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玄幻奇幻>更惜金縷衣> 第八章風雨前夕

第八章風雨前夕

  這天的早朝過後,高深莫測的楊太後叫左相林詩雲、右相夏平安留下來說有要事相商,又特別說讓蔣清揚也留了下來。


  楊太後意味深長地望了望蔣清揚,沉默了一會。太後沒有說話,當然是誰也不敢開口了。


  蔣清揚心頭如擂鼓一般,難道自己收容羅平安的事情,已經東窗事發?雖然自己已經讓冰潔將羅平君送走,但是自己也得好好應付,一個不小心,可能整個抗燕大業就會斷送在這一件小事上麵。蔣清揚在心底暗暗打著主意。


  “哀家讓羅平君押送前前丞相吳仁杏到瓊州,可他竟然膽大妄為,違反敕命,自作主張殺害了前丞相吳仁杏。”楊太後慢悠悠地開了口。


  果然,太後一開口便直接切入主題,並不給二人說話的機會,她的語氣雖慢,但顯得怒氣十足,根本就不容人辯駁。


  “當然是要下令將殺人凶犯羅平君逮捕歸案,處以極刑。左相林詩雲察言觀色地說。


  “蔣愛卿的意思呢?你是怎麽看的?”楊太後轉過頭來,對蔣清揚說道,她的神色裏好象有種貓戲老鼠的感覺。


  “微臣的意思也是要將羅平君捉弄歸案,交付給大理寺去審理”,蔣清揚咬咬牙,隻得硬著頭皮說。


  “好一個交付大理寺審理,哀家的意思是哀家要親自審理此案,把他碎屍成段,替吳愛卿報仇雪恨,”楊太後咬牙切齒地說。


  “太後,此舉萬萬不可,”蔣清揚連忙抗聲說道,“這麽做顯然是於理不合,於法不容,望太後三思啊”。


  “請太後三思,此舉的確於法不合,老臣建議還是交由大理寺審理的好。”夏平安慢條斯理地說。


  “好吧,那麽抓住他後就交給大理寺去審理,我就不信,大理寺敢徇私枉法,不殺掉羅平君替吳相報仇。”太後退讓了一步。


  “不過,據說犯人早已逃逸無蹤了。”夏平安如此回答太後。


  他也知道太後正是用人之際,算準了太後此刻是不會對蔣清揚怎麽樣的。此時太後拿這件出來說事,不外就是敲山震虎的意思。


  其實,他本人也是恨不得殺死吳仁杏。羅平君替他掃清了這個障礙,當然是不希望真的把羅平君捉拿歸案。


  “羅平君逃掉了。就沒有辦法嗎?去追,多派些人去,去把他追回來!”楊太後有些生氣了“如果無法生擒,就將他就地格殺了,他的把首級給我取回來。”


  “謹遵懿旨,臣等這就前去辦理,臣等告退。”左右相和蔣清揚三人馬上誠惶誠恐地拜伏在地。


  於是三人便先後叩謝過後,依次魚貫退出朝堂。


  出到朝堂外麵,夏平安偷偷地對蔣清揚擠眉弄眼地一笑,似乎有些意味深長。


  蔣清揚知道,這是夏平安故意在向他示好,提前拋出的橄欖枝,就看他蔣清揚是接還是不接?


  要依蔣清揚的為人,他是根本不會同夏平安這樣的人打交道的。夏平安是個什麽樣的人,他當然很清楚。


  夏平安於年輕的時候,曾經因為卷入朝廷的政治鬥爭失敗,他而被那批政治鬥爭的勝利者處以流放之刑,發配到了邊遠地區服牢伇。


  後來新皇帝登基時,大赦天下所有人犯,夏平安才得到了赦免,重新有機會返回到臨安。


  後來夏平安參加科舉考試中了舉人和進士,雖然比蔣清揚晚了七年,但是就他的年齡而言,他應該還比蔣清揚要稍微年長一些。


  夏平安因為他本身頗具才能,被四處拉攏人才的吳仁杏看中。


  吳仁杏將他收留在自己身邊,充任他的門客,替他處理政務和國朝政事務。


  夏平安他有著超強的觀察辦法,察言觀色的能力受到了吳仁杏極大賞識,他被吳仁杏任命為納言。


  夏平安從一個門客的身份,轉變為大齊國朝堂上的一名官員,雖然是一名不大的言官,但他從此在大齊官場上飛黃騰達,平步青雲,一直做到宰相的高位。


  可以說他夏平安現在所擁有的這一切,都是吳仁杏給他帶來的,如果沒有吳仁杏,絕對沒有他夏平安的今天。他夏平安至少應當知恩圖報才對。


  但是夏平安這個善於見風使舵的家夥,為了在官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什麽惡毒的事都能夠做得出來。


  就在見到吳仁杏對於燕國的外交與軍事上完全失敗後,夏平安便立刻棄吳仁杏而去,轉而投向了彈劾吳仁杏的陣營,並企圖置他於死地。


  從此點可以看出,夏平安便是個典型的忘恩負義而且陰險狠毒的家夥。


  從楊太後禦前退下的夏平安,他的心中根本沒沒有打算,要認真的去追捕殺害吳仁杏的凶手,至少他還是很感激羅平君替他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


  尤其是現在大燕國的軍隊,已經直逼臨安城下的眼皮底下,哪裏還有辦理此事之餘力呢?

