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終於出京
皇帝和這柳如是,從來就沒有過男女私情,而柳如是,居然是皇帝還是王爺時候的密友,而兩人談論的,也是朝局,軍國大事之類的。
這個答案讓高函簡直驚掉了下巴,這柳如是不顯山露水的,誰知道她居然還是皇帝曾經的高參,沒準朱由檢登基之後做的很多事情的思路,都還是從她這裏來的呢。
當然,皇帝覺得,賞賜了柳如是一座宅子,又替她贖身,已經算是皇恩浩蕩,沒有虧欠她了,至於別的意思,皇帝可真的想都沒想過。
這下高函可是放了大心了,甚至,心裏還有一絲竊喜,能和皇帝談論國事的大才,居然一直就在自己的身邊,被自己忽略了,自己雖然招攬了一幫手下,但是,這些家夥,都是喊打喊殺的那種,真正的有眼光格局的讀書人,可是一個都沒有,這柳如是既然有如此才學,那東南之行,哪怕她不想去,高函都要想辦法忽悠她去了。
誰知道到了東南會遇見些什麽事情,那裏可不比在京城,有皇帝可以撐腰,有同鄉可以互相護持,有個有才學能商量的人在身邊,那是太好不過了。
過年的時候,八駿在高函的宅子裏聚了聚,這也是自從在皇宮一別之後,八人第一次全部到場的重聚,回憶其當初在如是小院裏被蘇天養教授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想起到翠煙樓裏尋釁鬧事,眾人也禁不住一陣唏噓。
僅僅才過去半年不到,這些事情,仿佛好像是上輩子的事情了一樣,那麽的遙遠。
如今教授他們蘇天養,成了錦衣衛指揮使,眾人也各有所職,就連國子監教授葉四維,當初把他們聚集在一起的葉學正,如今好像也沒來由的升了兩級,聽餘風說,年後可能吏部有缺,直接放出去做一任知府都有可能。
算來算去,這都是彼此的機緣和造化了。
聽聞高函要去東南觀風,在神機營的陳珂,也不知道從哪裏倒換出來,給高函的護衛們折騰來了一批火銃,雖然做不到人手一隻,但是,兩三人一支還是沒問題的。
過年的時候,人家的宅子裏放鞭炮,高函的宅子裏,卻是放的火銃,好在宅子夠大,火銃的動靜,在外人聽起來,和鞭炮也沒什麽兩樣。
仗著職位之便,給高函弄來的這些火銃,那是火藥和彈丸管夠,短短的十幾天裏,高函硬是用這些彈丸火藥,喂出了一批火銃手,盡管還算不得嫻熟,但是,操練火銃起來,已經不比神機營的官兵們差多少了,這些護衛們這些天打出去的火藥彈丸,神機營的官兵,一年也未必打得了那麽多。
十五過後,冰雪未融,高函終於出京了。
百來名護衛,護衛著兩輛大車,從東直門出發,直接朝著天津而去。
高函出過一次海,深感這海路可比陸路要舒坦快捷多了,尤其是隨從還有幾個女孩兒,從京到東南,千裏迢迢的走過去,那可不是那麽一回事。
上次依附魏忠賢的李朝欽的本家,專做海貿的李氏家族,盡管再不願意,也在這次倒魏的風波中不能避免,據說是從京裏來人,抄家拿問充公,在天津的錦衣衛,也在其中得了一些好處,畢竟當初李家的家主的被天津的錦衣衛弄進大牢的。
這次去天津,海船什麽,全部都是由天津的錦衣衛安排的,有意思的是,在船上,高函在水手中,還看見幾個熟悉的麵孔,儼然是在上次的事情中見過的,也不知道這些人有什麽生存之道,居然在終於的風波中幸免了過去。
吳嫣然和柳如是,都是第一次出海,對於海上的種種景色,開始的時候,百看不厭,等到過了幾天,終於有了倦意,加上天氣寒冷,幾個女孩天天窩在船艙裏,再也不肯出來了。
海船的目的地,是廣東的壕鏡,也是這次戶部主要采買西夷大炮的地點,對於高函來說,觀風不觀風倒是其次,既然皇帝關注這事情,自己當然第一時間給皇帝辦妥這事情,兵部和戶部的人,據說已經出發了,但是,走是水路還是陸路,高函卻是不清楚。
二月的季風,有些飄忽不定,水手們說,到壕鏡的話,從天津出發,至少得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估計到達那裏的時候,已經是春暖花開的三月了。
高函也不著急,每日裏和嬌妻說說話,偶爾去柳如是那裏看看書,發表些不著邊際的言論,等待著柳如是的反駁,這日子過得也算是悠閑愉快。
等到從京裏帶出來的厚厚的襖子,再也穿不住的時候,高函就知道,目的地,快要到了。
如今是崇禎元年了。
踏上濠鏡澳的土地的時候,高函忍不住感歎了一下,港口了密密麻麻的番船,實在是很難將這番繁華景象和多災多難的崇禎年間聯係起來。
船隻裏,有些大家夥,高函就算對船隻再不了解,但是,西班牙大帆船還是知道的,如今在大西洋縱橫的無敵艦隊,主力就是這種船隻,沒想到在這裏也可以得見。
隻是看到這些船隻的船首和船尾,都有著大炮,這樣子看起來令得高函有些不舒服。就算是軍改民用的大帆船,這樣子帶著武裝停泊在大明的境內,真的好麽?
有巡檢司的稅吏上船收稅,張春燕拿出腰牌,將對方打發下去,高函心裏一動,叫住了稅吏,隨口問了一問。
原來,在這濠鏡澳,一直都是在大明官府的管轄下,雖然這裏夷人眾多,但是不管什麽船隻進港,都得按船繳納稅款,隻不過,這稅款難以衡量,當地的巡檢司,幹脆就用了一個笨辦法,按船隻的大小來抽稅,雖然這種笨辦法可能少收了不不少銀子,但是,總歸算是雨露均沾,誰也跑不掉了。
“那這濠鏡澳每年,大概能收到多少銀子的稅款呢?”
稅吏見到這個和氣的年輕人發問,卻是絲毫不敢怠慢,這船上尼瑪是一船錦衣衛啊,誰知這些人跑這裏來是幹什麽的,心裏琢磨著正要快點將這消息報給縣令大人知道去,自然一點都隱瞞。
“前些年的不知道,不過去年大概是有兩萬多兩銀子吧,因此咱們的巡檢大人還高升到了府城!”
“那就是前些年更少了!”高函搖搖頭,對此頗有些無奈。
揮揮手讓稅吏離開,高函對著一直沒出聲的柳如是問道:“柳姑娘,這事情,你怎麽看!”
“一年兩萬多銀子的稅款,很不錯了!”柳如是的反應出乎他的意料,對這稅錢的事情,似乎很是滿意。
高函赫然反應過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和這個時代大多數人,可能有些格格不入了,這裏可是商港,一個繁榮的貿易港口,也是不知道是哪個腦殘的想出的按船收稅的方式,哪怕是大量增加人手,也得按照進出的貨物收稅,這每少收的一分銀子,大明的國庫就少收入一分。
想想朱由檢對他說的,要他格局放大一些,別想著為內廷著想,而想想國庫充盈的事情,他陡然覺得,這事情,自己沒準還真可以管。
不過這個時候,說這個尚早。
換上便裝,高函帶著人下船,一下船,高函更暈了,這裏的建築商鋪,一眼望去,幾乎全是西人風格,偶爾有幾個大明樣式的建築,也是藏在這些建築當中,縮頭縮腦,不顯山露水的一副委屈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