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姐妹哭嫁夜
婚禮前一夜,梁夫人在飯店的房間為胡梅“拾麵”,也就是“開臉”。梁夫人先在胡梅臉上抹上石灰,她咬著打交的絲線的另兩端在抹著石灰的臉上絞來絞去。
胡梅覺得臉有些微疼,沒過一會兒,她的汗毛被拔光,臉上也似乎光滑白淨多了。她看著鏡中的自己,心想:自己在少女時代幻想過的婚禮就是這樣嗎?
而自己要嫁的那個他,與曾經設想過的愛人完全不一樣,那是一個跟父親一樣,中大中文係畢業的眼鏡男,飽讀詩書,出口成章,對自己忠誠專一……而葉縱橫完全不一樣,武力值遠高於文化水平,用情不專,讓自己又愛又恨,卻又不可自拔。
開臉之後,胡小菊拿出一套大紅的廣袖對襟翟衣禮服,給胡梅換上。翟衣上麵的圖案很有講究。對襟本身就有完整的對稱感,且在中國文化裏本身就代表合稱、合美的意思,而上麵密布的左右對稱且成雙成對的錦雞圖案,則象征著中國傳統文化裏夫妻生活的和美、和樂。
接著便是“三梳”,又稱上頭。在這臨時的娘家,這一項也隻能由梁夫人代辦,她一邊梳一邊唱:“一梳白發齊眉,二梳早生貴子,三梳兒孫滿堂……”
梁夫人給胡梅梳了一個高高的新娘發髻,再給她戴上珠鳳冠。
按說出嫁前夕,應有“姐妹”相陪,最好的人選便是容素素。她們是從同一時空而來,可是,為了同一個男人,兩人之間卻產生了深深的隔閡。一想到這裏,胡梅的心裏就覺得特別的孤獨和難受。
正想到這裏,卻見到胡小菊來匯報:“容小姐來了。”
胡梅回頭一看,隻見容素素一身紅衣站在門口,微笑著。
“你來做什麽?”胡梅看到她就來氣,扭頭不想理。
“我來做姐妹,畢竟是一個時空……畢竟是老鄉……”容素素小心地說道。
胡梅把案台一拍,柳眉一豎,一個“滾”字就要出口。胡小菊忙拉住她,勸道:“小姐,成親時沒有姐妹在場不體麵呢。”
梁夫人也看出胡梅對容素素意見大,但不知何事引起,隻能勸說道:“一家人和和睦睦最是重要,既然是老鄉,當姐妹是再合適不過了。”
容素素其實根本不想來,但高飛鴻、蔣智已作為未婚的“兄弟”到場,胡梅身邊沒有一個未婚的“姐妹”確實不像話。與其葉縱橫今後埋怨,還不如自己主動點,也賣個人情。
當時成親時的“兄弟”“姐妹”就跟現在的伴郎伴娘差不多,也是婚禮重要的組成部分。
胡梅無奈,隻能讓容素素留下,但始終覺得心裏不痛快。按舊時規矩,出嫁前夜,要“坐夜”不睡,等待迎娶。梁秋在隔離房休息,幾個女人坐在一起,胡梅不喜打麻將,聊天也沒什麽好說的,說多錯多,氣氛有點尷尬。終是容素素提議:“我們來唱歌吧。”
胡小菊問道:“是哭嫁歌嗎?我會。”雷州半島女子出嫁,姐妹夜裏集中,以歌訴情陪嫁唱等。
“那你先來一首。”容素素道。
胡小菊調整了下情緒,兩眼含淚,用哭聲唱道:“阿妹又無細又無小,今日阿嫂你為何得閑。舊時五七歲那時,你都推辭無閑。今日好日好時做新人,竟縛起花裙卑你細妹……”
胡梅和容素素聽得半懂不懂,目瞪口呆。梁夫人道:“我也曾聽說過雷州哭嫁歌,要新娘和姐妹們要一起邊哭邊唱才行,不哭不誠心。”
“師娘,我真哭不出。”胡梅苦笑道。
容素素忙道:“我唱一個小梅熟悉的吧,我們老家的歌。”眾人都叫好。
她喝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唱道:
“秒針分針滴答滴答在心中,
我的眼光閃爍閃爍好空洞,
我的心跳撲通撲通地陣陣悸動,
我問自己要你愛你有多濃,
我要和你雙宿雙飛多衝動,
我的內心忽上忽下地陣陣悸動。
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要不是每天的交通煩擾著我所有的夢……”
這雖是一首老歌,但100年後的現代年輕人可以說都很熟悉,胡梅心裏一暖,也跟著唱起來了——
“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明天我要嫁給你啦,
要不是你問我要不是你勸我,
要不是適當的時候你讓我心動……”
一曲唱完,胡小梅與梁夫人聽得如癡如醉,半天都回不過神來。胡小菊拍了好幾下掌,問道:“小姐,你們老家在哪裏啊?歌仔好好聽。”
胡梅不知怎回答,容素素惆然道:“在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
“那你們還會回去探望家人嗎?”胡小菊問道。
胡梅與容素素忍不住回想起一開始怎樣逃離、穿越、誤入16萬年前、又穿越到楊富貴家……仿佛就在昨日,然而現在,一切都變了。特別是胡梅,想到自己在原來時空是公主一樣的人物,到了這個時空,卻受了諸多委屈,忍不住鼻子一酸,淚如雨下……
哭聲是可以感染的,容素素眼圈一紅,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湧上心頭,她拉住胡梅的手,想起自己出身貧寒,曾被前男友拋棄,在社會上被人欺負,打落牙齒和血吞,還要裝出高冷的外表,也哭得不能自已……
兩人抱頭痛哭在一起,覺得心貼近了很多。
胡梅哭道:“其實你也不容易……”
“對……對不起……”容素素哽咽道。
胡梅以為她是說葉縱橫之事,接過胡小菊遞過來的手絹,擦擦眼淚道:“這事……我也理解……亂世中……誰都想有個男人依靠……以後我們好好相處……”
容素素沒想到胡梅此時能放下堅持一生的“原則”,心裏又是感動,又是愧疚,更加哭得不能自拔。
兩人哭泣良久,才慢慢止住。胡小菊打了水來,給她倆重新洗臉,上妝,梳頭。
這一夜,真是一個完美的“姐妹哭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