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古人之風:東萊太史慈
“所以,黃忠對梓潼有救命之恩,希望陛下看在梓潼份上,給黃忠一個機會,並且,陛下如果對黃忠招安成功,可是憑白多了一員大將,對黃巾也能夠嚴厲打擊!”
何皇後對著劉宏做了一個萬福,更是把自己準備的說辭,緩緩說了出來。
“救命之恩?招安黃忠?”
聽到何皇後那清麗的聲音,整個大殿全部都靜了下來,滿朝文武全部都齊刷刷的皺眉看向何皇後。
這是來了一個王炸啊!
黃忠手握七十萬黃巾大軍,能招安?
劉宏也是眉頭緊皺,皺眉的對著何皇後問道:
“皇後,你在南陽遇險了?朕怎麽不知道?也沒聽你對朕說啊!”
聽到劉宏的問話,何皇後倒是一點都不慌,控製爾虞我詐的後宮多年,早就做到麵不改色了。
“陛下,當時車架被黃巾衝擊,這是春桃他們都知道的,並且也死了不少人,但是還沒等梓潼去稟告陛下,那黃忠就已經投靠黃巾了,更是協助張曼成攻下南陽,這,梓潼也不說出口了!”
“這次為黃忠說話,一方麵是因為黃忠的救命之恩,另外一方麵是擔心陛下呀,那可是七十萬大軍呀,並且聽說黃忠武藝再進一步,問鼎半步絕世武將境界,天下武將誰能打過黃忠,所以,如果陛下剿滅黃忠不利,損兵折將,這社稷就危險了呀!”
何皇後卻是話音一轉,說起黃忠的強大,說著說著,腿都有點軟了!
“這~~”
聽到何皇後貌似還是為自己著想,劉宏頓時說不出話了,不過想想似乎也是,如果能夠招安,那絕對能省很多事!
想著,劉宏目光不由轉向大殿之上的文武。
“眾愛卿,皇後也說了,想讓朕招安,一方麵是為了黃忠對皇後的救命之恩,另外一方麵卻是擔心七十萬黃巾不好對付,畢竟黃忠可是一員猛將,眾愛卿議上一議,能不能招安黃忠!”
劉宏把問題拋給文武百官,頓時,整個大殿靜了下來,經過片刻的思考,上百號官員卻是劃分成幾個小團體,開始議論了起來,招安黃忠,能給他們關東世家帶來什麽好處嗎?招安黃忠,黃忠算誰的?算那個陣營的?
一時間,大殿之上噪雜一片,就連幾個太監都是議論了起來,倒是何皇後一直給何進打著眼色,讓何進更是皺眉,不過,也拉著自己的心腹商量起來。
“啪啪啪啪啪!”
“行了,商量的怎麽樣了?能不能招安?”
片刻,劉宏就不耐煩了,問道。
“陛下,老臣附議,可以招安,不過應該做兩手準備,一方麵派人去招安,另外一方麵調集六路大軍,如果那黃忠不同意,直接攻殺!”
司徒王允,卻是硬朗的說道。
“陛下,臣附議!”
“陛下,臣附議!”
………………………
遠在青州的項宇,並不知道朝廷已經準備調集漢末三虎之一朱儁+漢末三虎之一皇埔嵩+曹操+江東猛虎孫堅+西涼鐵騎董卓+並州狼騎呂布六路大軍,來青州鎮壓他項宇!
但是,卻是被黃忠伺候的爽歪歪的何皇後爭取一絲機會,招安!
如果項宇知道,何皇後跑前跑後的幫忙,肯定會偷笑的!
黃忠一直以來是老當益壯的代名詞,六旬、七旬還能夠大戰天下猛將,那麽壯年、巔峰時的黃忠,無疑更是強的一批。
而何皇後更是二十多歲左右,可謂是久經人事,正是虎狼之年,遇上了壯年的黃忠,可謂是幹柴遇烈火。
可想當時戰況多麽的激烈,多麽的讓何皇後難以忘懷,巔峰黃忠哪裏是劉宏那個病秧子皇帝能夠比擬的。
無疑,他項宇之前的策劃再次印證一項,一石三鳥之計,第三鳥,暗中要挾何皇後,讓何皇後在宮中為內應,以後可以給他們提供幫助,無疑,根本不用要挾了!
隨著朝廷命令下達,一道道的發向並州、西涼等方向,超過十萬精銳朝廷大軍,在漢末三虎之一朱儁+漢末三虎之一皇埔嵩+曹操+江東猛虎孫堅+西涼董卓+並州呂布六路或是猛將、或是傑出統帥的組合,緩緩匯聚,同時,朝廷的招安隊伍也是出洛陽,向著青州而來!
項宇並不知道這些,而是帶著趙雲、典韋以及自己的親衛,向著東萊而去,他要去截胡一員大將。
東萊太史慈!
不錯,就是日後東吳第一名將的太史慈,那個與孫策單挑不分伯仲,被張遼設計中箭而亡,英年早逝的家夥!
太史慈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弓馬熟練,箭法精良,武藝高強,一身武力在三國二十四將排名中,位列第十,排在黃忠、許楮、孫策之後,並且能夠和孫策單挑不相上下。
不過太史慈不僅僅武力強大,更讓項宇欣賞的是太史慈的其他優點。
比如說為母報恩,北海之圍,一出場便匹馬單弓射死數十黃巾餘黨,衝出北海之圍,死命救孔融,這便有了“太史慈單騎救北海”的故事!
後因兵微將寡,太史慈又主動自薦去請劉備助陣。此番為了一個“義”字前來為母報恩的太史慈卻遭到了孔融的懷疑,認為太史慈覺得形勢嚴峻,會趁此機會逃走,這真是小人之心,太史慈不僅沒有逃走,而且真的請來了劉玄德,解了北海之圍。
並且,在勸說劉備救援時,太史慈的“仁義”其實已經大於了劉備的“仁義”!
後麵或許是孔融的懷疑,太史慈感到孔融非真正的“明主”,而,無論孔融此時有多認識到太史慈的為人,都無法挽回太史慈那已冷的心。
在得知同鄉東萊名士劉繇,此時已在江南為官時,太史慈又單騎下江南投奔,這才有了以後結識孫策的故事。
太史慈統帥能力也非常不錯,孫策讓其去撫安劉繇的舊部,太史慈成功完成了,抵抗荊州劉磐和黃忠,太史慈同樣做到了。
孫權統事之後,以太史慈能克製劉磐,又將南方的事情委托給他,足見其能力。
孫策、太史慈、周瑜這一組東吳三巨頭,卻是出奇的後果一致,全部都是英年早逝。
太史慈一代東吳無雙大將,竟然沒有趕上著名的赤壁之戰,就掛了,何其遺憾!
“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誌未從,奈何而死乎。”
臨死之前,太史慈留下了這樣一句被後世傳頌為經典的遺言。
重新回顧太史慈有限的一生,作為武將的他,已經展現出了太多閃光點。
光明磊落、智勇雙全、忠孝義信皆不誤。
於照顧母親的恩人孔融,太史慈不惜以命相報;於知遇自己的孫家,太史慈以意許知己、死生不相負。
若問,誰可當東吳的國士無雙?
東萊太史慈,前來,參見!
不可否認,讓項宇感覺整個三國中,除了常山趙子龍,這東萊太史慈,也是一員無雙上將,卻是應當收到麾下!