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伯家的聚餐,怎麽說呢,因為有這麽一台卡車的存在,總的來說還算圓滿,最起碼,大伯大嬸沒有在飯桌上發瘋。
從這一點來看,董明心裏幾乎已經接受了這位卡車,同時還在想著,近親就近親吧,有她在,最起碼在家裏的這一片世界,能看到趨於和平的跡象。
比如,當大家聊到一個月後要打栗子的時候,卡車咧著大嘴,渾不見外地對大伯大嬸說道,“表姑、表姑夫,你們放心就是了,打栗子事兒也不用勞煩別人,幾十顆栗樹,我一個人能全包了,實在忙不過來,還可以把我哥喊過來搭把手!”
卡車是大嬸表弟家的閨女,所以,她稱呼大伯大嬸姑姑姑夫自然沒錯,不然的話,換成別人家閨女,誰會在相親的時候便直接住到了婆家?
還別說,看著卡車那副壯碩的體格,身材比小林子還大了一號,沒有誰認為她完不成這項任務,同時,大家對她的好感劇增。
在農村,能幹活的媳婦才是好媳婦,什麽,不能幹活?難道媳婦娶回家裏是當擺設的嗎!
還比如,當董林說出再過幾天就要回臨榆時,卡車又羞澀地開口了,“等你回臨榆後,我就過去找你,也去你們食堂打工,放心,不用你幫忙說話,我會讓他們知道,什麽活兒都能幹,他們實在看不上我也沒關係,在那邊給他們白做一段工都成!”
大家在稱讚卡車能吃苦的同時,董林心裏也在吃苦,可是他不敢反抗,因為有大嬸替卡車撐腰,董林不敢違背老娘的意見,隻能心虛地想著,難道,這就是我的人生?
董明不會去刨析董林的心路曆程,不論他將來會做出何種選擇,也不會太過關注,咳,也不完全對,最起碼,卡車的出現,讓家裏總算安靜了不是?
大伯家安靜了,大哥的結婚安排同樣被定了下來,當爺爺聽到大孫子結婚的消息後,除了出現了短暫的震驚之外,也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爺爺心裏沒有芥蒂那是假的,結婚,豈能是你一個黃口小兒說定就能定的事情?簡直離經叛道!
不過爺爺也算是久經風雨的人,知道孫子如此選擇,確實由諸多的現實無奈造成,爺爺在關鍵時刻做出了重要的選擇,他第一時間主動放下心中的嫌隙,畢竟,什麽事情能比孫子結婚更加重要?
認可了孫子結婚這件事情之後,爺爺便逐一完善婚禮流程,家人出麵那是必須的,在誰去誰不去這件事情上,也彰顯出他獨斷專行的一麵。
爺爺首先做出的決定,便是大伯與大嬸一定到場,這其實也是應有之意,沒有父母到場的婚禮,那能叫婚禮嗎?
其次,爺爺自己也會去,哪怕按照他的身體狀況,跑這麽一趟確實辛苦,但他最主要的目的,是去監督大伯大嬸,他擔心一旦沒有了壓製,那兩個人指不定還會不會折騰出什麽事端!
奶奶留在了家裏,這倒沒有其他特別理由,關鍵是,此次去哏兒都參加婚禮,姑夫借了一台七座汽車,由姑姑開車前往,人再多也坐不開了,不然的話,為什麽還要讓姑姑開車呢?
這樣,前去參加婚禮的人有爺爺、大伯、大嬸、姑姑、父親還有董明和董林,剛好七人。
結婚的事情,必然少不了彩禮,但是,董柏的嶽家在這件事情上表現得非常大度,壓根就沒有跟婆家提起,人家隻有一個閨女,他們想著,隻要閨女幸福了,其他都是細枝末節。
女方家裏不提,不代表爺爺就可以裝糊塗,在這件事情上,爺爺也沒有與對方磋商,直接讓大伯大嬸拿出兩萬塊錢,充作彩禮。
這個數目在當前董家溝子村不能算少,放在哏兒都是什麽情況就沒人知道了,因為誰也不清楚那邊兒的行情,可是,既然人家不在意,爺爺就直接拍板了。
至於禮金,爺爺拿了五千、董明家裏三千、姑姑兩千,加起來又幫董柏湊了一萬,這個禮金數量在董家溝子村已經相當重了。
爺爺還做出了最後一個決定,董柏雖然想悄悄結婚,家裏人也都前去支持,但是,過年期間,必須回村裏再辦一次,這個決定,對爺爺來說才是重點!
