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6章 好牛逼的J
Jon下了班,第一件事就是去看他的寶貝們。
11隻不同的動物,這是他半年來的成果。
Jon一進門,這群頭顱移植的動物就都興奮異常。
他來了,必定有好東西吃。
金and木,會有一支水果紅蘿卜,咯嘣脆,接近於蘋果的口感。有時候,Jon也會給它們換口味,給它吃一個脆脆的黃心紅薯也難說。
家養小精靈則會有一隻腰子,或者是一塊裏脊肉。
……
都會有的。
Jon對11隻動物研究得很透徹,它們喜歡什麽口味的東西,他都有仔細研究和記錄。
小白鼠最喜歡的是小子花生和夏威夷果,它不喜歡核桃和腰果,隻有肚子餓了才會吃這兩種水果。
蟾蜍火流星最喜歡的不是飛蛾,而是蜜蜂。雖然蜜蜂會給它一些苦頭吃,但蜜蜂的蛋白質格外多,味道更甜美。
Jon看著這群可愛的小動物,他不禁歎了口氣。
原來,劉牧樵並不知道他搞的頭顱移植成功了,看來,今後也不能再搞了,再搞,萬一被劉牧樵發現了,那可不得了。
雖然法律上並沒有規定不能做,但是,Jon對劉牧樵非常敬畏,一旦被劉牧樵發現,他一定會大發雷霆,還很可能會開除他。
Jon當然不願意離開安泰醫院,這個集體,是一輩子的榮耀,在這所醫院裏做高級教授,這輩子達到了人生巔峰。
當然,Jon身上的本事,永遠是他的,到哪裏,他都可以憑本事吃飯。但是,Jon,是不願意離開安泰醫院的,絕對不可以!
看著眼前的11個動物,Jon真的舍不得它們。
但是留著它們,萬一被劉牧樵發現了怎麽辦?
把它們處理了?
舍不得!
它們的脖子上,都有傷痕,劉牧樵一眼就能發現。
特別是,金and木,頭是白色的,身子是灰色的。
至於家養小精靈,頭是一隻公狗,身體是一隻母狗,它好像還認為自己是一隻公狗,有時候,Jon發現它有些迷茫,它一定是在糾結自己,到底是一隻什麽東西。
他給家養小精靈一隻豬腎。
不知為什麽,家養小精靈最愛吃腰子了,難道是這騷味很合它的口味?
Jon抱著它,撫摸了好一會。
扔掉它,絕對不行,帶它出去遛一遛?也不行。雖然表麵上,公狗與母狗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但是,遇到母狗,或者公狗呢?
它要是遇見一隻公狗就尷尬了。
要是人家公狗來撩它,它會抓狂的!
Jon在3104房間待了大約2小時,才想起出來太久了,他回到自己家裏。
他準備寫一篇論文,劉牧樵答應了他,不署他的名字,以Jon個人的名義在《BMJ》上發表文章。
他知道這是一種獎勵。
他發表論文之後,很可能就標誌著進入脊椎外科的金字塔頂尖。
國際上脊髓外科還沒有獨立成為學科,有時候歸於脊椎外科之中,有時候又歸於神經外科,這是一個臨界於二者之間的學科。
脊椎外科主要是治療椎間盤、椎體壓縮骨折、椎管狹窄,減輕骨質和椎間盤對神經的壓迫。
而對於椎管內的神經損傷,脊椎外科沒有好的治療手段。脊髓部分就歸神經外科了。
脊髓的神經外科則主要是治療椎管內腫瘤等。
Jon準備在《BMJ》脊椎外科發表文章,加上他原籍是瑞士,在有色眼鏡的作用下,Jon成為脊椎外科頂尖層次,是大概率事件。
醫學學術界,總體上是開放的,但是,有的時候也是封閉的。
譬如進入學術領導高層的通道就非常的狹窄,擠進金字塔頂端,會有無數的阻力。
劉牧樵現在還沒有脊椎外科任何有地位的職位,連會員都不是,這不僅僅是劉牧樵沒有申請的問題,而是有人為的因素。
其他學科也是一樣的,並沒有任何學術組織主動邀請劉牧樵,因為,他一旦加入,他就是老大,誰這麽傻,會去邀請他來頂替自己?
別說醫學學術界,任何界都不存在。
Jon不同,他的實力還在劉牧樵之下,他成名也隻有一個脊髓外科,並且他還擁有一個先天優勢,黃頭發,藍眼睛,白皮膚。
東方大國的崛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那些習慣了高高在上的人接受中國人的領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Jon準備寫一篇關於《脊髓血管瘤根治術》的文章。
這是一門可以複製的醫學技能。Jon自己就是榜樣。
這樣的文章,大佬們是願意看的,譬如雷曼教授、羅伯特·K等,他們都渴望著學習這門技術。
提到羅伯特·K,不得不多說幾句,他學會了種大棚菜,還在農場裏栽種蘑菇,每天1000斤新鮮蘑菇運到城裏,一天就能創收5000美金。
還有不少的蔬菜進城,價格也賣得很高,他算了一下,比做教授的收入還要好。
他是徹底的與醫學職業決裂了。
他是看不到Jon的文章了。
還有這個雷曼教授,腦溢血後遺症恢複很不錯,他已經丟掉拐杖,也不要人幫忙,一個人來往於醫院與賓館之間。
再過幾個月,他將加盟Jon團隊,做訪問學者。
雷曼教授和史密斯不同,他還是可以回去的,把脊髓血管瘤根治術技能學會之後,他還可以回到霍普金斯醫院。
而史密斯不同,由於他們國家不承認中醫,那麽,中醫製劑就不可能用於臨床,因此,他不認為還有別的辦法治療神經科的藥物和手段。
複蘇一號不能用,華佗再生丸也是改良的,還有很多的中醫古方,這些東西都沒有,霍普金斯醫院還怎麽治療神經科疾病?
他果然不再在臨床上治病了,潛心研究“六線定位法”。
第一期成果已經出來了,這種方法適用於98%的亞洲人,下一步,就是把剩下的2%的人研究出來,找到補充方法。
最難的不是這個98%,而是這些不能用“六線定位法”定位的2%,這才是難點。
這個2%,需要第7條線,這根線怎麽畫,暫時還沒有找到。
史密斯教授埋頭苦幹,隻有把這2%的人的定位法研究透之後,他才能夠在亞洲地區推廣。
回到Jon這裏。
Jon打開電腦,這篇文章很好寫,他和劉牧樵在《中華》期刊上發表了類似的文章,他隻需要修改一下,就可以完成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