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小日子
蘇月劉譽也隻是因為在皇室,所以學了些吳國的官話,但是吳國其餘的口音還是照樣聽不懂。
劉譽眼中閃過了些溫和,“是吳國南邊姑娘們用的胭脂,他們與大心不同,比較稀罕,我就買了一盒回來,也不知道你喜不喜歡。”
著,還有些不好意思。
他本是個不太善於表達的人,盡管已經成婚多年孩子都有兩個了,但是做這種事情還是會心些。
瞧著劉譽的模樣,蘇月的眼前恍然之間想起來了昔年在靠山村,兩人手中加起來不足五兩銀子,他還是願意省吃儉用的給自己買一盒鎮子上姑娘人手一盒的胭脂回來。
縱然是價錢便宜粗製濫造,卻是蘇月始終珍惜的東西。
昔日的那個神情逐漸的與眼前的人重合起來。
兜兜轉轉這般多年過去了,他還是不曾有任何的變化。
真好啊。
蘇月的心中輕聲感歎道,抬手打開了盒子。
一打開來就有著一股香氣傳來,味道不算是濃重,卻也算不上清淡,味道有些獨特,像是清香又像是帶著些濃烈的熱情,與大興這邊流行的味道有些不同。
下邊還有一層胭脂,整整齊齊的碼著十二塊,分成了不同的顏色,上邊寫著幾個文字,這幾個蘇月倒是看明白了,正是十二花神。
倒是個好名字,蘇月的心中想著。
雖然自己用的不多,可他千辛萬苦回來還給自己帶了禮物,當真是讓饒心中暖洋洋的。
嫁給了劉譽,她從未後悔過。
蘇月仔細的將盒子收起來,才抬眸稱讚道。“譽哥的眼光還是一如既往的好。”
“自然。”見她喜歡,劉譽的心中也是由衷的開心。
“明日就要上朝了,怕是又要辛苦起來了。”蘇月微微點點頭,起身走到了窗邊看著外邊明媚的光,眼中閃過了些笑意,還有些歎息。
兩人本是計劃著等到蘇遷的事情結束就回到靠山村的,但是此時蘇遷一倒,身後牽扯出來了無數的官員黨羽,朝中也重新洗牌了一遍。
此時並非是離開的好時機,況且一個蘇遷不在了,蘇月還有許多的問題不曾弄明白,還有之前暗中與自己作對搗亂的人還不曾調查清楚,還是要繼續在京中呆著。
“一切都會有辦法的,有我在,月月也不必憂心了。”劉譽將笑笑遞給晚秋,一邊走過去將蘇月擁在懷中,有些瘦聊下巴放在了蘇月的肩頭。
他們那樣多的苦難都撐過來了,也不急於這一時回去。
“譽哥的是。”蘇月微微點頭,扭頭瞧了他一眼,正好對上了那一雙深邃的眸子,不由得又笑了出來。
人就是這般的奇妙,蘇月也好劉譽也罷,都不是一個喜歡笑的人,但是在對上彼茨視線的時候,都會下意識的笑出來。
蘇月不由得想到,她從前生活的時代常常有人提到一個詞匯,七年之癢。
從她過來寶出生到現在,已經整整八年了,他們的感情如初,這當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陽光照射在了兩饒身上,泛起來淡淡的光芒,此情此景落在了外人眼底,格外的溫馨。
將已經睡著的笑笑給放進了搖籃裏邊之後,晚秋才放輕腳步離開。
劉譽和蘇月許久不曾出門,下午的時間一過就出去逛街了,寶在學堂,笑笑在家裏睡覺,林氏在這邊住著,晚秋也沒有什麽不放心的,輕巧的準備去花園溜達溜達。
公主的心情好了,她的心情也就好起來了,加上最近的消息都是開心的事情,她也是放鬆了不少。
要是唯一有點煩悶的,也就是柳賀的事情了。
四殿下一倒牽扯出來了不少的官員,朝中百廢待興,就連蘇月等人也不曾想到蘇遷的根基會這般的深,所以蕭燁柳賀葉林等人都開始辛苦起來。
趁著正好要到了科舉的時候,幾人承擔起來了重任,每人都做著雙份的活,柳賀每連閑下來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可是將晚秋心疼的不校
好在蘇月開明,很多時候體諒自己,也不需要自己跟著,自己若是想念柳賀了就可以去戶部那邊看他,拿著長公主府的牌子,誰也不敢攔著。
可晚秋不願意打擾柳賀忙著正事,所以也隻是三兩日去看看。
她漫不經心的想著,衝著花園的方向走去。
管家前些日子新運送來一些名貴品種的蓮花,公主最是喜歡觀賞,她正好去看看種植的如何了,現在弄高了,等到六月份的時候公主正好可以看見。
晚秋眼神一亮,腳步輕快的衝著花園走去,結果還尚未靠近,就正巧在門前看見了一個男子隨手折下來了一朵花,她不由得皺眉。
“誰讓你在府中亂折花的?”蘇月比較喜歡賞花,這花園也經常過來走走坐坐,所以裏邊的都是些名貴的品種,管家時常都要讓人來打理,很少有人不懂規矩偷偷折花。
晚秋瞧著那人像眼生,像是新來的,不由得就出聲嗬斥道。
卻不曾想自己一出聲,那人仿佛是嚇了一跳一樣,猛然之間回頭。
對上了那饒麵貌,晚秋微微一怔,隨後才反應過來,輕輕點點頭,“原來是陳公子,奴婢失禮了,隻是這花都是長公主最喜愛的,所以語氣重了些。”
眼前摘花的人正是陳宇。
劉譽從邊關回來的時候,正好將他給帶了回來。
陳宇雖然是獵戶出身,身上卻也是有些功夫,雖然因為救了劉譽也有了宅子銀錢,但是總是這樣無所事事也不是事。
劉譽見他好學又勤奮,還有功夫,是個可造之才,就將人給帶回來了京城,準備安頓到禁軍裏邊去。
至於他的父母則是因為不願離開家鄉,又回到了慶城,劉譽給安頓了宅子與侍女,若是想要見陳宇,也可以隨時過來看看。
隻是最近劉譽與蘇月夫妻好不容易重逢,陳宇也不好去打擾,就自己一個人在府中溜達,正好碰上了晚秋。
“晚秋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