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反間計
“收兵回營!”又追了一會,實在是追不上,衛武停住了腳步,此時袁紹也命人敲響了收兵的金鍾,今天的衛武已經夠威風的了,不能再讓他立功了。
“衛大人真是國之棟梁啊!”
“衛大人的屬下人才濟濟,比我們強出十倍百倍啊!”
“有衛大人在,消滅董賊容易多了!”
“。。。”
返回中軍大帳以後,各路諸侯毫不吝惜的送上自己對衛武的誇獎。
“還望衛大人再接再厲,爭取早日攻克虎牢關,消滅董賊一黨。”袁紹也微笑著說道。
“對對對,還望衛國丞再接再厲,勇當先鋒,攻克虎牢關!”韓馥順著袁紹的話緊跟著說道。
“對對對,我推薦衛國丞為先鋒,明天進攻虎牢關!”袁術笑嘻嘻的說道。
“衛大人,你意下如何?”袁紹笑眯眯的問道。
“雖然呂布敗退回去,但是虎牢關上兵力未損,董賊還有二十多萬西涼兵,我常山兵隻有一萬人,進攻虎牢關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衛武推脫到,開玩笑呢,在二十多萬人麵前,典韋,許褚,周泰,趙雲,張遼,黃忠,別說是六個人就是六十個,六百個都沒用,就算站著不動讓你砍,都能把你累死!
“當然不能讓衛大人一支隊伍攻克虎牢關了,我們大家的意思是讓衛大人當先鋒,給大家在虎牢關上打開一個缺口,然後由袁盟主親自帶領其他人衝上去一舉攻克虎牢關,就地擒殺董卓!是不是啊?袁盟主?”曹操也跳出來說道。
唯有孫堅沒有說話,他既沒有擠兌衛武,也沒有替他解圍的意思。
他們這是合夥要把衛武往死路上逼啊!可是衛武能拒絕嗎?他又有什麽理由拒絕呢?
“攻克虎牢關需要打造雲梯、井欄、投石車、攻城弩等器械,這需要一些時間,我建議趁著今天的勝利,咱們明天趕到虎牢關下去挑戰,董賊若是出戰,那更好,若是不出戰,也可以打擊西涼兵的士氣。等到攻城器械打造完成之日,下官立即率軍攻城!盟主以為如何?”衛武采用了緩兵之計。
“嗯,如此也好!”袁紹想了想,他實在找不出衛武言語中的破綻。而且明天前去挑戰,自己是盟主,是全軍統帥,贏了肯定是自己據首功啊!“今天晚上犒賞全軍,明天一早三更造飯,五更出發,兵發虎牢關!大營就有王太守留守吧。”今天就是王匡損失最大。所以袁紹把他留了下來。
“諾!”
“主公!今天的架勢不對啊。袁盟主和各路諸侯這是要逼著咱們去死啊!”回到常山軍的營地以後蔣欽憤憤不平的說道。“是不是咱們的風頭出過了啊!”
“奉孝你怎麽看?”衛武並沒有理會蔣欽的牢騷,而是直接問郭嘉到。
“蔣欽將軍說的沒錯,目前咱們確實是引起了其他諸侯的嫉恨,不過也成功的吸引了天下人的目光,各路諸侯雖然嫉恨咱們也隻能是脅迫、壓製,隻要咱們應對得當,就不會有什麽損失,就像主公今天做的那樣,一個緩兵之計就化解了強攻虎牢關的危機。而此次聯盟解散以後,天下英才一定會蜂擁而至,投奔主公。總體來說利大於弊!”
“奉孝說的對。大家不要有什麽抵觸情緒,該幹什麽就幹什麽,我會合理的安排好咱們的發展路線的。好了,大家都去休息吧。”
“諾!”
“哦,對了,三哥,盟主都說了晚上要犒賞全軍,去找袁術領食物,犒賞咱們的兄弟。不要白不要。”
“諾!”
上麵的頭頭如何的勾心鬥角都不會影響到最底層的士兵們,他們隻要有飯吃,有好飯吃,再能有口酒喝,有塊肉吃就高興的不得了!眼下整個聯軍大營充滿了歡聲笑語。
虎牢關上相對來說就慘淡多了,士兵們一個個的無精打采的,雖然呂布確實很能打,但是好虎架不住群狼啊,呂布隻有一個,而聯軍那邊有太多的武將了,這場戰爭恐怕勝利無望啊,打輸了就意味著喪命的幾率大,可是又有誰會願意去死呢!
坐鎮虎牢關的董卓更是憂愁萬分,他拖著肥胖的身體不停的轉著圈:“這可怎麽辦啊?我手下最能打的兩員戰將,華雄死了!奉先敗了!接下來可怎麽辦啊?”
“敗溫候者,常山國丞衛武也,丞相何不派人前去勸降。就如同去年招徠溫候一般。”李儒笑眯眯的說道。
“哈!汝之言甚合吾意,若是衛武能夠歸順於我,有奉先,再加上衛武手下的那六名戰將,天下還有何人能夠當吾前進之路!好好好,隻是如何才能說服衛武來降?”
“嗬嗬,丞相,吾有一計可招徠衛武,即使招徠不成也能離間他與關東聯軍的關係。”李儒搖頭晃腦的說道。
“哦?是何妙計?快快講來?”董卓興奮的問道。
“丁原被溫候殺死後,並州刺史的位置一直空著,丞相可以許諾隻要衛武肯歸降,就封他為並州牧,並且還可以把您的女兒許配給他以示誠意;如果他不肯歸降也封他為並州牧。”
“文優,為什麽他不歸降還要封他做並州牧啊,我到覺得他不投降封他做冀州牧比較合適,要知道關東聯盟的盟主是渤海太守,歸冀州牧管,並且聯軍中還有一個冀州牧韓馥。他們一定會因為權力分配不均而彼此產生嫌隙的。”董卓疑惑的問道。
“丞相,您這反間計太明顯了。衛武若是不肯歸降,他是不會認領冀州牧之職的。”李儒肯定的問道。
“文優,關東聯軍反對的是我,而不是皇帝。難道我以皇帝的名義下發聖旨,他衛武敢不接嗎?”董卓問道。
“丞相,您說的不錯,但是現在不同了,不是皇帝下發的任何聖旨他們都聽的,比如您要是直接用皇帝的名義給關東聯軍下聖旨讓他們退兵,他們就敢不接。”李儒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