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預估
崔建利眼光狠毒,早就看明白劉浩宇這人不為私利,根本不會貪錢,一切都是從公心出發的,至於討價還價,什麽時候自己也成了這德行的,不過該爭得還是要爭,反正劉浩宇一定有辦法的,不然早就一口咬死了,還會來和你商量。
“你六我四,行就幹,不行拉倒。”崔建利板著臉,是死活不肯鬆口。
“這還差不多,不過我有個條件,我要修改經開區建設規劃圖,要從新規劃,至於工作你去做,不能白拿錢不幹事對不對。”眼眉一挑,劉浩宇奸計得逞,放了四成出去,自然有他的目的。
建設規劃圖?崔建利一愣,這是好幾年前就做好的,其實從新規劃也很正常,畢竟幾年的發展,情況改變了,既然經開區還沒有建設,從新規劃就問題不大,但是劉浩宇又是怎麽想的,總感覺前麵好像一個坑。
劉浩宇有多麽精於算計,崔建利是領教了,每每以為自己占便宜的事情,到頭來還是被算計了,不過崔建利也不反感,誰不想自己幹的那段工作出成績,要不是建寧太窮,兩人也不至於和小商小販一樣討價還價的。
“你小子沒憋好屁,到底怎麽想的?”崔建利哼了一聲,其實算是答應了,規劃圖從新做那是正常的,當初的剛UI畫圖本身就有些簡陋,不適應當前形勢。
嗬嗬的笑了幾聲,劉浩宇隨手從崔建利桌子上抓起一張紙:“這沒用吧。”
崔建利搖了搖頭,就看見劉浩宇拿起筆開始寫寫畫畫,很快一張簡陋的規劃圖就出現了,不過一時間崔建利看不很明白。
“崔市長,經開區不應該就這麽簡單,他應該成為建寧的發動機,更要成為建寧造血的心髒,單一的廠區園區不足以支撐這種概念,所以我的規劃中,經開區還要成為新城,其中生活區功能區和現代化社區,以及高檔寫字樓區都應該有,必須功能齊全,大量企業入駐,是不會催生房地產建設,那麽我們就應該再加一把勁,讓他盡快成型,進行商業化運作——”劉浩宇指點著,規劃圖上有大型小區,也有商場醫院學校,更有不少酒店和娛樂場所,甚至還有一個大型公園。
劉浩宇雖然不懂得設計,但是大體構想還是有的,要說的頭頭是道很簡單,經開區不應該隻是經濟區域,他應該承載更多,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載體,大量企業入駐必然會催生商業,這就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商業的興旺,又會吸引很多的人流,人多了就會激發房地產,說白了,劉浩宇就是要炒房。
前世建寧房價同樣突破了兩萬,雖然後來成了泡沫,但是不可否認,房地產是發展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房地產對於當地政府的作用,更是無可代替的,說白了,劉浩宇要從房地產上找錢,修路所需要的資金哪裏來,最終還是要落在這上麵,其次如就醫環境改善,民生環境投入,那一項不需要錢。
老百姓可以說市政府在惡意抬高房價,但是他們在享受日新月異的生活環境的時候,在享受著更挺多的福利的時候,可曾想一想,政府不是神仙,變不出金錢,所以最終還是要依靠土地出讓過日子,否則推動城市化進展就隻能是一句空話。
建寧已經耽誤了這麽多年了,想要迎頭追上,就必須發展經濟,招商引資是一方麵,商業發展又是另外一方麵,最終還是要落在人才上,沒有好的環境,又如何留住人才。
劉浩宇也不想現在就催動房價,但是有些事由不得他,路不修通,建寧發展不起來,老百姓窮的吃不上飯,這不需要解決嗎,發展總是要承受代價的,不但有好的一方麵,也有不利的一方麵,這就是代價。
崔建利也是懂一些的,被劉浩宇所說的一個勁的點頭,說真的,他被劉浩宇給忽悠了,心甘情願的忽悠了,劉浩宇說的有道理,至於房價她沒有去想過,還看不了那麽遠,但是帶來的好處也是無與倫比的。
就比如說廠區建設,按照劉浩宇規劃的高新園應該能容納上百家企業,而且大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也就是說將足足有不低於四五萬人進入這個園區,這麽多人勢必會促發商業,如果合理引導,比如說在高新園區不太遠建立生活區和功能區,那麽哪裏的商用房屋就會很快被抬高價格。
最簡單的說,四五萬人吃喝拉撒,是多麽龐大的一個數字,那麽商場應該有吧,有了大型商場,人們還需要吃喝,飯店要有吧,從高端飯店酒店,一直到小吃,各種各樣,那有需要一個區域,這些的發展會讓一些條件好一些的,自動開始朝這裏聚集,隻要有社區,就會有人買樓,到時候在配套學校和醫院。
人是越聚越多,那麽其他的企業湧入,成立另一個區域,一樣會發展,加在一起就能形成一個新城,而且新城一旦形成,就需要增加政府部門,如果政府有意引導,什麽政務大廳,各機關部門,比如說公安局,交警隊,城管局等等都要在這裏建設分局,以方便管理,這些人來了,勢必優惠催動房價,房價的提升又會吸引一批人。
雖然劉浩宇沒有打算效仿水務,去搞什麽大學城,但是建寧最缺乏的就是高端人才,所以劉浩宇還是打算約請著名院校,在建寧在建一所大學,隻要幾年之內打出名氣,這將成為建寧的人才基地,比如專門針對光伏研究,做到企業與院校聯合。
其實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等老百姓很多人來打工,到時候建寧就有一批人先富起來了,這一批先富起來的,同樣會對房產感興趣,說到底還是在催動房價,房價的紅火,會創造更多的崗位,讓老百姓更快的富裕起來,正如要做的就是把控好節奏,房價的飛漲是需要地方經濟作為支撐的。
而另一方麵,那就是發展私營經濟,兩條腿走路,這一點劉浩宇和吳天意是不謀而合的,而且劉浩宇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想法,比如說很多上遊鏈條都可以有小微企業來做的,另外劉浩宇打算?發展物流和網絡商品基地,最少這一點上,劉浩宇的眼光是超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