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大戰來臨
轉眼之間到了年關,騎兵營通過四個月的訓練,有了很大的改變,士兵的精神麵貌煥然一新,原來萎靡不振的老百姓都變成了精幹的小夥子。
年三十,徐東讓廚房加餐,殺豬宰羊迎接新年,突然接到龍浩的通知,讓他馬上趕往燕西城。
騎兵營到燕西城幾十裏路,騎馬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
一進大營,徐東就感覺到氣氛很緊張,龍浩坐在上首,兩側站滿了各級軍官。
徐東雖然是個斥候小兵,由於他在幾場戰役中的表現讓所有軍官對他刮目相看,不敢有一絲的輕視,出席這麽重要的軍事會議也沒人覺得不合適。
見徐東到了,龍浩才開始講話:“各位將軍,剛剛接到鬆江府傳來的戰報,北夏大軍近三十萬人馬逼近鬆江府,形式非常嚴峻,這次北夏放棄了東線和西線的進攻,集中兵力攻打鬆江府,用心很險惡,一旦鬆江府失守,燕雲關也可能不保,東線和西線都將被孤立,沒有後勤補給,我們將不攻自破,鬆江府有十萬大軍駐守,現在要求我們派兵馳援,各位怎麽看?”
“我們總共才五萬人馬,都分散在各縣城關口,哪有多餘的兵馬馳援啊。”
“就是啊,我們能守住西線就不錯了。”
眾將官議論紛紛,一致意見是死守西線。
龍浩把目光投向站在最末尾的徐東:“徐東,你有什麽意見?”
徐東站了出來,一抱拳:“殿下,眾為將軍說得有理,西線兵力本來就不足,抽調兵力馳援鬆江很不現實,一方麵要防止北夏軍聲東擊西突襲西線,最重要的是我們就算抽出一兩萬步兵前往鬆江,在北夏強大的騎兵麵前,無異於羊入虎口,挑水填井徒增傷亡,我的意見是加強鬆江沿線的防守,防止北夏軍西渡鬆江,從背後襲擊西昌府,至於鬆江府,有十萬大軍駐守,加上城牆高大,北夏軍短時間很難攻破,朝廷自會派援兵解圍。”
龍浩沉思了一會說道:“嗯,既然大家意見一致,那就這樣定了,那位將軍願意駐守鬆江防線?”
“末將願往。”
“末將願往。”
眾將紛紛請命,徐鵬舉也在此列,龍浩掃了眾人一眼,目光停留在徐鵬舉身上:“徐將軍,你帶五千兵馬扼守鬆江渡口,務必阻擋北夏大軍西渡。”
徐鵬舉躬身領命:“末將誓死固守鬆江防線,絕不會讓北夏軍隊踏入西昌半步。”
龍浩滿意的笑了,眼光不經意的在徐東身上停留了一下。
徐東自然明白龍浩的意圖,讓徐鵬舉去守鬆江,徐東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有燕山營的火炮協防,鬆江防線才會更安全,這種心機徐東有些不喜,可也理解龍浩的苦心,兵微將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從中軍營出來,徐東和徐鵬舉走在了一起。
“少爺,鬆江防線關係重大,不可大意啊。”徐東有些擔憂。
“東子,我知道鬆江防線關係到西昌的後方安全,所以希望得到你的幫助。”徐鵬舉態度很誠懇。
“那是自然,六殿下讓你領兵的目的也是想讓燕山營協防,現在燕山營有六百人在這裏,我帶二百人跟著你吧,燕西那邊的壓力也很大,騎兵營還沒形成戰鬥力,形式很嚴峻。”徐東對整個戰局充滿了不安。
徐鵬舉喜形於色:“太好了東子,有燕山營的協助,鬆江防線固若金湯,對了東子,為什麽不能向上次那樣,直接用火炮對北夏大軍發起反攻?”
徐東苦笑著說道:“少爺,你想得太簡單了,火炮的威力雖然很大,攻打城池隘口很有效,可要麵對快速移動的騎兵,特別是在平原上,我的這點炮彈根本阻擋不了千軍萬馬的衝擊,之前偷襲北夏大營,也隻是打亂了他們的陣腳,取得最終勝利的還是你率領的騎兵。”
徐鵬舉有些明白了,火炮對敵人的傷害有限,造成的心理壓力要更大一些,最終還是要大部隊的衝擊才能取得勝利。
手持將領,徐鵬舉點兵五千開拔,穿一線天,過西昌府直達鬆江。
徐東讓呂劍領兩百燕山營隊員隨徐鵬舉先行,自己回騎兵營同宋天豪、公孫智、魏虎、沈平部署騎兵營的訓練和防禦。
大戰又起,所有人的心都很沉重,特別是棋盤寨的這些人,飽受戰亂之苦很多年,眼看著燕山營的到來讓他們走出了深山,還組建了這麽龐大的騎兵部隊,好日子沒過幾天,戰爭的陰雲又開始籠罩。
“六弟,你的眼光長遠,你覺得這次北夏大舉進攻,鬆江府能不能守住,如果守不住,我們騎兵營何去何從?”宋天豪知道鬆江府失守意味著西昌府會陷入孤立。
“大哥,鬆江府能不能守住要看鬆江守軍有沒有死守的決心和意誌,這個沒有辦法判斷,西線隻要守住燕西和鬆江渡口就沒什麽大問題,我馬上要趕往鬆江渡口協助徐鵬舉,騎兵營在加緊訓練的同時,要加強自身的防禦,如果燕西城遭到敵人攻擊,要全力馳援,隻要燕西城不丟,我們騎兵營就能快速成長起來。”徐東這個時候對於戰爭走向也無法預料。
公孫智說道:“六弟說得沒錯,通過這半年來的經營,我們的糧草軍餉足夠支撐一年時間,就算鬆江府不保,西昌府也能自給自足,我們不必過於擔心。”
有徐東和公孫智這番話,大家稍微心安,隨後徐東做出部署,魏虎率三百燕山營隊員在燕西城協防龍浩,沈平帶一百人留守騎兵營,蘭萍帶二十名醫護隊員隨徐東赴鬆江,通過幾個月的培訓,一部分新兵掌握了基本的戰場救護技能,可以拉到戰場進行鍛煉。
有女兵上戰場,李筱玉很高興,纏著徐東要一起前往鬆江,得到龍浩的允許後,徐東隻得將她安排在蘭萍身邊。
一行二十多人帶著三馬車的藥材和部分糧草出發了,他們比徐鵬舉的主力部隊晚走兩天,一路上還算順利,馬車在山裏的速度不快,直到正月初十才趕到鬆江渡口與主力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