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逃跑事實
雖然他們的抵抗純粹是徒勞的。
可是,卻也是攔住了吳惟忠的部隊前進的腳步。
無奈之下,高函隻好是冒險將自己的防線厚度再度削減,盡可能的是抽調出一兵一卒,將其全部支援秦安方麵。
為此,高函的防線幾近空虛,一個人所需要負責的防線,都有半米之長了。
所幸的是,並沒有倭寇是對自己發動攻擊。
此時的高函,是將注意力集中到了秦安的身上。
而此時此刻的秦安部隊,早已經是跟倭寇拚盡了全力。
別看戚家軍是毫不費力,可是秦安的部隊是損傷慘重,不過片刻,就有半數人掛彩了。
這樣下去,該怎麽辦呢?
心中閃過這樣念頭的高函,下意識的看向了吳惟忠。
顯然,高函是將戚家軍當做了這最後的王牌,隻是不知道,這個王牌還需要多久,才是能夠將據守頑抗的倭寇擊敗呢?
正當高函還在為戚家軍的進度稍有不滿的時候,原本那些據守頑抗的倭寇,卻是突然不再抵抗,開始四散奔逃了起來。
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這代表著倭寇是終於喪失了鬥誌,失敗是在所難免的了。
可正當高函為此而歡欣鼓舞的同時,這些本應該四散奔逃的倭寇,卻是集中地朝著高函部隊所在的方向是衝過了過來。
雖然倭寇的人數不多,但是從這些人的臉上,高函卻是看不出半點的畏懼和恐慌,反倒是一種堅決。
看到這裏的高函,是湧上了些許不詳的預感。
難不成?
心中閃過如此念頭的高函,想要召集人手,卻又擔心,自己的防線是太過於脆弱,再著急過來的話,恐怕更是攔不住敵人了。
所以,高函是強忍住內心的擔憂,隻是抽出了自己的佩刀,準備著應戰。
而正如同高函所預料到的那樣,倭寇是衝了過來,而且是抱成了一團。
雖然高函已經是打定了主意,是要攔著倭寇。
可是看著如此之多的人,高函的腳卻是有些生根了,站在那裏想挪卻是有些挪不動。
當然,高函腳底下並沒有生根,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高函在害怕。
高函在害怕自己會死。
高函不是神,也是人,對自己的生死,也會有所畏懼。
正當高函是對此恐懼不已的同時,卻是莫名想到了一個人。
鄧子龍將軍。
閉上眼睛深呼吸了一口氣的高函,感覺自己的身子雖然依舊沉重,卻是總算能夠移動了起來。
揮舞著手中的佩刀,高函是衝了山去。
高函如此勇敢的舉動,是鼓舞了高函的士兵。
原本有些畏懼的士兵們,也同樣是迎了上去。
隻不過這一些,高函已經是顧不上了,身處敵陣之中的高函,此時所有的心思,都是放在了眼前的敵人身上。
快速的後退,是閃過了倭寇一個力劈,之後,高函是欺身上前,將那個倭寇的腦袋是砍了下來。
雖然高函這樣的勇武,是極為振奮人心。
可是,高函身上代表著身份的鎧甲,卻也是將周圍的敵人是吸引了過來。
就連倭寇的指揮官,都是注意到了高函。
似乎不甘心就此失敗,明明有機會逃走的倭寇指揮官,卻是並沒有著急突圍,反倒是命令著自己的士兵,是將高函團團包圍了起來。
看樣子,似乎是非要取高函的項上人頭不可了。
隻不過,常年在遼東邊界摸爬滾打的高函,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輩。
麵對著如此攻擊,雖然異常狼狽,卻也沒有太多的生命危險。
看到這裏的倭寇指揮官,自然是焦躁起來。
現在雖然能夠突圍,可是如果拖延下去的話,這份突圍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可如果讓他現在突圍而去,倭寇指揮官卻也是有些不甘心。
雖然對高函的樣貌並不熟識,但是這身鎧甲代表著的是什麽,倭寇的指揮官卻是很清楚的。
這是一個遊擊將軍的鎧甲。
甚至連遊擊將軍在明朝軍隊之中的地位,他也很是清楚。
隻要是拿下這個家夥的人頭,那麽,就算是丟失了糧草,卻也是大功一件了。
人為財死之下,這位倭寇指揮官,不但是沒有著急率領著士兵們突圍,反倒是自己揮舞著武士刀,同樣是衝了上來,必要取下高函的人頭。
倭寇指揮官的劍術的確值得稱道,隻是他一人加進來,就已經是讓高函險象環生,好幾次都是貼著要害而去。
或許真的是吉人自有天相,麵對著倭寇的攻擊,高函雖然是險象環生,身體各處也不時是被刮出血痕,但是高函卻並沒有受到致命的傷害。
隻不過,高函畢竟是一個人,麵對著如此之多的倭寇的進攻,難免是精力大幅消耗。
眼看高函就是要受傷了。
索性就在此時,一直是追逐在後麵的吳惟忠是終於到來了。
而看到吳惟忠率領的戚家軍是靠近了過來之後,倭寇的指揮官是不在貪功,很是幹脆的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雖然吳惟忠在後麵也是緊追不舍。
但是吳惟忠率領的戚家軍,幾乎是人手好幾個武器,在運動上麵自然不是輕裝簡行的倭寇的對手。
再加上倭寇是一心想要逃跑,吳惟忠將軍手下的人自然是追不上。
至於高函手下的人,卻是因為早已經在剛才的防止倭寇突圍之中,是折損過半。
就算是活下來的人,也都是人人負傷,根本沒有追擊的可能了。
而被高函派出去的老徐、秦安等人,卻是因為還包圍著為數不少的倭寇,一時間也是騰不出手腳來。
雖然不甘心,但是高函他們卻隻能是目送著那些倭寇逃跑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倭寇逃跑的方向並不是營地的方向。
心中著急的高函,是在見到吳惟忠的第一時間就已經是問道。
“現在怎麽辦?”
被問到的吳惟忠,卻是有些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高函,反倒是看向了依舊是爭鬥不已的包圍圈。
“大人,我們還是先將包圍圈裏麵的倭寇斬殺再說吧。”
雖然就算是真的將這還在包圍中的倭寇是斬殺殆盡,也已經是改變不了已經有倭寇逃跑的事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