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首播
論演技的話,雙料影帝邵秋自然能把熊大維秒到渣都不剩。
熊大維看過邵秋得影帝的那部電影《班主》,人家在裏麵的表現是出神入化級別的。
而熊大維現在的演技,按照係統兄的評價,隻有85,算是略微優秀。
這還是他把獎勵的加一級技能,用在了演技上,不然隻有七十多,剛入門的級別,更著急。
而邵秋,估計得是一百多點,卓越往上。
熊大維八十五的演技,演個電視劇自然沒問題。
但是演電影,尤其是這種雙主角對手戲,就略顯不足了,
電影裏還經常出現熊大維角色的特寫,表情、神態不到位,都會被觀眾看出來。
為此也沒有什麽好辦法,隻能多演、多拍,一個鏡頭少了七八次,多了二三十次。
而且邵秋在演對手戲的時候,很照顧熊大維,一直都是收著演,一方麵也是因為邵秋演的警長,也是個性格從容的人,不需要突然的爆發或者轉折。
不然熊大維真接不住。
熊大維想要在這部電影裏,做到和邵秋平分秋色是不可能的,整部電影不可避免的,滑向以邵秋為主角,熊大維退為次要角色的情況。
就和當年那部《暗戰》一樣。
不過這也是熊大維和魏良富早就預料到的。
邵秋是位天賦型加勤奮型的演員,被很多影評人稱讚為,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他的外形、氣質、演技和情商,無一不是出類拔萃,雖然是科班出身,也是從比群演高不了多少的小配角起步。
邵秋影迷的一大樂趣,就是在十年前的電影電視劇裏麵,找邵秋演配角的影子。
要說缺點,大概就是人比較悶,不熟悉的人,不會主動和對方說話,而且嗓音一般,做不了歌手。
所以熊大維隻需要幹好自己的工作,多學習,少說話,看看劇組那些老家夥們是怎麽演的。
劇組的拍攝還算順利,畢竟從上到下都是老手,隻要錢給夠,工作態度都很端正,也沒人敢在邵秋麵前耍大牌。
九月底,拍攝進入末期的時候,《霹靂遊俠》正式在太平洋電視台播出第一集。
太平洋內部內部,對要不要把《霹靂遊俠》放在晚間黃金劇場爆出,還爆發了一場爭論。
製片部門不甘心自己的權力被分走,聯手抵製對《霹靂遊俠》的安排,推了一部都市愛情劇和《霹靂遊俠》打擂台。
但董製片也不是吃素的,他背後是董事會的大佬,是電視台的股東們。
而且隱隱還有總公司的支援,讓很多原來幫製片部說話的人,保持了中立。
董製片寸步不讓的和製片部門的爭奪。
最後直接鬧到了董事會上,董事長親自發話:好不好,看一看不就知道了。
太平洋專門為此組織了內部評審會,最後董事長下了結論,題材新穎,故事緊湊,可以播。
這才了解了這次鬥爭。
董製片是以勝利者的身份,親自和熊大維說了這個好消息。
當天晚上,早已被預告片轟炸了一個月的觀眾,等在電視機前麵,耐心的等待開播。
不管怎麽說,太平洋電視台是擁有五千萬戶忠實觀眾的全國性大型電視媒體,喜歡它的人不少,尤其是魔都周邊和江南地區。
這些地區的觀眾,更喜歡太平洋所代表的時尚感,對全、聯這兩個老古董有些看不過。
要是詳細的說,又涉及到首都和魔都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競爭。
長期以來,兩個天朝最發達地區的居民,互相看不順眼,都成了梗,經常被相聲演員編成段子。
熊大維也懶洋洋的躺在沙發上,頭枕著惠蘭心的大長腿看電視,聞著她身上淡雅的蘭香味,舒服的不想動。
當《霹靂遊俠》的充滿動感的電子音樂響起,許瓔珞也扔下文件,翹起腿,興致勃勃的看著電視機裏麵熊大維的形象。
就連思思都扔下玩具,搬個小凳子坐在電視機前,雙手托腮,瞪著大眼睛。
這個家裏,闖禍的時候,隻有大熊能救她,所以思思對大熊是最支持的,比那兩個大女人支持多了。
開場就是中槍,然後整容,熊大維的男主角正式登場。
演熊大維上司的是位頭發花白的老演員,太平洋電視台的老人,文質彬彬的。
上來就直接介紹這兩黑科技跑車的性能,又是槍打又是錘敲,連漆麵都沒劃傷。
這也是熊大維想要的風格,不墨跡,劇情盡量緊湊,讓觀眾從頭緊張到位,一點想上廁所的想法都沒有。
隨後就是熊大維被第一次發聲的人工智能給嚇了一跳,人工智能給他展示了自己強大的功能。
然後熊大維開著自動駕駛,自己靠在車窗上睡著了,被巡警看到追上。
在人工智能的建議下,偽裝脖子先天歪的殘疾人,騙走了警察。
這個劇情讓許瓔珞也忍不住嗬嗬一笑。
晚間黃金劇場一般都是兩集連播,中間插上十五分鍾的廣告。
兩集看完差不多就十點了,接下去就是晚間綜藝,綜藝之後,過十二點就是午夜劇場。
熊大維拍拍惠蘭心,問道:“看完了,感覺怎麽樣?”
