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羽半仙> 第605章 破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05章 破解

  龔闕在第一個回合較量之中,親身感受到了裴根進攻之銳利,他很清楚,裴根的進攻能力,基本與他持平,同時,裴根出色的網前控製能力,比自己更具優勢,假如不能及時加以扼製,任其隨意發揮,他接下來的局勢將變得不利。


  網前爭奪的目的是什麽?當然是在限製對手進攻的同時,為自身謀求進攻機會,誰的網前控製能力更強,誰就將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可以說,網前能力的優劣,將直接影響雙方的攻防構成。


  裴根的網前能力在龔闕之上,這看似對龔闕是一件極其不利的事情,然而,龔闕卻並不在意,因為,他有豐富的經驗,知道如何去限製網前能力強勁的裴根。


  裴根得到了首分,發球權來到了他的手中,與龔闕一樣,一個網前小球發出,兩人展開了第二回合的較量。


  龔闕利用反拍在球頭輕抹,羽球在網前走出了一個小斜線,出現了一米來遠的平移,飛向裴根反手網前邊線附近,看這意思,他準備與對手在網前爭上一爭。


  裴根見到龔闕接球放網之後,並沒有急著回位,而是守在了網前,哪裏還不知道對方的意思,那是在逼迫他率先挑球,來贏得進攻機會。


  裴根心中早有定計,暗笑之後,他非常自信地迅速上網,伸出球拍迎向羽球,在做出一個直接放網的動作後,卻在球拍將與羽球接觸前的瞬間,球拍猛然下沉,再然後,拍頭一勾,以假動作打出了一記勾對角。


  這一個對角線不僅出球質量極高,並且還輔以了假動作,讓場邊的看客們都發出了不小的驚呼,歎息此對角球之漂亮,乃是平時少見。


  許多人甚至都開始思考,假如對方是他們自己而不是龔闕,麵對這麽一個堪稱神來之筆的對角球,能反應過來嗎?哪怕反應過來之後,能將之救起嗎?


  然而,還沒讓大家細想,場上的龔闕已經動了,他在羽毛球最發達的滬市摸爬滾打多年,又豈是這種小手段可以欺騙,他既然準備盯牢網前,怎麽會隻守住其中一邊,而漏掉另一邊呢,哪怕對方打出假動作也是徒勞。


  不過,龔闕對於裴根的這個對角球也是大加讚賞,不僅速度快,同時,極其貼網,過網高度控製得也是恰到好處,幾乎過網即墜,這種神乎其技的手段,龔闕自認為也難以做到。


  龔闕以極快的速度,沿羽球軌跡如影相隨,然後在他的反手網前,利用拍麵輕輕搓動羽球,使羽球發生翻滾,並落向裴根的正手網前,他的這一網前回放,質量同樣很高。


  裴根既然打出了對角球,必然先於龔闕了解球路,就在他剛剛出球刹那,整個人就已經隨球移動,然後,便見到龔闕快速做出了網前回放。


  由於早有預判,裴根上網速度極快,並且輕鬆搶到了高點,這一次,他不準備再勾對角,高點的機會,代表著場上的主動權,他要將這個機會發揮最大的效率,給對手一個難忘的教訓,同時告訴對手,想與他裴根爭奪網前,還不夠格!


  高點搶網的好處,便是更利於網前控製,更容易回放出來高質量的網前球,這也正是裴根準備做的事情,在這種搶網高度之中,他有能力回放出極其貼網的網前球,甚至有機會放出滾網球!

  極其貼網的網前球,球員很難再將其挑至底線,哪怕勉強挑起,很多時候也會形成“半場球”,賽場上一旦出現的半場球,必然會遭遇對手無情絞殺,基本與死球無異。


  裴根的想法固然很好,他也按照了自己的想法去實施,然後,也施放出了一個質量超高的網前球,雖然沒有形成滾網,但與滾網效果差距不大。


  現在,應該到了看對手笑話的時刻,裴根很想知道,對於這麽一個高質量網前球,龔闕會如何選擇,無論選擇挑球還是繼續回放,龔闕的球,都逃不掉遭到致命的一擊的命運。


  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卻顛覆了裴根的三觀,因為龔闕既沒有選擇挑球,也沒有選擇放網,而是采取了一種極其爆裂的方式——撲球。


  那位說了,兩人都在網前,難道裴根沒有防對方這一手撲球嗎?其實,裴根確實沒有防,沒有防對方撲球不是因他的疏漏,而是他認為此球根本沒有被撲的可能!


  裴根放網速度極快,放網高度又控製得幾乎到了極致,哪怕對方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在羽球高於球網位置抓球,這是他不擔心被撲網的根本原因。


  但是,這個球還是被撲了,哪怕被撲中時,羽球已經明顯低於了球網。在羽球被撲中的刹那,裴根終於明白,此球為什麽能夠被撲中,並且隨著此球被撲,他除了感慨龔闕的可怕,心中幾乎要涼了大半,他知道,讓他引以為傲的網前優勢,怕是要沒了。


  龔闕的撲球究竟是怎麽完成的呢?不可否認,龔闕那無與倫比的速度,是完成他撲球的關鍵,但是,速度再快也不能直接幫他撲中此球,因為哪怕他的速度再快,在抓住羽球的瞬間,球頭已經處於球網下方,這個時候,還需要另外一項技術作為補充,那就是抹撲技術。