  何況他明知是蔣清揚在包庇羅平君,至少他目前還不想因為羅平君而得罪蔣清揚。


  盡管如此,他還是裝模作樣地來到了臨安府衙,將逮捕羅平君一事交辦下去。


  在鳳禧樓裏,蔣清揚一直將我視為最信任的心腹,有什麽疑難之事必定會向我谘詢下意見,或者叫我親自去處理。


  從朝堂上下來之後,回到鳳禧樓,還沒有來得及坐下喝口水,蔣清揚立刻派人將我找來。


  蔣清揚待我坐定之後,開門見山地問道:“我,今天夏平安送了個大大的人情給我,是好事還是壞事啊?”


  說著,蔣清揚就把今天朝堂上的事情對我講了一遍,特別提到夏平安在散朝過後的擠眉弄眼,言猶未盡的感覺。


  “蔣伯伯,不瞞你說,就我所知,在整個臨安城中,能夠完全信任的眾大臣,恐怕隻有我父親苗子才一人而已。”我誠懇地說。


  “這個我當然知道,”蔣清揚微笑著望著我,他堅定地說“我知道這些家夥目前隻是想讓我替他們賣命,隻是利用我而已。可是這是我唯一報效國家的方式啊!這個機會我已經等了十多年了,我絕對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那麽,我認為目前的情況下,你應當主動去拜訪下右相夏平安和左相林詩雲,前去探聽下他們的口風”,我斬釘截鐵地說。


  “哦,”蔣清揚揚了揚眉毛,感興趣地問道,“那麽這個問題你是怎麽看的?”


  “當前,臨安城內人心還不穩定。可以說,在伯伯的義軍開進臨安前,城內根本就是一觸即潰的局勢,一丁點風吹草動,就會讓帝王將相和全城軍民棄城而逃”。我看著窗外,夕陽正好。


  “這點分析得不錯,”蔣清揚若有所思,“如鬆你接著繼續說”。


  “伯伯的義軍駐紮在相國寺,讓城內軍民心裏有的主心骨,好象在迷茫之中的一盞指路明燈,他們都有了希望,王公貴族們也都指望著你能夠拯救他們,他們此刻是把你當救世主的”。


  “不過說到底,他們都是從骨子裏懼怕你的,”我敏銳地指出這一點。


  “為什麽呢?”蔣清揚大惑不解,“我又沒有什麽野心,他們怎麽會懼怕我?”


  蔣伯伯隻是為人太過於耿介,不知圓滑和變通,許多時候,並不是你不主動去得罪別人,並不意味著別人不會主動來害你啊。


  要知道,壞人之所以是壞人,正是因為他們會幹出許多人神共憤的事,讓人無處伸冤的事來啊。


  “伯伯,說句不怕得罪你老的話,”我誠懇地說,“你老處世不如他們圓滑,又太方正,根本不討他們喜歡,但他們又不能在此時得罪於你,於是你就處於一種奇妙的境地。”


  “他們既需要你為他們效力,又怕你將暴燕大軍趕走後,你一個人獨立大功,什麽都沒他們的份。所謂功高震主。不但如此,他們還會視你如眼中釘,肉中刺,不拔除不痛快啊。”


  “所以,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會有很高的利用價值,他們也會滿足你的一切要求,如果你的利用價值失掉了,就是他們想將你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清除的時候了”


  “事實上,曆史上的諸多史實已經證明,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卸磨殺驢的事,他們這些人,幹得可真不少啊”,我發覺自己的話有些過了,語言方麵好象有些問題,怎麽說蔣伯伯是走狗、驢之類的呢。


  這些話說得有些重了,蔣伯伯不會怪我吧。我有些惶惶安地看著蔣清揚,發現他已經陷入了深思。


  許多道理隻需占到即止,蔣伯伯也是明白許多事理的人,隻是一時沒有明白過來。所謂當局者迷,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我把問題的重點給他理出來了,具體應該怎麽去做,他自己會拿定主意的。


  於是,我替蔣伯伯掩上門,悄悄地退了出來,留下他一個偷偷人靜靜地思考一些問題。


  出來外麵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新鮮空氣。在裏間的空氣,可真是讓人感覺到太憋悶了啊。


  今晚月色很好,明天看來是個好天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