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他早就算計得分毫不差
蘇折適時道:“陛下收到北夏的來信了?”
皇帝一愣:“你怎麽知道?”
“早前蘇某給北夏皇致過信,算算時間,北夏若是有來信,也正是在近幾日。”
皇帝才發現他低估了蘇折,道:“看樣子你是早有所準備。”
蘇折道:“當年北夏自顧不暇,管不了靜嫻公主,可如今不一樣了。北夏皇是個重情重義之人,靜嫻如何說也是北夏皇的義外孫女。”
沈嫻看著蘇折。
溫潤的光落在他身上,斐然無暇。她感覺,蘇折和夜梁的談判,到此時此刻方才開始。
“靜嫻若是在夜梁出了事,促使大楚和北夏結為聯盟的話,夜梁則岌岌可危。”
夜梁皇帝何嚐不明白這一點,所以才打算明日把沈嫻送回大楚。
現在蘇折和沈嫻弄清了他的意圖,他反而更加受限製。
皇帝道:“既然靜嫻公主與北夏有關係,何不說服北夏與我夜梁結盟,如此可南北夾擊,滅掉大楚。”
他露出身為帝王的野心,“大楚現在的君王反正也是靜嫻公主的亡國亡父亡母之仇人,如此還能幫公主複仇。”
沈嫻不是柳千鶴,可以為了報仇而不擇手段。
她勾唇笑了笑,問:“那到時候,大楚還是大楚嗎?”
到時候就不再有大楚了,那大片疆土都是夜梁的。她曾經的家國就徹底不再了。
夜梁皇帝知道這個女人不好忽悠,還是沉了沉臉。
蘇折又道:“天下蕩亂,民不聊生,陛下仁德,相信也不願看見那樣的局麵。我們是為了和平而來。”
“為了和平而來,”皇帝冷笑,“為了和平,大楚會隻想拿三座城就把朕打發了?”
蘇折道:“那是楚皇之命,蘇某不得不遵。若是蘇某,定是願意允諾陛下五城的。那就看陛下是相信楚皇還是相信蘇某。”
皇帝震了震,重新打量起蘇折。這個人永遠都是一副平淡的口吻和神色。
皇帝道:“你有什麽本事,讓朕不去相信楚皇,而要來相信你一個楚臣。”
蘇折抬起眸,眼裏一派溫然,“蘇某唯有靜嫻公主在側,陛下信蘇某就是信靜嫻公主。”
皇帝仔細思量蘇折的話,臉上的表情變了變。
“眼下大楚割讓三座城與夜梁,”蘇折聲音說得幽緩,“來日大楚平定,再讓兩城與夜梁。夜梁可作壁上觀,亦可得到兩座城池,實為好事一件。”
“如若不然,此次要麽陛下接受大楚僅僅三座城池的條件,要麽兩國開戰;戰時陛下若不放靜嫻公主回去,使得北夏與大楚聯盟,對夜梁大為不利。”
皇帝道:“不是朕不放人,是她不肯回去。”
蘇折笑了笑,道:“那是當然,除非陛下放蘇某一起回去。可蘇某一旦回到大楚,必定戰不留情,到時是勝是敗,那就各憑本事了。”
無論哪條路,對於夜梁皇帝來說都不是明智之舉。好像隻有相信蘇折和沈嫻,他可高高掛起,白白獲利。
皇帝僵持沉默了一陣,幽幽盯著蘇折道:“你就這麽有自信,一定能幫靜嫻公主平定大楚?”
蘇折道:“說來還要多謝陛下,幫忙處理了鎮南將軍和他的副將們。”
皇帝吸了一口涼氣,頓時感覺夜梁反倒被人給牽著鼻子走了。
夜梁殺了鎮南將軍,夜梁的邊境大軍就更加容易被控製。
難怪,即使他夜梁活捉了鎮南將軍,到了牢裏,靜嫻公主仍是要把他殺掉!
他們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
“蘇某隻願夜梁和大楚十年內不再起戰亂,蘇某必定竭盡全力兌現承諾。”
“五座城池,先割讓三座,剩下兩座存在大楚。”皇帝笑了兩聲,道,“如此朕還得希望靜嫻公主平定大楚,才有希望拿回剩下兩座城。你們算得比朕還精。”
沈嫻恍然大悟。
原來蘇折早就打算好了,先割讓三座,再許諾兩座。
如此一來,蘇折不會獲罪於大楚朝廷,成為天下罪人,更能與夜梁皇帝達成共識,提前避免了在大楚將來內憂之時再產生外患。
因為靜嫻公主有北夏撐腰,夜梁不能與大楚開戰。而夜梁為了得到兩座城,還需得幫助靜嫻公主贏,必要時候能伸一伸援助之手。
夜梁皇帝覺得這條路似乎是最好的路,可又覺得一旦答應了下來,他會感到非常的憋屈。
就好像用了自己的針線,到頭來給他人做了嫁衣。
皇帝沉吟,隨後道:“時候已不早,來人,送靜嫻公主回去休息。”
沈嫻也知道皇帝需要時間考慮,況且她今天晚上也接收到太多的訊息,彼此都需要消化一下。
沈嫻離開殿上時,皇帝又道:“使臣留下,朕有幾句話想問得清楚些。”
沈嫻回頭時,見蘇折在光火中溫然而立。他雖微垂著頭,卻始終沒有彎下脊梁骨,身影分外修長優美,隱隱流露出高貴。
他的高貴,好像同是與生俱來的,隻有在不經意間才流露了出來,閃爍著不容忽視的光芒。
沈嫻步履一頓,還是離開了大殿。
皇帝一步步走到蘇折麵前,定定地看著蘇折喜怒無形的臉,道:“朕想知道,你是在幫靜嫻公主還是在幫你自己。難道大楚的將來,真要由一個女人做主嗎?”
蘇折道:“靜嫻公主是真命天女,為何就不能。”
皇帝笑了兩聲,道:“誠然,大楚由女人做主總比由男人做主的好,就算給她十年,十年之後她也不一定是我夜梁的對手。”
局勢當前,他可以等十年。
說不定十年以後,大楚在一個女人的統治下越來越弱,到時候夜梁再去滅了大楚,也不遲。
千秋霸業,不在乎多這幾年。
皇帝道:“今日之諾,朕要你立下契約。”
蘇折應道:“那便算是靜嫻公主與陛下達成新的盟約了。”
“退下吧,朕明日便準備契約書。”
蘇折行了一禮,而後款款而退。隻是走了幾步,又回過頭來,淡然道:
“陛下誌向鴻鵠遠大,雖不知十年後是何光景,但陛下想收服大楚,蘇某倒有一法子,可不費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