  網前撲球,主要發力單元集中於手指手腕,偶爾也會借助小臂發力,而大臂並不參與其中,網前撲球最講求速度,假如大臂發力,就很有可能失去撲球機會,畢竟網前的機會轉瞬即逝。


  撲球之時,拍麵正對羽球,配合球員的場上移動,利用指腕之力下壓,完成整個撲球動作,不過,這隻是正常情況下的撲球,隻能撲中高度仍在球網上方的網前球,如果羽球已經低於球網,這個技術動作就不再適用。


  當羽球已經低於球網的時候,基本已經沒了撲球機會,但是,假如羽球低於球網很少的時候,卻還可以使用一種“抹撲”技術,完成撲網。


  嚴格來說,抹撲技術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撲球,更像一種快速的向上撩球,隻是它的效果與撲球相近,有些人也將它稱之為撲球。


  抹撲與撲球的發力單元相同,都是手指和手腕,甚至抹撲對速度的要求更高,速度快上一分,成功率就會增加一分。


  其實從技術要領上來看,抹撲是拍網向前上方揮動,拍網與羽球摩擦,帶動球身上行跨越球網,完成撲球。


  這個看似簡單的抹球動作,卻需要球員在電光火石之間完成,並且需要細致入微的控製能力,稍有差池,便會導致羽球下網、漏球或將球撲出界外的風險,如果沒有經受過專門訓練,很難將此技術運用自如。


  很顯然,龔闕在抹撲技術上麵,下過苦功,現在將之利用到與裴根的網前對抗之中,便收到了極佳的效果,完美地化解了裴根的網前優勢。


  失去了網前優勢的裴根,接下來隻能與龔闕展開正麵硬碰,這種較量,已經不存在任何僥幸可言,完全需要雙方實力的比拚。


  裴根的實力強嗎?確實很強,但在龔闕的麵前卻要大打折扣,因為他的速度與龔闕相比存在著差距,哪怕這種差距隻有一絲一毫,也能妥妥讓他處在劣勢之中。


  在體育館的二十一號場地,進行著另一場的半決賽,對陣雙方分別是張繼紅與沈醉藍,他們二人分別是臨榆賽中的冠亞軍。


  她們是老對手,臨榆賽中,張繼紅力壓沈醉藍奪冠,而在今天的賽場上,局勢卻呈現出與半年前不一樣的景象。半年以來,沈醉藍的實力得到了突飛猛進的增長,甚至已經脫胎換骨,此時的她與對手爭得異常激烈,而她的比分,也領先於對方,並且還呈現出繼續擴大領先優勢的趨勢。


  應該說,沈醉藍進入臨榆體校後,得到了更加正規的訓練,她的進步是迅猛的,若不然也不可能在與張繼紅的對抗之中,占據優勢。並且,當初沈醉藍在臨榆賽時,她的腳上還有傷,那些傷痛,也導致了她發揮不佳,假如她當初沒有受到傷痛的困擾,臨榆賽的冠軍究竟花落誰家,還真不好說。


  在某種意義上看來,沈醉藍在賈鼐杯賽中與張繼紅相遇,不僅可以看做是她的逆襲之戰,也可以看做是她的複仇之戰,隻要她能在這場比賽中戰勝張繼紅,必定會對她的羽毛球成長道路產生深遠的影響。


  二十三號場地,這裏麵的對陣雙方是楊憶清與冷晴,其中楊憶清在八進四比賽中,再次淘汰同組隊員郭小禪,闖入四強,而冷晴則是擊敗了她的校友路萱,殺進四強。


  隻是此時看二人的比賽,楊憶清似乎遇到了不小的麻煩,她與對手相比,速度與進攻水平相近,對於女球員來說,因進攻沒有跳殺,進攻也隻能勉強稱為進攻,但是,她的對手卻比她多了一個特點——球路詭異。


  其實幾乎所有女性球員,她們的球路通常都會比較多變,沒有辦法,受天生身體條件的製約,女選手的進攻威脅不大,特別在少年組中更是如此,因而,她們隻能更多地去依賴多變的球路,來尋找獲勝的契機。


  而冷晴卻是將她的球路變化,演繹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特別是她多變的球路往往會與假動作結合,更會讓對手防不勝防。


  這場比賽之中,楊憶清可以說吃盡了苦頭,盡管她已經小心再小心,謹慎又謹慎,卻仍然免不了中招。


  在這場比賽之中,由於楊憶清需要時刻小心,無形之中還嚴重地影響了她的正常發揮,這對她來說算得上雪上加霜,不出意外的話,她幾乎沒有翻盤機會。


  少年組賽場之中,最輕鬆的球員無疑是十九號場地的佘同,他僅憑速度優勢便將吳迪壓製,使之幾乎完全失去了反抗之力。


  精準的預判,第一時間身體到位,這是擁有速度優勢球員在場上的體驗,就像現在的佘同,在他每一次到位之後,仍然還有充足的時間,來決定下一球的落點,不出意外,每一個落點都指向了吳迪的軟肋之處。


  其實對於吳迪來說,比賽中出現這種局麵,早在他的預料之中,隻不過,預料之中是一回事,但真正身陷此境,卻又是另一回事,這種感受就像一個溺水的人,想拚命把水從身邊推開,然而水卻將你牢牢包裹,水還不停地灌入你的口中。


  感謝依舊雲齊、感謝想像力在心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