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教練的進攻如期而至,董明感覺,戴教練的這一波進攻,因準備充分、又加了力,比前兩輪更加犀利,甚至比於旻還要強出一些,雖然還達不到才藝那種水準,卻也相差不遠!
戴教練的進攻能力與鄭飛相比,更是把鄭飛甩出好幾條街,怎麽說呢,兩者比起來,就好像一個壯年與嬰兒比力氣,其中差距可想而知!
而董明在這一輪接殺之中,也不再像前兩輪那麽灰頭土臉,顯得相當從容,無他,前兩輪是因為吃了彈網球的虧,因救球而腳下不穩,而這一輪,盡管對手的進攻更具威勢,董明同樣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戴教練殺直線,董明則彈出斜線後場,戴教練再殺斜線,董明再彈直線後場。
連續了四輪的殺球,不知道是因為用力過猛想獲得片刻喘息,還是準備改變節奏,以獲得更好的機會,戴教練突然改殺為吊,將球劈吊至董明的正手網前。
無法強攻突破,戴教練做出改變也很正確,隻是他錯誤地估計了董明的速度,具體來說不了解董明變速能力的強悍,那麽,劈吊就是錯誤的選擇。
無論戴教練打哪個點,都優於劈吊,因為劈吊之後,隻要董明回放速度足夠快,他就要陷入巨大的被動,因為,如果董明回放,他就需要麵臨大範圍的場上轉移!
看到了劈吊,在上網的一刻董明果然變速了,在變速過程之中,還恰好遇到了三力合一,董明的速度再次提升,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完成了上網,甚至做到了高點拿球!
看到董明如此速度,戴教練眼睛紅了,哪裏顧得上多想,加速衝向網前。
然而,在羽毛球比賽中,速度的價值是全方位的,網前高點拿球的優勢,也是具備多變樣的,看到衝向網前戴教練,董明又怎會客氣,他突然手指發力,改放為彈,將羽球彈向了戴教練的身後!
如此一來,戴教練尷尬了,還在向前衝的他,卻發現了羽球飛向了身後!
戴教練強行止住前行的步伐,二次啟動,奮力後撤,在身體不到位的情況下,拚盡全力,勉強打出了後場高遠球。
戴教練也盡力了,身體完全失位,沒有足夠的發力空間,高遠球打得隻高不遠,形成了半場球!
董明輕輕躍起,一拍揮出,羽球與球拍輕微摩擦,他沒有進攻,僅僅打出了斜線滑吊,羽球落於對手的反手網前,董明輕鬆得分。
能夠拿下首分,董明主要的依靠自然是個人實力,若非他沒有能力夠防住戴教練前幾輪的狂轟濫炸,又怎麽可能將局麵扭轉到對己方有利?
戴教練有些輕敵,也是董明拿到首分的重要因素,從接發球時開始,戴教練想憑借自己的假動作手段,去欺騙董明,這是他失敗的開始。
在沒有做到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戴教練盲目與董明鬥網前是不智的,放給董明一個質量不高的網前球更是笑話,憑借強大的變速及網前掌控能力,董明一下子就掌握了主動,當然,接下來戴教練挑球出現了彈網,那隻是運氣成分。
或許因為董明救球表現得過於驚豔,在他拿下首分之際,觀眾們反倒變得平靜起來,鼓掌叫好的,也隻剩下了樊依依與林慕雙。
比賽繼續,由董明發球,在他對麵的戴教練,則一臉凝重。
董明仍然發出網前小球,這一次,戴教練沒有取巧,規矩地搓放網前,而董明,依然我行我素,想都不想將球挑向了對方的正手後場,他準備在實戰中練習接殺,一點機會都沒想放過!
看到對手又將機會主動奉送,戴教練內心有點複雜,一方麵,他覺得董明的防守,簡直如同鐵桶一般,難以攻破,他已經生出了一絲畏難情緒,而另一方麵,心中卻又有一個聲音在說,對手囂張地放任你進攻,是一種蔑視,決不能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一定要打出自己的氣勢,摧毀對手的自信!
球場之上,石火電光,不容多想,戴教練還是發動了進攻,很顯然,第二種想法,在他的內心中占據了上風。
就在戴教練猜測,一擊之後,董明會如何防守之際,忽然看到,羽球的線路似乎出現了問題,戴教練心裏歎息,因過於追求極致,此球應該出了邊線,而對麵董明已經將此球放過,更加證實了他的猜測。
看著進攻出現失誤,戴教練對自己的進攻信心更加不足,那麽,想要在這場比賽中取得勝利,他隻有一種方式,隻是,想想他都有些臉紅,自己比對手大了一倍不止,難道,還要與一個孩子去拚消耗不成?
