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後人鋪路
“小劉,鬧將起來,你可能沒事,但是跟著你的人可能——”馬省長咬了咬牙,還是講弊端說了出來:“像鄭洪林孫向來周傳禮這些人,他們可沒有人保著,要是鬧起來,收拾不了你,收拾他們卻是很簡單的。”
這可不是馬省長嚇唬劉浩宇,徐家真要是收拾劉浩宇的人,卻還是很輕鬆的,為了這個鬥氣不值得。
“官場有官場的規則,如果誰要是不遵守規則,哪怕是大家子弟,哼——”劉浩宇臉色忽然冷了下來,有些事不要做絕了,雖然自己現在還胳膊腿很細,但是早晚有一天也會長粗的,再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馬省長苦笑了一聲,聽聽得出劉浩宇的怨氣,這種事擱誰身上也這樣,幸好劉浩宇還算是冷靜,無奈的搖了搖頭:“小劉,隻要在規則內,你願意出口氣也就算了,千萬不要玩的過火了,這也是為了你好。”
嗯了一聲,劉浩宇眯著眼睛不知道在想什麽。
送走了馬省長,劉浩宇還有幾天假期,沙彥軍巴不得多給他幾天假期呢,沒有劉浩宇的日子裏,沙彥軍別說玩的多麽風生水起。
隻可惜這幾天劉浩宇並不輕鬆,頭兩天領著韓雪拜訪自家的親戚,後兩天拜訪韓雪家的親戚,每天拚命的笑,小的臉都僵硬了,每天都要很晚才回家,隻是這就是華夏的人情社會,不得不如此呀,哪一個去不到也顯得不懂事,臉上也不好看,這臉麵不但是自己的,還有父母親的。
當最後一家走完的時候,劉浩宇算了算,自己也就還有半天的假期,想想就一陣無語,而且走親戚禮物還不算,還攬了一堆的雜事,比如說二舅家的小子要結婚,人家請他一個大縣長當主婚人,你來是不來,必須要去,不然就會讓人說子係中山狼得誌就猖狂,再比如說四嬸家的閨女要畢業了,托劉浩宇和韓雪幫忙找個好工作,你必須要答應——
反正種種事情,自家的事不答應父母臉麵不好看,除非是要求過分的,大伯想讓劉浩宇將堂哥安排進正經單位上班,劉浩宇就直接拒絕了,超出自己能力的絕對直接拒絕,這已經不是麵上好不好看的問題。
至於韓雪家的那些親戚,人家有事求你了,為了韓雪的麵子你也要答應,雖然大多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麽找工作,或者是做生意找門路,或者是幫忙給某科局打個招呼,但是按不住聚少成多。
“小雪,我都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麽多親戚——”好不容易歇下來,劉浩宇苦笑著蹦出來這麽一句話,當真應了一句老話,富在深山有遠親。
其實很多親戚可能多少年不走動了,你不去拜訪人家,總不能擋著人家來拜訪你吧,過門是客,很多早年還多多少少的有些恩情。
劉浩宇家蓋房子的時候,有的來幫過忙,劉浩宇小時候看病,在誰家借過錢,反正諸如種種的,你不幫忙還顯得薄情寡義。
韓雪也是苦笑,就連她也不知道自己原來還有這麽多的親戚,仿佛雨後春筍一下子就冒出來了。
至於剩下的半天假期,仿佛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休息一下,可惜還是沒有休息的了,因為李書記來了。
同樣是為了徐家的事,但是和郭省長不同,或者說和馬省長不同,李書記對於劉浩宇去哪裏任職並不關心,關心的是能不能幫劉浩宇一把。
“你老這是何苦呢。”劉浩宇一臉的苦笑,心中感激已經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了。
“嗬嗬,小劉,徐家這麽搞本來就有些過了,摘桃子也太不顧臉麵了,既然他想給兒子創造機會,那就必須付出些東西,真以為我老頭子好欺負。”李書記嘴角帶著一絲嘲弄,對徐家一點也不感冒。
話音頓了頓,李書記又笑了:“小劉,這一下你去了北湖,我也是鞭長莫及了,以後可就要靠你自己了,這一次的事是我唯一能幫的上的了,以後你這個脾氣可要收斂一點了,畢竟是成了家的人,可要記住了。”
劉浩宇隻是苦笑,對於李書記李老爺子真心的沒法說什麽,這位老爺子對自己是真沒話說了,竟然為了自己,生生給徐家出了一道難題,將建寧市公安局局長的位置給騰了出來,留給自己安排。
這話說起來,還是李書記直接登門去找了徐仲明的父親,中組部的常務副部長,擺明了車馬炮說劉浩宇是自己的晚輩,徐家這樣摘桃子也太過分了,一番爭論下來,李書記就說了,打一巴掌還給一個甜棗,既然把人給趕跑了,總要給點好處。
李書記是老政法,自然明白想要在一個地方打開局麵,想要在一個地方站住腳,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一杆槍,紀委那杆槍李書記拿捏不住,但是公安局這杆槍,在李書記和徐家權力運作下,那位建寧市公安局長就被調到平湖去任政法委副書記了,隻怕到現在還不知道是怎麽回事,還以為自己得罪了人。
“小劉,等去了以後,找到合適的人就給我說一聲,手底下沒人不好幹活。”李書記吐了口氣。
劉浩宇嗯了一聲,說別的已經沒意義了,這份情義隻能記在心裏,心中所想的卻是另外一回事,李書記用心良苦呀,李書記今年年齡已經到頂了,不可能再進一步,甚至連任都不可能了。
李書記這是在為後人鋪路,不能說這是私心,李書記兩個兒子,一個在魯省水利廳擔任副廳長,一個在某縣擔任常委副縣長,如今都四十開外了,但是也幾乎止步於此,李書記一退,這兩個兒子更難進步了,再加上李書記的堂兄在魯省任副省長,年齡也到頂了,家族已經開始顯露衰敗的跡象了。
劉浩宇經常去拜訪李書記,到是見過李書記的兩個兒子幾次,一個個牛氣哄哄的,特別是第一次拿劉浩宇當小年輕,還說了不少膈應人的話,最少在劉浩宇看來,一旦沒有了父輩的萌蔭,這些人都沒有多大的機會了,李書記將所有的希望放在了李家第三代人身上,最看中的就是他的孫子李書桓,如今正好是大學畢業的年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