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奔走相告
晚上在家裏學習的時候,老薑悄悄地說道:
“過去我說的不要放棄複習功課,還記得嗎?”老薑問道。
薑承平一愣:
“你是說過,不過那有用嗎。現在又不高考!再說了還要看出身,看了也白看。”
“你不是想上大學嗎,從現在起,抓緊時間複習,我估計,今年可能要恢複高考。”
“不會吧?”
薑承英懷疑道。
“是啊,你從哪知道的小道消息?”
薑承雄也不信。在特殊時期裏,高考早就被“扔進垃圾堆裏。
“這個嘛,我聽說的。難道你們不知道老大人又複出了嗎?而且管的就是科教工作。”
學過曆史的薑承安當然知道這一年,恢複高考是最重要的大事,但並沒有人能夠相信,所以他隻能編這個理由來說服他們。
“這個到是有可能!”
薑承平點頭道。
“你們覺得呢?”
薑承安問其他幾人。
“暫且相信你一次吧!不過出身問題還是硬指標。”
幾個人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就在老薑他們還在議論高考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消息讓千萬知青們看到了希望曙的光。
這個時候,收到了珠江市寄來的信和包裹。
信裏帶來了好消息。
“聽說要恢複高考了。”
“真噠?”
老大薑承平雖然一直認真的複習功課,不停的安慰自己,但是堅持了這麽幾年,一直沒有等到結果,也是有點灰心的。
老薑不住的點頭,“是噠是噠。”
“聽說上麵已經開會通過了,但是文件還沒有下來。”
老五薑承輝也是一臉的驚喜,
“真噠?”.
“那是啥時候高考呢。”
薑承英著急的詢問道,在鄉下的日子,他真的是過夠了,雖然現在相對當初來的時候,已經是輕鬆很多。
不過總是不停的幹農活,也是種磨難。
這個麽,薑承安搖搖頭,回複道:
“不是太清楚,但是很有可能是今年。”
今年?
薑承平和薑承英都是很驚訝:
“這都已經是七月了,難道是十月份之後再考試嗎?”
十月份之後考試,那會冷的半死,這可是曆史上唯一一次冬季高考啊,這個滋味真的不是一般的酸爽。要知道北方雖然室外冷,但是室內有暖氣並不冷。可是南方確實室內室外一個溫度,完全靠自身硬抗的。
“不知道,不過我們要更加認真起來。”
薑承雄也不管何時高考,說道:
“我們要加速度才成。”
老大薑承平不住的點頭,以前是看不到頭,當然不是太上心,現在知道希望就在前方,當然是要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我好後悔。”
老五雖然是高一,也被拉著複習,其實最有感觸的是已經回家務農幾年的大哥。
之前明明有那麽多機會認真複習,可他都愣是錯過了,他怎麽就那麽的蠢。
如果當初他能夠多認真點,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是不是現在就不要這麽急了。
“起碼我們已經提前知道消息,起碼我們手上有書。”
“起碼我們已經提前複習了段時間。”
老薑表示他們手上有書才是最大的驚喜。
“你說那麽多人要準備參加高考,不說他們是否已經把曾經學的那些知識還給老師,至少他們手上沒有書啊。”
對啊,他們手上沒有書,大哥笑了,
“對,對,現在還不晚,我們一定要認真看書。”
“我一定要考到城裏去上學。”
老薑笑笑,
“我想我們都想考上京城的大學吧。”
馬遠航他們離開香江之後,司峰接受馬遠航的委托,經常跑到珠江市去給老薑郵寄各種教材和輔導材料。
今天收到的包裹也是他寄的。
當薑承輝吃力的拎著包裹走進堂屋時,老薑接過包裹放在桌上,就開始拆那個大包裹,包裹拆開,把裏麵用牛皮紙袋子裝好的試卷拆出來,整個堂屋裏登時一片嗚呼哀哉,大家可憐巴巴地抬頭看過來,淘氣的老幺雙眼含淚。
“咳咳。”
老大咳嗽了一聲。
一群學生又老老實實低下頭去寫功課,最近這段時間裏,不管學校裏的課程是咋樣安排,反正也沒有啥作業,所以老薑兄弟幾個每天在家裏的任務就是刷卷子,不停地寫卷子,各種各樣的卷子拚命寫。
“老五,這三十套卷子你到時候負責抄在黑板上,所有人自己抄題目,後天我們大家再講試卷,還是老規矩,完成最好的人不用打掃衛生,分新得的大白兔奶糖,完成最差的人這個月負責打掃衛生,糖果禁止七天。”
“加油,爭取我們都考上京城的大學。”
“對,我們考上京城大學。”
大哥薑承平再次發誓後,一骨碌的爬了起來,還要挑燈夜戰就準備看書。
雖然這個點有點晚,不過還是要爭取時間。
老薑打個哈欠,雖然時間是寶貴的,不過該休息的時候,還是要休息。
薑承英一把拉著大哥,說道:
“都熄燈了,你看啥書。”
“到時候有人問我們半夜不睡覺,燈開著幹嘛,你打算如何回答。”
老大給薑承英的話給問住,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那就明天看書?”
老薑沒好氣道,
“當然是明天。”
“放心吧,我們一起複習功課。”
知道老大現在急了,擔心考試會考出一個不好的成績。
但是想想更多的人都不會有他好,他就應該有信心。
老大知道他其實起點比很多人都強,可他就是擔心,誰讓被人家裏裏沒有三個學霸存在。
“養足精神,從明天開始,我們就要開始過苦日子了。”
薑承英打了一個哈欠,就準備入睡。
薑承安是早就已經進入夢鄉,比起激動的大哥,他早就知道有這麽一天。
事情按照前世的路線在發展,薑承安反而安心下來了。
經過幾個月的折騰,十月份消息終於確定了。
明確的消息,正如平地一聲雷,讓千萬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知青們喜出望外,尤其是突破了上學看出身的政治歧視,更讓許多人看到了希望,紛紛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