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連番挑釁,正如董明所料,鄭洪也不能忍,況且,他的進攻威力非董明可比,發動的進攻,哪怕是後場強攻,也展現出了一劍鎖喉之威,讓董明望塵莫及。
鄭洪的進攻,非單純的進攻,融入了變速元素,這也是為什麽,吳迪會說,鄭洪的進攻,一旦發動,就會讓人感覺防無可防!
鄭洪的進攻如期而至,其威勢有如拍岸的驚濤,攜無可睥睨之威,攬席卷天下之勢而至,所到之處,摧枯拉朽,蕩平一切。
鄭洪的進攻,讓董明驚駭,要知道,這次進攻,乃是後場強攻,本應該是過渡性質,然而,董明卻在這一波進攻之中,感受到了心寒,是的,哪怕隻是過渡,鄭洪的強攻,仍然具備了非同一般的殺傷力!
董明覺得,假如他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鄭洪的這一次後場強攻,仍然對他構成了威脅!
強大的攻擊力,融入了變速之後,就會變得如此強勢嗎?
董明略感疑惑,倉促之間,他沒有過多時間考慮,必須快速化解當前危機,力量灌注雙腿,瞬間啟動,身體刹那間側移,球拍順勢伸出,堪堪擋出了網前直線。
這一次,輪到了鄭洪場上大範圍轉移,他,也隻能挑球,挑得依然到位,依然沒給董明進攻機會……。
董明不急,暗自思慮,既然進攻無益,我再將機會送出,你有本事,繼續強攻便是,縱然你的強攻仍然對我構成威脅,但,後場強攻,再強又能強到哪裏?
董明另外的意思,還是在做試探,他的心裏甚至期待對方進攻,對方的後場進攻雖然存在威脅,但董明相信,在精力集中的情況之下,仍然不難將其化解。
或許見到剛剛進攻沒有奏效,鄭洪沒有急於進攻,直線收吊網前過渡,董明見狀欺身上網,放出了網前小球。
放網質量一般,畢竟,董明放網,移動需要時間,不過,對手鄭洪,同樣需要場上移動,質量較低的網前球,還不至於形成漏洞。
鄭洪快速移動,挑,羽球再次來到了董明的後場,球很到位。
沒有進攻機會,董明又隻能以高遠過渡,假如鄭洪再不發動進攻,這般繼續下去,將極有可能演變形成四方拉吊的局麵。
仿佛預料到了董明的球路,鄭洪再次發動進攻,這一次,卻讓董明感受到了危機。
鄭洪的這一次進攻,又出現了變速,他的移動、起跳和殺球動作合一,看到董明眼裏,隻能讚歎,幹淨!
鄭洪這一波的進攻,對董明威脅大增,但董明不怕!他需要挑戰,哪怕威脅再大,董明也必須嚴防死守,後場進攻再防不住的話,董明這場比賽就沒法打了,容不得他有第二選擇。
況且,後場強攻本就屬於較弱一擊,哪怕鄭洪的進攻威力十足,在董明精神高度集中、並做好充分準備的前提下,這種層麵的進攻都防不住,那麽,董明也可以洗洗睡了。
振作精神,腿部力量爆增,身體快速移動,董明再次擋出直線網前。
羽毛球的特點,攻有多快,防有多快,進攻迅如閃電,防守也是同樣,來球之勢被董明直接反彈,快字同樣體現!
見到攻勢再次被董明化解,鄭洪也不算意外,後場進攻,也能叫進攻嗎,等會兒一旦有了更好機會,一定教給你,什麽才是雷霆之勢!
麵對董明借進攻之威救回的網前球,鄭洪沒有機會放網,再次挑出後場,此次挑球,似乎因鄭洪情緒動蕩,出現了一點點瑕疵,並不算如何到位,但正常來說,漏洞也不算明顯。
然而,這點瑕疵,卻被董明敏銳捕捉,雖然機會仍然隻算一般,也足以發動一次進攻。
對手後場的強攻威勢都如此犀利,著實讓董明心中憋著一口氣,雖然他一次次防住了對手的進攻,但,被人壓著打的感覺,讓董明著實不爽,他也要反擊。
機會一般,卻也仍然可以算是機會,董明沒有打算放過,他心中的一口悶氣,想要找到一個地方宣泄,那麽,就在此時!
董明也變速了,剛剛移動到中場,他已經雙腳起跳,經過半年強化的進攻動作,在此時爆發,羽球在他的奮力一擊之下,“嘭!”地一聲,殺向了對手的心髒!
