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以四分之差,輸掉了首局,這個比分,對他來說已經非常難得,但是,最難得的事情,卻是他在極致的加速之中,竟然堅持了整整一局的比賽,這也是董明在首局之中取得的最大收獲。現在的董明,似乎說一陣風就能將他吹倒,沒錯,極致加速的後果,便是他全部的體能已經被掏空,來到了局間間歇之時,他甚至連喝水都感到有些費力。
此時的董明已經極度疲乏,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第二局比賽應該怎麽去打,再說,他也沒辦法再去考慮這些,以現在的狀態,董明感覺,館內任何一位球員,抬抬手都可以輕鬆將他擊敗。
雖然此時董明的狀態已經達到了近乎崩潰的邊緣,他的內心之中卻感到一陣輕鬆,在這局比賽之中,他做到了與強大的才藝對抗,並且通過與才藝的對抗,他已經知道,自己與這些高水平選手的差距究竟在哪裏,因為隻有弄清楚這些,他才能找到自己的前進方向。
董明很清楚,無論進攻還是速度,他都與才藝存在著差距,特別是速度方麵,哪怕他在極致加速之時,仍然無法與其相比,但是,他在比賽中,竟然能夠與才藝形成僵持,說明了什麽呢?
按照常理來說,無論速度還是進攻,哪一方麵與對手存在差距,比賽都會相當艱難,說獲勝無望也不為過,但是,董明在兩方麵同時與對手存在著差距,卻仍能與對手形成對抗,那麽這裏就隻有一個解釋,雙方的差距其實已經比較微小,達到了可以企及的範圍,加之他自身確實有一些其他方麵的優勢,最終與才藝形成僵持,也是可能之事。
球場間歇階段,這些來為董明加油的球友們,雖然都有一肚子的問題,卻沒有一人會輕易開口,他們看到了董明的疲憊,同為球員都非常理解,知道此時的董明已經累得甚至無力思考,還沒有誰這麽沒眼力見兒。
隻有湯老師簡單地囑咐了董明幾句,簡單來說,就是告訴他在接下來的比賽之中,完成比賽即可,切不可以再像首局那般不顧一切去拚。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董明想不想拚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拚的問題,第二局剛一開局,董明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他也很想讓自己快起來,但是,卻隻能想想而已,根本無法做到。
董明的體能已經見底,他現在的比賽也隻是依靠一股意誌力在支撐,依靠本能去比賽,展現出來的是他正常的速度,完全無法與首局相比。
在這種速度之下,董明已經想到了結局,他的第二局,最終必將以懸殊的比分黯然收場,他想抗爭,然而能力卻做不到。事實上,董明今天的比賽表現,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如果不是他具備充沛的體能,擁有極強的耐力,在極致加速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完成首局比賽。
或許有人不理解,董明不是已經沒有體能了嗎,那麽,為什麽他現在還可以繼續比賽,拋開加速的環節,比賽之中的奔跑就不需要體能了嗎,他又憑什麽可以堅持下來?
其實這個問題解釋起來也很簡單,就比如一台汽車,隨著從新車變為舊車,仍然可以繼續行駛,此時高速度或許隻能夠跑到一百五十邁,達到這個速度之後,然後無論再怎麽加大油門,都無法加速到新車之時的程度,這就是動力不足了,雖然可以繼續使用,卻無法加速到原有的水準。
這個比喻雖然不算恰當,但董明現在的情況就像那台舊車,雖然仍然能夠行駛,速度卻隻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狀態。
董明心中出現過多種預測,速度降下來之後比賽之中被虐的場景,比如,他的後防線可能會變成篩子一般,一次次地被才藝擊穿,又比如,被才藝以四方球的形式,在場上溜來溜去,直到他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追趕下一顆來球等等。
董明早已經做好了這種心理準備,輸球沒關係,他沒有遺憾,他已經盡力了,潛意識之中唯一的堅持,就是不希望自己輸得太過難看。
就在董明還在猜測才藝到底做何選擇,是準備對他發動進攻,還是準備盡情地在場上調動他時,董明卻驚訝地發現,才藝的速度,居然也降了下來。
董明不理解為什麽才藝會同樣降速,他很清楚對手的實力,知道才藝加速遠沒有他那般瘋狂,首局比賽之中,才藝確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消耗,卻不是像他一般耗盡體能。
既然對手還具備足夠的體能,利用速度優勢拿捏他董明,不是很好的機會嗎,然而事實上卻是對方的速度就這樣沒有道理地降了下來,隻隱隱保持比他快了一分。
既然才藝主動降速,董明原本想像之中,那些受到瘋狂的攻擊或被耍得在場上團團轉的場景,並沒有出現,對方仍然有板有眼地與他打著攻防戰,在這一刻,戰爭居然有種向和平(演)變的趨勢。
這種和平隻是一種相對的和平,哪怕才藝降速,仍然占據著場上的優勢局麵,而才藝所表現出來的優勢,似乎與首局保持著一致!
