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我是老祖> 第五百六五章 三個強敵

第五百六五章 三個強敵

  劍盟要想站穩腳跟,並且有將來,那就必需擁有實力。


  擁有和曆國、南荒野人、甚至海族大規模對抗,硬碰硬攻防的能力。


  但是這幾個對手,都不是普通的宗門,而是國家。


  確切來說,是偽裝成國家的宗門。


  由大量具備修行者實力的個體,所組成的軍隊。


  隻需想一想,就會知道有多麽可怕。


  所以劍盟,不但要修行,還要練習戰陣。


  吳鋒所采用的方法,就是全民皆兵。


  劍盟整個宗門,在努力提高個人實力之餘,全都要進行戰陣訓練。


  因為這是主要的戰鬥形勢。


  所謂戰陣有很多種,但最基本最主要,使用最多的還是方陣。


  方陣是由一個個戰士,緊密排列構成的一個方形編隊,可以形成一道由盾牌和長矛組成的堅壁。


  在戰爭中,這是最常用的一種戰術。


  曆國軍隊的步兵方陣,是由身穿重裝鎧甲的步兵組成,前後排成許多列,手持長矛,並用盾牌互相交疊形成一道道堅壁。


  經過反複操演複雜的陣法,如有必要,方陣中的士兵可以從後側移動到編隊兩側,進而充實增強方陣前側的兵力。


  在方陣作戰時排成很長的橫隊,很大縱深,當然了,這個主要看兵力的多少。


  然後士兵與士兵之間有著較大的間隔,主要的武器是長槍。


  方陣前幾排戰士的矛頭對準前方,後麵各排士兵握矛的姿勢有的傾斜,有的垂直於地麵,各不相同。


  每個縱列的排頭和末尾一人屬於關鍵位置,因而選用驍勇而實力高強者。


  當作戰時,整個方陣以堅固的密集隊形跑步向前推進,就象一把攻城錘猛烈衝擊敵人的隊伍。


  而為了保護側翼和後方,戰鬥開始前,輕裝長槍兵會在方陣的後麵,排成有一定縱深的橫隊,而輔兵則在方陣前麵排成散兵橫隊,兩翼配置騎兵和一定數量的輕裝長槍兵。


  以曆國為例,一般的精銳軍團,會由輕步兵、重裝標槍兵、重裝步兵、長槍兵、騎兵等兵種組成,士兵排列成密集的隊形。


  由最外層的重裝步兵,用盾牌排列出“龜甲陣形”,保護己方不為敵人的投槍,和弓箭等投射兵器所傷。


  而最富經驗的長槍兵則緊隨其後,在戰鬥最後關頭,長槍兵往往就是決定勝負的力量。至於輕步兵則布置得更為靠前,以靈活機動戰術騷擾和疲勞敵軍,並為軍陣的突擊掃平道路。


  將騎兵布置在兩翼,既是為了突擊,又是為了掩護整個軍團。


  軍團,是曆國精銳軍隊的最大常態建製單位。


  曆國采用強幹弱支之法,直屬於曆王的精銳,與普通雜牌軍,施行的是區別對待,軍製、武器裝備等,都各不相同。


  在上任曆王晚期,由於對外戰爭和社會衝突頻繁爆發,曆國經曆了政治、經濟和軍事上的重大變革,最終促成了本任曆王上位。


  當今曆王平定內戰以後,在曆國軍事改革的基礎上對曆國軍隊的建製進行了一些改革。


  到了現在,曆國在軍隊建製逐漸統一和定型,曆國的軍隊主要分軍團和輔軍兩大部分。


  軍團是曆國軍隊最大的常設建製軍事單位,軍團士兵都是曆國人,軍團的數量根據情況而有所變化。


  一個軍團的總人數約為五千人,主要由10個大隊組成,每個大隊再分成五個“百人隊”,每個百人隊又分成10個小隊,又稱作“什”。


  一個小隊的十個人,同吃同住在一頂營帳中。


  在軍團內部等級分明 每個軍團都有一個指揮官,稱作“軍團統領”。


  必須由富有軍事經驗的人擔任。還配有6位副手,其中1名是副統領,是軍團的第二把手,其佘五個人是協領,負責各方麵具體事物。