惠蘭心抿著嘴想了想,道:“比你那個什麽泳裝隊好多了,還行吧,起碼我能看下去。”
“瓔珞怎麽看?”
許瓔珞又撿起文件,隨口道:“還不錯,是挺好玩的。”
能讓她們兩人這麽說,已經是很不錯的評價了。
這兩個女人接受的是富豪家庭的精英教育,多才多藝,許瓔珞的繪畫和惠蘭心的歌劇都接近專業水平,偶爾展現一下能嚇人一跳,兩人眼界自然不一般。
電視台放的熱播電視劇,尤其是武俠、仙俠,她們兩人大多數都不喜歡。
反倒是一些人文性質小眾劇,兩個人都能坐著看一會,互相討論下看法。
許瓔珞和惠蘭心能相處的很融洽,也是因為她們兩人的愛好一致,能聊到一起。
熊大維打了個哈欠,枕著惠蘭心的腿伸了個懶腰,喃喃的道:“這我就放心了。”
他自己感覺也不錯,不比記憶中的原版差,甚至還更好一點。
熊大維為了讓天朝的觀眾喜歡,做了不少本土化的改進,而且還讓那輛車更炫酷了一點,加了不少原版沒有的功能。
第二天剛從片場回來,董製片就把電話打進了家裏,用抑製不住的興奮聲音道:“大熊,昨晚你看了嗎?最高收視率過十二了。”
熊大維笑著道:“看了,感覺不錯,恭喜董製片。”
董製片爽朗的大笑,道:“同喜同喜,照這麽發展下去,我們估計三天之後就能破十五點,大熊,我們做到了!”
太平洋的電視劇,常年收視率隻有十個點,遇到熱劇的時候偶爾會有十五點的好成績。
開門就過十二,預示著《霹靂遊俠》會是太平洋的年度熱劇。
董製片第一次擔任製片人,就取得如此好的成績,著實讓台裏不少人刮目相看。
當然,他最聰明的地方,就是拍電視劇的時候,什麽都不做,任由魏良富和熊大維發揮,連預算都不卡,實在算不得一個合格的製片人。
但是太平洋高層不知道啊,他們隻看到董製片第一次擔當重任,就拿下亮眼的成績。
他以後和製片部副部長拍桌子的底氣更足了。
熊大維也笑吟吟的說道:“是啊,我們做到了。”
不過心裏卻沒董製片那麽興奮,一直到下個世紀處之前,都是電視劇的黃金時代。
一部年度熱劇,拿下百分之三十的收視率,引發全民追捧都,一點都不用奇怪。
然後互聯網衝垮了所有的電視台,再用了十年,一直發展到網絡媒體壓倒電視台的程度。
那時候電視台的收視率,就隻有可憐的個位數了。
在這之前,熊大維有足夠的時間把記憶中的經典一部部複現出來。
媒體關於太平洋新劇的評價也很快出爐。
不過剛剛播了幾集,到底是好是壞還不能下結論,隻能就播出的部分點評一下。
太平洋的關聯公司,自然開足了馬力使勁吹,把《霹靂遊俠》吹到開創了一類新題材的高度。
確實,以前也沒人拍過人工智能加汽車的電視劇,這麽說倒也不算過分。
全、聯也在關注太平洋的新劇,《霹靂遊俠》的成績讓他們瞬間趕到了威脅。
全廣正在播的是一部七十二集的初唐到武則天時代的曆史大劇,天朝悠久曆史的優勢就體現在這點上,曆史戲永遠都不缺題材,不需要像島國一樣,揪著一個戰國翻來覆去的拍。
聯廣則是一部超過六十集的仙俠,投資一千四百萬,劇情也就那麽回事,觀眾們看了二十年的老一套。
《霹靂遊俠》分走的就是他們的收視率。
眼見太平洋這個萬年老三,又有點想拱一拱的姿勢,全、聯首先想到的就是,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