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南中騎兵
探馬來報,4萬蜀軍主力仍然在充縣附近,已經有1萬蜀軍和3萬多武陵郡的百姓渡過澧水,陸遜令朱然和孫桓領5千兵馬迅速前往,希望能拖住蜀軍,為自己的部署兵馬爭取更多的時間。
次日正午,朱、孫二將剛剛領兵來到充縣城外10裏,未及紮寨便有一隊蜀軍殺來,這正是昨日往西退走羅憲和呂祥引領的3千蜀軍。
朱然和孫桓立刻列陣迎敵,然而羅憲與昨日狼狽退走時完全不同,吳軍與這支蜀軍交陣才一刻鍾就被擊潰,朱然和孫桓稀裏糊塗地折了一千多兵馬後趕緊退走。
這隊吳兵退出十餘裏後,朱、孫二將見蜀軍並未追來,並且兵卒又累又餓,於是全軍停下休息,正欲埋鍋造飯,又有一隊2千人左右的騎兵往這邊殺來。
這隊騎兵並非蜀軍的正式編製,戰馬也未裝配馬鞍和馬鐙,騎手所用的兵器卻是蜀軍常用的長槍,最奇怪的是,這隊騎兵至少有一大半都是女子!
剛剛發現這支騎兵時,吳軍無不膽顫心驚,待這支騎兵靠近吳兵陣列時,朱然和孫桓笑得前俯後仰。
“蜀軍真是沒人啦!連女子也能上陣,焉能不敗?哈哈哈!”孫桓不屑地笑道,他帶領的本是步卒,不過他完全沒把這隊騎兵放在眼裏。
“你就是孫桓?聽聞昨日你與我夫君對陣,戰不三合就退走,還敢出言不遜!今日我就代夫君好好教訓你!”
“關索?他是你夫君?”孫桓疑惑地問道,突然又放聲大笑:“關索打不過本將,卻找一個女人出來撐腰?天下竟有這等奇事?蜀軍果真無人矣!哈哈哈!”
“孫桓!你休要猖狂!敢與本將單挑否?”
“不是不敢,是不能!本將跟一個女子單挑,就算贏了也會被天下人笑話,我何必自取其辱?”
“既然如此,那就拿命來!”
馬背上這名身披鐵甲、麵容清秀的女子大喝道,雙手各執一把大刀衝向孫桓。
“既然你想尋死,本將就承全你!”孫桓拍馬前,手中長槍橫掃,擋過迎麵而來的大刀,回馬後喝道:“本將不斬無名之將!縱然你是女子,也請報上大名!他日關索前來尋仇,本將也好與之對質,哈哈哈!”
女子冷哼一聲,左手揮刀撥開刺來的長槍,右手一刀橫掃,孫桓側身躲開,正欲挺槍再刺,突覺眼前一黑。
眾人皆見孫桓的脖子噴出一陣血霧,然後晃晃悠悠地摔至馬下。
“這點本事就敢與我夫君單挑?”女子盯著倒地的孫桓,淡淡地說道:“這點武藝也能上陣為將?你的後世子孫若要尋仇,記得找我鮑三娘就行!”
女子回頭掃視著吳軍陣前的朱然和幾名小將,朱然渾身一個機靈,趕緊撥馬退走。
眼看主將已經退走,三千多吳兵麵對這支騎兵,根本無心組建防禦陣形,全都爭先恐後地退走,2千騎兵在身後一路掩殺,直到傍晚時分,朱然僅領著三十餘人僥幸逃脫。
此時陸遜率領的吳軍主力距離充縣不過30裏,朱然逃回後,陸遜聽聞蜀軍有一支男女混雜的騎兵,立刻就想到了那個真假難辨的傳說。
據說諸葛亮平定南中之後,確實組建過一支人員混雜的騎兵,後逢南中雍闓再發叛亂,諸葛亮命李恢前往征討時,蜀軍的先鋒正是關索,傳聞關索帶領的就是一支人員混雜的騎兵。
由於蜀國不具備大量繁衍和馴養馬匹的條件,因此這支騎兵被傳得神乎其神,陸遜聽過這個“傳說”並不奇怪。
其實,這個傳說並非虛構:這支騎兵由南中地區收集的戰馬組成,它早就活躍在南中各地,甚至諸葛亮北伐的戰場上也出現過它的身影。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關索隨兄關興北征時,鮑三娘請纓急切,諸葛亮便準其隨夫出征到漢壽,一來確保漢中到蜀中的運輸暢通,二則鎮守葭萌關北拒曹兵。
公元233年,關索、李蔚、關銀屏就是率領這支騎兵做為平叛的先鋒,從建寧一直打到盤江之西,並且攻下了俞元,在此次平叛中可謂是戰功顯赫。
現在的這支騎兵,由已故的關羽將軍之女關銀屏統領,關索的4個老婆,王悅、王桃、鮑三娘和花鬘,以及眾多的南中女傑都在其中。
當然,這支騎兵能出現在武陵郡也非偶然。
去年,關索領6千步卒前往南中平亂,叛亂平定後,關索擔心南中再生叛亂,這支騎兵便一直駐守在南中,他隻帶回了新招募了6千“無當飛軍”,正是由於這支“無當飛軍”的及時出現,才平定了劉永和劉理的叛亂。
由於劉閃並不歧視南人,南中地區施行著全國統一的各項政策,加之馬忠、呂翼,王伉,閻宇,霍弋、羅蒙和孟獲等將領把南中治理得極好,南人無不心向大漢,幾乎沒有再生叛亂的可能。
適逢馬忠在南中地區征召“後備軍”前往九真、日南等地屯田,這支騎兵幫忙運送一批物資前往。他們返回交趾郡時,得知蜀軍的主力欲取武陵郡,就從交趾郡一路北上,越過吳國的鬱林郡前來支援,途中又遇到趙統率領的“大漢鐵騎”,於是他們輾轉多地後來到充縣。
在這個時代,女子多是男人的“附屬品”,就連薑維也不看好這支由女子為主的騎兵。然而,劉閃畢竟在“女人能頂半邊天”的時代長大,他更知道花木蘭、穆桂英等眾多幗巾幗英雄的事跡,自然接納了這支以女子為主的騎兵,並滿足了他們首先出戰的請求。
其實,在曆史上,不知是何緣幫,薑維最終還是接納了這支騎兵。
炎興元年(公元263年),魏國兵分三路進伐蜀時,在漢壽的交戰中,關索打下江後身負重傷溺水身亡,此時的鮑三娘正在土基壩與魏軍浴血廝殺。
薑維、廖化領軍前來救援時,這支寡不敵眾的蜀國騎兵已經全軍覆沒,鮑三娘和眾多女將把一腔熱血灑在了漢水之濱,這是三國時期為數不多的,為蜀國戰死沙場的巾幗英雄。
由於蜀國的“大漢鐵騎”異常勇猛,在雍、涼二州一戰成名,幾乎全殲了鮮卑、匈奴和魏國的騎兵,陸遜對此也多有忌憚。
自踏入武陵後,陸遜不得不將自己的5千騎兵“雪藏”起來,僅由呂據和周承引領著做為後隊,主要防止洈水、渫水和漊水潰散的蜀軍前來襲擾。
現在,這支“雜牌”騎兵幾乎全殲了朱然的5前先鋒,並且大將孫桓也被女子斬殺,陸遜實在不能再忍。他急令後隊的呂據和周承迅速趕來,誓要一戰殲滅這支蜀國的“雜牌”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