  而軍團的第三級軍官被稱作都尉,在軍團統領、副統領、協領都不在時掌管整個軍團,是從“百夫長”中提拔上來的,大半生都在軍隊中度過。


  百夫長也就是百人隊隊長,他們負責軍隊的日常訓練等具體工作,是軍事經驗豐富的老兵。


  此外在軍團中還有五個軍務官,作為副統領的助手,他們負責處理軍團中的各種軍務,但並不指揮戰鬥。


  在這些高級官員以下,軍團的每個大隊中都有五個百夫長,百夫長有許多的等級,其中最重要的是名號百夫長,隻有他才能夠參加百夫長以上高級軍官參加的軍事會議。


  每一個曆國軍團,都有支持他們的輔助軍。


  輔助軍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步兵營、騎兵營、和死營。


  這3種部隊各有500人,步兵營是清一色的步兵,騎兵營全是騎兵,死營是混合部隊,又叫炮灰營、敢死隊。


  這輔軍與軍團在很多方麵是不一樣的,就兵種而言,軍團中除了步兵之外,還有不少擅長某種手藝的技術兵種,如建築師、測繪師、石匠、木匠、鐵匠、吹號手、軍械修護員、醫生、馬夫、獸醫等等,他們無須像普通士兵那樣接受嚴格訓練,是些勤務雜兵。


  隻就戰鬥力而言,輔軍要稍遜於軍團,他們的裝備與裝束不夠精良,日常訓練不及軍團嚴格,紀律也不如軍團嚴明。


  此外就薪餉而言,輔軍的待遇大不如軍團的待遇。


  步兵和騎兵的薪餉在曆國國,分別是軍團士兵的1/3和2/3。


  此外,在因為傷殘等原因退役後,軍團士兵能得到一筆額外的退役金,或一塊土地,而輔軍士兵,隻有在表現良好的情況下才能得到這些,在不作戰時,還要種地和幹各種雜務。


  在曆王以後,輔軍逐漸變成了更正規和更職業化的部隊,他們不再被布置在軍團的兩翼,而是被組織成類似於步兵大隊式的結構。


  這樣就能夠更方便地調動輔助部隊,而且這種更正規的軍事結構,能夠使得輔軍更有效地執行命令,也不太容易使他們突然崩潰。


  其實直到上任曆王,曆國人的軍隊構成以及戰鬥隊形,效果仍是很值得懷疑的,在曆國與其周圍鄰居的交戰中,這些方式有時被證明是有用的,有時又很令人無語。


  當時北方部落軍入侵,曆國慘敗給入侵的北方部落軍,北部邊境軍隊全軍覆沒,曆國北境幾乎全部淪陷。


  所以後來當今曆王才進行了全麵的改革。


  根據曆國官方的記載,在北方戰爭期間曆國軍團中的步兵被分為五個等級,三個梯隊。


  第一線的青壯士兵裝備有近2米長的長矛,共15個小隊,每隊60名士兵,2名百夫長,1名旗手,第二線的精銳兵,是軍隊核心,裝備較好,同樣組成15個小隊,位於青壯士兵之後。


  而第三線也分作為15組,位於精銳兵之後,但是每一組都是加強了的3個小隊。


  此外,還有若幹投矛手,以及負責側翼安全及用於追擊敵方逃兵的騎兵。整個軍團共約5000步兵,300騎兵。


  此時的軍隊主體分為三條戰線,而劃分屬於哪個線列則是根據年齡和裝備進行區分,其中標槍兵是最年輕且財產等級最低者,而後備兵則是最資深且裝備最好的富民。


  除了後備兵線列人數為600人,其餘線列人數為1200人,總數為4200名步兵,並且配備300名騎兵,而特別危急的時刻步兵可以達到5000人,而軍團人數的增加,隻增加前三列也就是標槍兵、青年兵、壯年兵,後備兵的數量維持在600人不變。


  基礎單位為隊,每條線列各有10個隊,每個隊120人,然後每個隊又會被選出2個最勇敢最具男子氣概的人成為掌旗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