所謂拚消耗,也就是展開四方拉吊,這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采取這種打法的球員,必須具備兩項基本素質,體能好且失誤極少,二者缺一不可。
在戴教練看來,董明還是初中生,體能必然無法與他相提並論,更遑論董明賽前已經打過了兩場比賽,而從技術穩定性上麵來說,雖然他已經三十出頭,卻一直從事羽毛球教練工作,在穩定性方麵,自認為已經超出許多專業球員。
正在戴教練猶豫不決的時候,忽然看到對麵的董明,緩緩將落地的羽球拾起,然後打給了自己,意思是說,剛剛那一球,居然殺在了界內?
也隻有這種可能,所處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自然不同,隻有距離最近的人,才可以準確地地看清楚落點。
此時,剛剛湧出想法再次縈繞在戴教練的心頭,還是打消耗吧,否則,想戰勝董明真的很難,他有了決定,至於是不是勝之不武,也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有了決定的戴教練,發出了網前小球。
其實,剛剛戴教練的那記殺球,隻因球速較快,董明也沒看清到底界內還是界外,或許界內,也或許出界了,這種兩可之間的事情,他不願意占別人便宜,讓給對手又能如何。
董明在接發球時,再次將球打到了對手的後場,他今天已經鐵了心,要把這位戴教練,當成一個磨刀石使用。
而戴教練因有了定計,要與董明打消耗戰,打拉吊結合,自然摒棄了剛猛進攻的路數。
麵對這麽一個後場球,戴教練快速到位,在他躍起揮出球拍之際,在球拍與羽球接觸前的刹那,突然力量一收,改殺為吊,將球收吊至董明的反手網前。
見到對方居然沒有進攻,董明略感失望,卻也不會多想,比賽還要繼續。
變速上網,董明在較高位置拿球,拿球後沒有停頓,球拍輕輕一勾,形成網前對角線。
此球,讓戴教練感覺非常難受,董明出球的落點,在他的最遠位置,接球必須做出最大範圍移動,最讓戴教練難受的地方卻不在於距離,而是董明的節奏太快,快得他必須以最快速度上網,才有可能將球救起!
戴教練心中也在盤算,如果剛剛選擇進攻的話,會不會同樣陷入這種尷尬?
拚盡全力,戴教練終於將球救到,挑向了董明的後場,至於他為什麽沒有放網,一來做不到,二來,那麽低的接球點,即便能完成放網,放網後八成會被對手拍死!
剛剛將球救起,戴教練便馬上看到對手又回過來了斜線高遠球,再次將球打到自己的正手後場,他的心裏稍稍安穩,暗道,萬幸對手沒有進攻,否則,以自己剛剛的狀態,哪裏能夠擋得住對手的攻擊!
戴教練卻不知道,董明根本沒有進攻的打算,隻準備拿他當陪練呢!
看著羽球再次來到後場,戴教練咬了咬牙,決定攻一波,拉吊結合打法,也不是排斥進攻。
戴教練發動進攻還有另一個目的,他要通過進攻進行過渡,原因是此刻他仍然在被動之中,而殺球,同樣是最佳的過渡手段。
殺出直線,戴教練見到董明擋出了直線網前,而不是遠網,略微寬心,隻是又見到董明擋網之後,已經守在了網前,沒有任何漏洞可鑽,無奈之下,隻得將球挑至後場。
然而,董明此刻的表現,讓戴教練有些皺眉,前幾球你董明沒有好機會,不進攻還能理解,可是現在又是怎麽回事,剛剛挑球明顯沒有到位,你還不進攻是幾個意思?
戴教練並不知道董明利用比賽進行實戰訓練,更沒有想到已經把他當成了陪練,他的分析比較簡單,認為,隻有對比賽擁有絕對信心的那個人,才會主動放棄進攻機會吧?
小樣兒,難道比賽剛剛開始,便認為已經可以掌控了比賽?戴教練心裏開始有些憤怒。
戴教練不認為他的實力不及董明,從開局來看,雖然董明的變速能力較強,整體速度自己一邊占據著上風,而從進攻數量來看,呃,這一點沒有了意義,到目前為止,董明還沒有發起過一次進攻!
戴教練心裏惱火地想著,自己這邊還沒有露出破綻,你就已經這麽自大,小看天下英雄,那麽,我就一定要好好教教你做人的道理。
就在這一刻,戴教練更加堅定了拉吊結合的基調,並且,加速了,他要把這場比賽變成體能磨盤,準備將董明最後那一點體能壓榨幹淨,他倒是要看看,對手沒有了體能之後,還能不能繼續自大!
董明也發現了戴教練球風突轉,進攻數量驟降,變成了拉吊打法,隻能暗暗歎息,唉,本以為你是一個挺好的陪練,現在,卻沒了!
感謝依舊雲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