受胸中悶氣因素的幹擾,董明的進攻,居然來不及選擇方位,他也沒做多想,隻要能擊殺對手,落點在哪裏又有何妨?在這種情況之下,羽球殺向了中路。
中路殺球,雖然不多,卻並不罕見,通常也可以算是進攻的一種變化,不能多用,用得多了,效率太低,球員在進攻時,仍然最喜歡殺向對手兩個邊路。
董明無心之舉,卻突兀地將球殺向了中路,此球,因在宣泄心中鬱悶,下壓略顯不足,羽球居然直直地向鄭洪的Xiong部襲來。
見到董明來球,鄭洪卻是亂了,因為羽球落點在他的右胸偏腋下位置,他鬱悶了,這一位置接球,他可以使用正手,也可以使用反手,卻無論正反手都非常別扭,甚至,董明此殺球線路較長,還有出界嫌疑,綜合幾個方麵,都少不得影響鄭洪的判斷。
鄭洪要首先判斷此球是否出界,假如判斷出界,他需要快速閃躲,讓出球路,否則,球打在身上,便是界內,然而,他卻不敢放;既然不敢放過,他還需要決定使用正手還是反手,因為糾結,同樣減緩了他的反應速度。
終於,鄭洪動了,羽毛球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不好決定使用正反拍擊打的球,通常使用反手,這一規律,替鄭洪做出了選擇,然而,仍然慢了半拍。
接殺球慢了半拍會有兩個結果,其一,慢了,會失去發力空間,很難彈出後場球,也就是說,慢了,除非球員能力極強,否則,隻能擋前場;其二,防守方被判斷出擋網前,將是災難。
董明很清楚,鄭洪隻是少年組選手,他慢了,九成九不可能彈出後場,此時哪裏還會客氣,完成進攻之後,直接上網,果然,鄭洪擋了前場。
慢半拍的被動擋網,球速很難保證,鄭洪此球也是同樣,被上網的董明不客氣地絕殺,得分。
得到此分的董明,心中卻大為興奮,他興奮的不是他的得分,而是,剛剛一擊居然又爆發出了較強的威力,雖然不能與第一球相比,但卻可以感受得到,進攻的增幅!
此球進攻增幅不多,對董明來說,卻無比重要,他在進攻之時,開啟了功法,通過功法,他已經“看”到了進攻增長的緣由。
現在董明的進攻,經過了磨合,在沒有功法監測的前提下,實現了腰腹之力,揮拍之力及下墜之力的三力合一,進攻威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而今天的比賽,董明在首分爭奪之中,他的一波進攻,實現了進攻能力的突破,超越了三力合一的範疇,這讓他在欣喜之餘,為了尋找進攻加強的真實原因,特意在之後的進攻中,加入了功法監測。
而監測的結果,也讓董明大為驚訝,他發現,剛剛的那一擊,不僅做到了三力合一,同時,還有許多雜力,也融入了那一擊中,正因如此,才使得他的進攻出現了突破!
雜力融入得不算多,董明卻不能不重視,哪怕融入得再少,也會直接增強董明的攻擊力!
董明很清楚自己的三力合一如何實現的統一,是通過進攻動作的調整。
借助功法監測,董明利用了半年時間,一點點調整進攻動作,其中包含了起跳、空中形態控製及揮拍三個過程,經曆的艱辛,隻有董明自己清楚。
完成了這一次的調整,終於讓董明的攻擊力,進入了中等偏上的水準,然而,卻仍然無法形成屬於他的個人特點,說白了,董明對自己的攻擊力仍覺不足。
其實,董明也有願望將更多的雜力,糅入進攻之中,不過,他卻沒有更好的手段,來實現力量流動的調整。
經過技術動作的調整,使董明實現三力合一,已經達到了他能力的極限,想融入更多力量幾乎沒有可能,貪多嚼不爛的道理,董明還是懂的,通過動作調整力量流動,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
可是,在這一次比賽之中,卻意外出現了多力合一,這對於董明來說,是意外之喜,那些本已被他忽略掉的雜力,居然也可以為他所用,董明又怎能不會激動?
必須要找出緣由,雖然此時仍在比賽之中,但,這件事情對董明來說太過重要,他必須乘熱打鐵,一定要盡快將此事弄清。
估計是氣勢的因素了,可是,董明仍然沒有在自身上感受到氣勢,是的,他的功法,同樣可以監測氣勢!
不對,董明想著,他在進攻之時,似乎,胸中有口鬱結之氣隨之吐出,難道,吐出鬱氣也會影響體能雜力?
其實,董明的想法,幾乎接近真相,隻是他並沒有察覺到。
董明的第一擊,之所以爆發出那般強烈的威勢,可以說是一種發泄,換句話說,是鬱氣的爆發,進攻含忿而擊,達到了這種效果。
而董明的鬱氣又是哪裏來的?
他與馮天倫的比賽,憋屈,幾乎要他憋出內傷,然而,內傷沒有出現,馮天倫卻傷了,原本可以正麵將對手擊敗,對手卻自殘了,董明的鬱悶可想而知。
同時,吳迪運動生涯的結束,也讓董明產生了某些觸動,縱然他與吳迪不算多麽親近,兩人也總算熟悉,看著一位天才型選手,就要這麽淒慘地離開賽場,心中生出唏噓,也會產生鬱氣!
鬱結之氣,其實,與氣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氣勢可以引導體內的力量流動,鬱結之氣又何嚐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