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貽笑大方
而且,照著這個趨勢看來,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裏,隻怕此人都會把持著這個位置,有魏忠賢的前車之鑒,加上崇禎本人對隱衛的信任和倚重,高函知道,王承恩不會變成第二個魏忠賢,但是,在崇禎的心裏,隻怕輪到貼心,錦衣衛的人,再怎麽,也比不上東廠的人了。
論起親疏遠近,王承恩還是要比高函要近一些,這個高函改變不了,一個是內臣,一個是外臣,一個是朝夕相伴,一個是一年也見不到幾回,這其中的區別,高函心裏的很。
同樣的寵信親近,在外人看來都是一樣,但是,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體會那微妙的不同。
所以,高函絕對不想和王承恩走到對立麵上,如果可能的話,他還希望盡量能交好對方,命令自己的手下不攙和東廠的事情,也就是處於這個考慮,,事情辦的順利,錦衣衛有協助之功,事情不順,錦衣衛也絕對不會落井下石,而會與東廠共同進退。
這種想法他沒有對任何人說,下麵的人能體會得到,就體會到了,揣摩上意乃是加官進爵的不二法門,那於成龍能做到北鎮撫司指揮僉事,想來也不是一個蠢笨的人,如何料理他走之後的事情,他倒是不用怎麽擔心了。
第二天一大早,高函和吳三桂一行,開始啟程了,有意思的是,啟程之前,於成龍送來了三千兩白銀,說是永平府賠付給神機營官兵一些意思,這些銀子從來而來,自然不問而知,高函倒是一點都沒客氣的收了這銀子。
離開永平府,在往前走,速度就快了很多,路上沒有人騷擾盤問,每日前行,有吳三桂的騎兵早早就把道路,客棧探查清楚,這樣的趕路,真是不要太輕鬆。
沒幾日就到了撫寧,再往前走,就要到山海關,出關去了。
一路到了山海關,出關,各種手續辦完,在山海關內停留了在關內最後的一夜,在離開京城第十天的時候,高函等人一行,終於到了關外的土地上。
回頭看看雄壯的關隘,看著關隘上那些健壯的明軍,高函微微有些感概,此處駐守的明軍,大抵是大明最精銳的官兵了吧,哪怕是凶橫如韃子之流,在這雄壯的關隘之前,也不知道多少次碰的頭破血流。
這裏是大明在北方最後的防線,若是這道防線被攻破,那麽,北方的敵人南下,一直到京,大明再也無險可守。
而這裏,也更是大明向著北方緩慢延伸著自己的勢力的大後方,無數的軍械,糧草,無數的精銳,齊齊聚集在此,保衛者大明這北方的門戶。
從山海關再往北走,一直到寧遠,這就是大明被稱之為固若金湯的關寧防線了,而幾年前的一天,令得袁崇煥天下聞名的一戰,就是發生在寧遠,敵酋的折戟沉沙,讓大明欣喜若狂,那一戰,大明得到了許多,學會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
大量的火器被裝備在邊軍的城池上,堡壘中,火器從爺爺不疼姥姥不愛一下變得炙手可熱,當然,這裏的火器,隻要還是指的可以“一炮既出,糜亂數十裏”的大炮,小型火器在邊軍之中的地位依然尷尬。
這一戰,讓大明朝野更加堅定了麵對騎射無雙的韃子,采用堅城據守的戰略是最有成效的戰略,而原本就對北方韃子野戰心懷畏懼的明軍,更加變得不自信起來,這造成了大部分明軍守城的時候,個個戰力十足,一旦出城野戰,卻是畏首畏尾,一觸即潰。
當然,失去最多的,還是關於這條由現任兵部尚書孫承宗一手打造的關寧防線,世人都到關寧防線,固若金湯,猶如天塹,將韃子攔阻在了防線之外,但是,殊不知道,這一道防線,在起初一開始孫承宗的設想之後,根本就不是為了防禦而用的,至少不是為了被動防禦而用的。
孫承宗一開始在涉及這關寧防線的時候,可不單純是將這防線作為一個防禦,而是將這防線當作一個前進基地,從山海關到寧遠,兩百餘裏,其間以各種軍堡,軍寨聯防,形成一個巨大的縱深防禦體係。
但是,同時,以山海關為後盾,以寧遠為前區,以各種堡壘為手段,步步推進,層次蠶食,這才是孫承宗的根本目的,而在寧遠一戰後,舉國大慶,甚至忽略了這條防線的本身意義,而大肆打造加固這條防線。
自崇禎登基以來,每年至少有數百萬兩銀子,就丟在這條防線上,但是,年前後金大隊人馬,繞過這防線,從蒙古入境襲擊大明,陡然讓所有人都清醒了不少,而孫承宗再度出任兵部尚書,更是讓不少有識之士想了起來,原來,當初咱們朝廷建造這防線的目的,不是防禦那些韃子,而是要蠶食威逼那些韃子啊。
於是,遼東兵馬回到遼東之後,才有了重新修建大淩河城的舉動,而朝廷也幹脆利落的撥下銀子來,一點磕絆都沒打,這固然是形式所逼,但是,也說明,大明對這個問題,也清醒不了少,整個麵對北方後金正確的才略,也鬆動了不少。
實際上,建造大淩河城,差不多就是關寧防線的延伸了,真的要是大淩河城建立起來,以一條在關寧防線的基礎上的新防線,也就逐漸成型了,屆時,以山海關,寧遠,錦州為點,連成一線,其間用大量的堡壘軍堡填充其中,形成麵,那大明的兵馬若是要襲擊盛京,距離也不過是兩日的路程,到了那時候,被這種推進戰術打到家門口,擔心隨時被襲擊的,就不是大明人,而是後金人了。
但是,後金是絕對不會允許明軍在大淩河建立起城池來的,大明人想得到的事情,後金人也像得大,在袁崇煥督師遼東其間,大淩河城已經是兩建兩拆了,大明想要固遼,則此城必修,而後金想要攻明,則必拆此城,像這次繞道門戶襲擊大明的是,可一不可二,沒了奇襲之效,再有這樣的舉動,就是勞民傷財,貽笑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