有了爺爺出手,事情就愉快地決定了,家裏沒人可以質疑爺爺的意見,接下來,隻需要慢慢等待婚禮的到來。
董明要去參加大哥的婚禮,但婚禮的時間與開學日期比較接近,他便抽空將此事告訴了湯老師,結果湯老師的態度很幹脆,讓董明放心,因開學前她也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也會提前抵達哏兒都。
大哥結婚的日子是農曆七月十六,這一天,宜結婚,董明這些前去參加婚禮的人,在當天一大早,由姑姑駕駛一台別克GL8商務車,前往哏兒都。
其中有一件事情讓董明感到好笑,大家都去參加大哥婚禮了,那位卡車卻仍然賴在大伯家裏,沒走!
董明不清楚卡車到底看上了董林哪一點,但她那執拗的性子,卻著實另類。
姑姑駕車,副駕駛位坐了爺爺,中間兩處最舒服的位置給了大伯與大嬸,父親、董明還有董林坐在後排。
商務車載著七人,先去了齊山一中,拉上董明的行李,然後駛入高速,奔向了哏兒都。
在出發之前,爺爺對大伯大嬸進行的嚴厲的約法三章,第一,少說話,第二,少說話,第三,還是少說話!
於是,大伯大嬸在一路之上,已經開始比較嚴格地執行了爺爺的約定,因此,這一路顯得比較安靜,事實上,除了開車的姑姑之外,也隻有董林與董明兩人是清醒的,其餘人都昏昏沉沉睡了一路。
當董柏接到了消息,聽說家裏人要來參加他婚禮時,心中還是相當興奮的,雖說仍然擔心父母會做出些不當之舉,但是,正如董林說的那般,幸福的婚姻是需要家人祝福的。
現在的董柏,已經不會再糾結於那些小節,他覺得,縱使父母在婚禮中舉止失當,他也不會在意,家人能出現在他的婚禮,對他才是最重要的!
汽車直接駛到了麗楓酒店,董柏為大家事先在這裏訂好了房間。
大家下車時,大哥董柏早已候在了酒店門口。
一行人下得車來,呼吸著比齊山董家溝子更加濕悶的空氣,似乎帶有一點腥味,遠不及山裏清爽。
姑姑用力活動了一下手腳,她不常開車,這種事情她通常都交給姑夫,但今天沒有辦法,開了一路的車,她也確實累了。
然而,當大嬸發現迎接他們的隻有兒子董柏之時,臨來時爺爺的囑咐,早被她忘到了腦後,她現在的眼裏隻有兒子,說話好像也不用怎麽遮遮掩掩。
“兒子,怎麽不見燕子?”大嬸發問了。
大嬸口中的燕子,自然就是今天的新娘熊雲燕,在大嬸看來,男方一家前來,還都是長輩,未來兒媳不說需要多麽熱情,總應該迎接一下以表尊重。
然而,隨著她的問話發出,卻發現兒子董柏臉上露出了尷尬之色,是的,他真的尷尬了。
之前董柏已經把婚禮的流程告訴家人,但從當前情形來看,老媽一定沒有將這件事情記清,況且,董柏的身旁還站著一位“大了”。
所謂“大了”,便是類似於婚禮總管的人物,結婚之際,會總掌婚禮流程,,大了出現在這裏,也不足為怪。
聽到男方母親操著外地口音,問出這個在哏兒都不是問題的問題之後,大了很自覺地上前一步,解釋道,“這個當口,新娘子當然候在家中,等吃過午飯,新郎前去迎親,她才會出現,大家暫時到酒店休息一下吧。”
大了解釋得非常清楚,大嬸也猛然想起,兒子提前告訴過她,哏兒都的習俗與燕北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她心裏仍然不樂意。
兩地婚姻文化的差異在哪裏呢?這麽說吧,燕北人娶親,必然在中午擺開酒席,特別在農村,流水席能從中午一直擺到晚上,場麵著實紅火熱鬧。
哏兒都的婚禮恰恰與燕北相反,在哏兒都結婚,正常流程都是中午吃麵,下午迎親,晚上是正式婚禮,在哏兒都,二婚才會把酒席擺在中午。
雖然習俗不同,但是,大嬸自認為她是婆婆,大老遠從齊山趕來了,來參加你們的婚禮,你一個兒媳都不說來迎接一下,還在在家裏候著,有這樣做兒媳的嗎?
大嬸再次開口,“還是讓燕子來一趟吧,媽總要在婚禮之前,把彩禮親自交到她的手裏!”
彩禮問題,很重要嗎?這個問題,怎麽說呢,說重要確實重要,說不重要……,在女方根本沒有計較的時候,還真算不得什麽事。
大嬸的話,卻讓董柏為難了,同樣為難的還有大了,董柏結婚的地方在哏兒都清武縣,而新娘子熊雲燕的家,卻不在縣城,不僅不在縣城,距離縣城還有三十多裏遠,讓她來回跑上一趟,最快也要一個半小時,這不瞎折騰嗎!
再說了,新娘子現在一身的濃妝,在這種酷暑天氣跑一趟縣城,幾個小時化好的妝估計就要廢了,想補妝?怎麽可能來得及!
董柏的頭登時大了,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