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送匾上門
蔣小喬握住了柳招福的手,搖搖頭,道:“我們做的七子白沒問題,就是被人擺了一道,鎮上有些買了七子白人吃錯了東西,所以才出現了過敏的症狀。
放心吧!
這事我三嫂已經處理好了,沒事的,不會影響到我們。
不過,我們以後做事也得再仔細一些,這個擦在臉上的東西,可不能有半點馬虎。”
這事蔣小喬想了一天,雖說這次找到了真因,事情也算是解決了,但這次的事故也提醒了她,以後工坊裏做事的人得更細膩一些。
柳招福不停的點頭,心裏也後怕不已,“知道了!這件事等開年後,我一定跟他們都說清楚。”
沈明珠牽著蔣小慶過去,“娘,大嫂,二嫂,我們回來了。事情都已經處理好了,別擔心!”
三人點頭。
這時,兒童房裏的孩子們哭了。
蔣婆子起身,低頭拍了拍衣服,笑著道:“這三個孩子白天可乖著呢,不哭不鬧的,隻是知道你回來了,這就哭著要口糧了。”
大夥兒跟著笑。
誰也不會認為三個孩子真有這麽機靈,不過都明白蔣婆子是提醒沈明珠去給三個孩子喂奶。
“行!那我先去看看他們。”沈明珠鬆開蔣小慶的手,轉身去兒童屋。
蔣婆子讓蔣小喬去燒水沏茶,領著康大夫他們去堂屋坐,仔細的問了情況。
蔣宸送藥材回來的時候,也大致的說了一下發生了什麽事,不過再詳細一點就沒有了。
康大夫很是自責,把責任都往自己身上來。
他說自己錯信了人,幫著別人坑了自己和蔣家一把,差點害得七子白的名聲掃地。
沈明珠去喂飽孩子,就出來忙藥膏的事情。她當時沒想到縣裏麵也有人過敏了,滿打滿算,這點時間也隻夠做鎮上那些人用的。
現在,幸虧康大夫和學徒們都來了,人手多一點,做起事情來也快一些。
柳招福她們也自覺的留了下來,幫著一起幹活。
他們從晚上忙到天亮,吃了早飯接著做,一直到中午才把東西做得出來。
東西分兩批,蔣宸帶一批東西去縣城,沈明珠和蔣小喬帶著東西去鎮上回春堂。
康大夫早上就回去了,沈明珠讓他回去開門,省得有人以為他們跑路了。
再鬧誤會就不好了。
沈明珠製出來的藥膏是專治過敏和消炎的,功效奇特,特別見效。
昨天喝了藥洗了臉的人,下午過來領藥膏,臉上就已經好了不少。
她們總算沒有在鬧事,對沈明珠的醫術特別有信心。而且,不少人昨天回去也反省了一下,覺得這事怪不得別人,怪就怪自己嘴饞,愛貪便宜,為了一碗紅棗粥把自己的臉弄成這樣。
三天後,總算沒有人再去回春堂拿藥膏。
沈明珠他們終於可以鬆了一口氣。
臘月二十八,沈明珠妯娌三人,還有蔣小喬跟白芷和阮阮,六人一起說說笑笑的在廚房裏準備過年的零食。
明天就是除夕夜。
有一些要炸的食物,他們也順手一起炸了,反正現在天涼,炸好的東西更不會壞。
突然,外麵傳來響亮的敲鑼打鼓聲。
幾人停了下來,麵麵相覷。
沈明珠問:“咱們村今天有人娶親,還是嫁閨女?”
張氏搖頭:“沒聽說呀。”
這時,蔣小慶他們跑了進來,指著外麵,氣喘籲籲的道:“三嬸,外麵好多人來找你,他們……他們……”
大夥連忙丟下手裏的東西,著急的往外跑。全都以為有人上門找事,結果出了院門一看,不禁都傻了眼。
居然是一大群人敲鑼打鼓的送了一塊紅布蒙著的牌匾過來。
蔣小喬指著那些人,驚訝的道:“三嫂,她們……是她們呀!她們的臉都好了,你瞧她們笑的多開心。”
沈明珠也認出了那些女子,正是幾天前大鬧回春堂,臉上皮膚過敏的人。
一行人來到了蔣家門口,為首的女子舉起手揮了揮,敲鑼打鼓的人就停了下來。
“蔣三夫人,我們今天是特意過來向你道歉,同時也向你道謝。感謝你幫我們治好了臉,讓我們不用頂著那張臉過年,不然這張臉可就真的丟盡了。
蔣三夫人實乃女中豪傑,做事敢作敢為,非常負責任。
蔣三夫人的醫術高超,短短幾天就把我們的臉都治好了,真的太感謝你了。”
帶頭的這個人是鎮長的兒媳婦,前天她們的臉就好了,她帶頭商量著一定要實質性的感謝一下沈明珠。
所以今天就敲鑼打鼓地上門道謝,並且送來了一塊牌匾,還有一些禮物。
沈明珠朝她們拱手,道:“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不管如何事情都是因我們而起,反倒讓你們受罪了。
你們這般隆重的上門道謝,我真的受之有愧。大家請進來坐吧,進來喝杯茶,歇歇腳。”
沈明珠伸手做請勢,把她們迎進了院子裏。廳裏麵坐不了這麽多人,張氏幹脆就叫人進去搬了桌椅出來,安排大家坐在院子裏。
幸好快過年了,家裏瓜子花生都有。
廚房裏還差了不少剛出鍋的魚仔花生和貓耳朵,她們也不小氣,一盤盤的往桌上端。
那些人看著桌上精致的點心和零食,喝著特製的果茶,當下就喜歡上了這種搭配。
鎮長兒媳婦也是一個性子比較直的人,她跟沈明珠的年紀相仿,直接拉著沈明珠的手不放。
“蔣三夫人,看著桌上的點心和零食,可真讓人歡喜。剛才我也吃了,真好吃。
我以前就聽說,你們做的這些東西都會往賀家酒樓送。那我想問問,你們現在家裏有這些存貨嗎?我想買一些回去,這不正好要過年了嗎?
有人上門拜年,端出這些零食來招待,既有麵子,又讓人吃著新鮮和高興。”
沈明珠看向王氏:“二嫂,這些東西咱們家還有嗎?”
她現在已經不管這些事了,具體有沒有,還得問一下王氏。
王氏點頭,笑眯眯的走過來,柔聲問道:“這位夫人,請問你想要多少?”
鎮長兒媳婦指著桌上的東西,“這裏的東西,每樣給我來十斤。”
這些都是炸幹的東西,十斤量很多,有一大包呢。
王氏點點頭,“有的!”
其他人也覺得這東西好吃,便也跟著說要買一些回家。
這可難住了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