比賽出現這種局麵,一度讓董明心中浮想聯翩,他最開始時的理解,便是才藝準備保存實力,因為接下來的比賽,必將一場比一場激烈,才藝有這種想法,也情有可原。既然這一場比賽已經是必勝的局麵,繼續拚下去實在沒有必要,倒不如節省一些體能,以應對接下來更加殘酷的戰鬥,何樂而不為?
但是,隨著比賽的繼續,董明又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情,他發現才藝的進攻,雖然仍然威勢十足,但與首局相比,卻沒有當初的犀利,與此同時,才藝在發動進攻之時,他的身上,似乎少了幾分戾氣,多了幾分和氣,好像把比賽打成了友誼賽。
董明不覺得他與才藝多麽熟悉,哪怕兩人同處一個小組,雙方也沒有正式說過幾句話,再說了,才藝隻要沒有比賽,通常會與那位孫全攻一道,跑去青年組那邊賽場晃悠,兩人之間根本就沒有多少交集。
才藝為什麽改變打法,說他為了保存體能,似乎也站不住腳,畢竟速度占優的時候,球員體能消耗會變得更小,才藝根本沒有這麽做的必要。
董明心中的的這些疑慮,直到進入比賽間歇,才得以解開,而幫他解惑的人,自然是湯老師。
“才藝這場比賽之中的表現,應該出自球員之間的默契,當一位球員的實力明顯高於另一球員,並能夠完全掌控場上局勢之時,雙方之間往往會達成這種默契。這種默契通常發生在相熟球員之間,並且兩人關係應該還不錯,就比如昨天才藝與劉劍鋒的比賽,他們兩人同來自趙州體校,而才藝實力明顯高於對手,因而,他在比賽之中表現得比較溫和,最終兩人的比賽成績也不算懸殊。”
董明似懂非懂地聽著湯老師的解釋,可是,貌似他與才藝確實不存在什麽友誼之類,雖然董明沒有追問,他迷惑的眼神卻出賣了他,自然,湯老師善解人意地繼續替董明解釋。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這種情況相對特殊,那就是對方比較認可你,或者你的表現贏得了對手的尊重,對手同樣表現出來這種默契!”
董明自知水平與才藝相距甚遠,尚無法在與其的較量之中將之擊敗,不過他倒是能夠感覺得到,首局比賽之中,才藝應該用出了全力,盡管那一局比賽董明輸了,他內心之中仍然感到了一點自豪。
或許,正是因為他將才藝逼得用出了全力,才獲得了對手的認可,經過這樣的一番分析,董明打消了心中幾分疑惑,同時,對才藝這位球員生出一種親近之意。
任何一個知道努力,勇於上進的人,必然會得到他人的尊重,而人們也隻會尊重有上進心的人,它是一條適用於任何場合的鐵律,哪怕他們之間還是對手。
感受到了對手善意的董明,此時卻做出了一件讓他自己都感到瘋狂的決定,他準備在第二局的下半段,再次開啟加速模式。
那位不是說了嗎,董明的體能已經見底,現在使用常規速度比賽,也是依靠意誌力在支撐,難道他還可以繼續加速?
這種理解並沒有不對,董明在首局耗盡了體能也沒有錯誤,但是,在獲取力量方式上麵,人與汽車是有區別的,在通常情況下,人是有潛能的,董明準備在這一階段激發自己的潛能,也可以稱為超越自我。
激發潛能,是對於身體的一種透支,對身體是存在危害的,所以要盡量避免,激發潛能的做法必須非常小心,采取這種手段,賽後更需要做好調節工作,否則,將給球員帶來比較嚴重的後果。
激發潛能的方式,對於球員也並非完全沒有益處,假如球員懂得調節,能夠主動將身上產生的隱患清除,那麽,在一次次的潛力挖掘過程之中,球員往往也能夠獲得極大的進步,隻是其中的分寸把握,容不得半分馬虎。
董明是誰啊,他掌握著內氣外放和內視之能,根本沒有後顧之憂,事實上,他在首局的極致加速之中,就已經一定程度上透支了體能,現在經過了半局比賽的調整,他又準備放飛速度,再次與才藝展開新一輪的較量。
感謝依舊雲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