自然不會當真,打過幾次,每次李書記心疼的臉都哆嗦,還要強作歡顏的告訴自己,該打的打,該罵的罵,那叫說的一個違心。
眼眉一挑,劉浩宇嗬嗬的笑了:“李書記,市委組織部已經開始對李斌進行考察了,估計這年前提副科沒有問題,我打算等他跟我過了年,就讓他下鄉鎮,副科高提一步,找個大鄉鎮任副書記,幹上兩年,能當個書記或者鎮長的,我問過李斌,她也很喜歡下鄉鎮,不願意呆在市裏,您就不用擔心他了,這小子現在很能吃虧,天天跟著我搬石頭練出來了,什麽也吃得下,那裏也睡得著。”
李書記嗯了一聲,也就沒說什麽:“反正人交給你了,你看著安排吧,下鄉鎮好呀,最鍛煉人,想當年我——”
人老了,張嘴閉嘴就是從前,劉浩宇有些哭笑,這故事聽了不下十遍八遍了,自己都背過了,這可是長途,就算是自己不在乎,也不能拿錢在這裏聽李書記講故事,好不容易找了個機會給掛斷了,還惹的李書記老大不高興,咋就不願意聽自己講過去的故事,那可都是寶貴的經驗,別人還不講給他聽呢。
給李書記打電話最輕鬆,也是最累的,輕鬆是因為什麽事隻要自己說了,隻要是本著公心,不違法不違紀,李書記鐵定支持,有時候都有些沒有原則,但是最累的是,每一次李書記總要說一些從輕的光榮事跡,自己這耳朵根子受折磨。
掛斷了李書記的電話,抗洪救災的事情其實基本上就問題不大了,不過想想,還是在做一些的比較好,略一沉吟,又給德陽的何書記打了個電話。
電話一接通,劉浩宇將事情給何書記說了一遍,聽劉浩宇這麽重視,和戶籍也就做出了保證,絕對把這件事抓起來,當成德陽97年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劉浩宇何書記還是很信任的,況且這又不是什麽壞事,正常工作嗎,隻是重視了一些。
德陽也是水患嚴重的地區,所以何書記打算重視起來,對河段進行檢查,有問題的該查處查處,這也是對德陽九百多萬老百姓負責。
劉浩宇已經很少和他打電話了,如今的劉浩宇已經是副廳級了,想當初劉浩宇才是個正科級,他已經來德陽當市委書記了,結果劉浩宇如今是副市長了,他還是市委書記,好在借著湘潭趙縣的發展,何書記應該很快就能去省裏了。
不過走之前,何書記財更不會有什麽顧慮,雖然不知道為什麽,但是李紅軍有這麽鄭重的給他打電話,卻是第一次,何書記感覺得到那種凝重和糾結,或者隻是一種擔心,但是畢竟是好心好事。
要說起來,德陽還真是沾了何書記的光,使出了建寧之外,在防洪抗災上下力氣最大的,不但老百姓支持,各縣區支持,就連那些投資商都支持,總之有錢好辦事,說到修理河道防洪抗災,單單是湘潭與趙縣的捐款,就高達兩千萬,再加上如今各縣區都有錢了,所以德陽搞的聲勢浩大,投入了人七千多萬,將轄區內所有的河道進行疏通治理,對河堤加固檢查,另外備足了抗洪的物資。
沒有白白的付出,到了九八年的時候,德陽在臨河省可以說一枝獨秀,一點水災沒有遭受,成為當時的明星市,何書記也因此進入了省政府班子,那都是後話放開不提。
相對於郭書記在北湖省,臨河省胡書記特意開了個會,交代了一下將明年防洪抗災列入計劃之中,要更加重視之類的,並宣布要成立巡視小組,相比起北湖省已經很重視了,但是也是有些流於形式的。
不過臨河省到底不一樣,還有李書記全力推動,李書記快退休的人,可沒有那麽多的顧慮,大筆一揮,則領各縣公安係統全力調查防洪抗災的事情,調查河道整修之中的貓膩,並下撥了專項資金,有錢就是任性。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政法係統因為李書記的指示,力度相當的大,再加上紀委從上而下的指示,每個縣紀委都要成立督察小組,對轄區內的河道地段進行檢查,?否則出了事就要為此負責。
一場轟轟烈烈的運動,竟然從公安和紀委開始了,一舉掀翻了各縣市大批的貪腐人員,也查出了很多河段中的問題,有的河段甚至沒有鋼筋,有的已經開裂,根本經不住一場大水。
這樣的結果讓胡書記大怒,立刻責成各縣市整頓,並簽署責任狀,誰出事誰負責,並專門擠出一部分專項資金,整個臨河省都在大搞水利建設。
和臨河省相比起來,北湖省就差了一些,郭書記雖然在省常委會上提出了這件事,但是由於沒有太多的人支持,最後也隻是下文督促各縣市?自查自糾,不過過屬於季惱怒之餘,由省委派下了檢查組,對各縣市的防洪抗災情況進行檢查,雖然比不上北湖,到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也給郭書記在九八年出了亮點。
至於建寧市才是真正的亮點,沒有任何地方能和建寧相比,這麽窮的一個地區,除了水利部下撥的五千萬扶貧資金,還有市裏自行配套的三千萬,成為了全國在防洪抗災上的先進單位,到了九八年,簡直成了明顯單位,一場大洪水反而給市委市政府,給劉浩宇增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